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不同灌水上限对番茄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03”番茄为供试品种,采用128孔标准穴盘,进行了番茄夏季穴盘育苗不同灌水上限试验。测定了番茄幼苗株高、子叶长宽度、茎粗、单叶叶面积、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指标。结果表明:当灌水上限为基质相对含水量的85%时,茎粗增长量、干物质积累和根系活力等生长和生理指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因此,在番茄穴盘育苗中推荐基质相对含水量85%作为最佳灌水上限。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番茄穴盘集约化育苗中的效果,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晚熟品种)和中杂109(早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番茄穴盘幼苗的壮苗指数、G值、现蕾时间和幼苗含水量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7(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1.8%爱多收水剂5 000倍,7d后重复喷施1次爱多收)、处理8(20%超级矮丰王可湿性粉剂2 000倍+1.8%爱多收水剂5 000倍,7d后重复喷施1次爱多收)、处理9(250g/L助壮素3 750倍+1.8%爱多收水剂5 000倍,7d后重复喷施1次爱多收)的番茄幼苗壮苗指数分别为0.036、0.031、0.034,极显著高于对照(清水)的壮苗指数,成苗(58d苗龄)的G值分别为0.019、0.020、0.025,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采用处理8对提早番茄现蕾时间效果最好。通过多目标综合评价,处理8可获得最优质的番茄穴盘幼苗。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明确穴盘规格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孔穴盘育苗效果最好,株高、茎粗及壮苗指数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15.22 cm、0.399 mm、0.029 cm,且50孔和72孔没有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果判断,在生产上可以采用72孔穴盘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8.
不同贮藏温度对番茄穴盘秧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秧苗置于12℃、8℃和5℃无光条件下进行贮藏,贮藏5,10,5d后测定秧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以确定秧苗适宜贮藏温度和贮期。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下降,差异显著;秧苗的鲜重、干重、G值和定植后成活率有不同程度下降;秧苗在8℃和12℃下可贮15d,5℃下可贮5d,秧苗适宜贮藏温度范围:8~12℃;贮藏15d后8℃下秧苗品质优于其他温度,可作为该番茄秧苗的最佳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疆已成为全球三大番茄主产区之一,番茄制品规模占到全国90%以上。本文针对在番茄穴盘育苗移栽推广过程中,实际操作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论述。1育苗1.1播前准备1.1.1温室温室具备通风、通气、通电条件。2月25日前,铲 相似文献
10.
温室穴盘苗自动移栽输送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以目光温室和蔬菜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花卉产业发展迅速,但穴盘苗移栽作业仍以手工为主,使用的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要实现产业化生产,移栽作业必须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在参考国外穴盘苗移栽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穴盘苗移栽输送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穴苗盘定位输送装置的设计、花盆定位输送装置的设计、步进电机和光电传感器的选型等,并利用PLC完成厂输送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最后试制了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1.
轻简化育苗移栽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三熟制地区稻稻油茬口矛盾突出、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探索油菜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以常规育苗移栽方式为对照,研究穴盘育苗、免耕打穴定植、翻耕开行摆苗等轻简化育苗移栽方式对油菜株型、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打穴定植处理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生物量、单株有效角果数、产量比常规移栽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减少,分枝高度略有增加,其中以穴盘苗打穴定植不覆土处理的产量降幅最小。翻耕条件下,开行摆苗处理的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产量比常规移栽处理显著下降。苗床苗常规移栽处理的产量最高,苗床苗开行摆苗处理的产量次之,穴盘苗开行摆苗处理的产量最低,但开行摆苗处理的移栽效率远远高于常规移栽。因此,综合来看苗床苗开行摆苗移栽技术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单季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百亩连片的示范,示范结果表明:实施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每667m2水稻产量比人工栽插增加7.19%,纯收入增加154.68元。并总结了机械化育插秧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不同配比基质对番茄穴盘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从中筛选出番茄穴盘育苗的适宜基质。【方法】以番茄为试验材料,以腐熟的玉米秸秆、牛粪、草炭和蛭石为原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6种基质进行为期60d的穴盘育苗,测定苗期生长生理指标及基质理化性质,运用灰色关联法对各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同配比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基质T5(V(牛粪)∶V(秸秆)∶V(草炭)∶V(蛭石)=5∶1∶2∶2)的理化性质较优,其容重为0.389g/cm3,总孔隙度为75.837%,pH 7.32,EC 2.06mS/cm,所育幼苗的生长与生理指标也基本优于其他基质,试验结束时,其株高、全株干质量、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均高于其他复配基质,与对照(V(草炭)∶V(蛭石)=2∶1)相当。【结论】用腐熟的牛粪、玉米秸秆、草炭、蛭石复配(体积比5∶1∶2∶2)的基质进行番茄育苗,育苗品质可以达到对照水平,与对照相比,可降低草炭用量46.7%。 相似文献
14.
井窖式移栽对烟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井窖式移栽烟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光合生理变化,结合田间和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常规膜上和井窖式2种移栽模式下烟苗生长环境的太阳光合有效辐射(PAR)水平和生长发育水平,进一步分析了烟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特征。结果表明:与常规膜上移栽比较,井窖内太阳光合有效辐射水平降低,其中,井窖内距井窖口4和8cm处PAR分别为常规移栽的72.60%和52.85%;井窖式移栽提高了烟苗株高、增大了烟叶最大叶长和叶宽,但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井窖式移栽降低了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但表观量子效率(AQY)提高了4.44%,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分别减小了20.43%和17.78%,增强了烟苗对井窖内弱光的适应能力;井窖式和常规膜上移栽均降低了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但井窖式移栽烟苗Fv/Fm显著(P0.05)高于常规膜上移栽,增幅5%~9%。采用井窖式移栽,烟苗对井窖内弱光环境的自我适应和光能利用能力增强,生长发育加快。 相似文献
15.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分析了水育秧、旱育秧和淤泥育秧3种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更有利于机插健壮秧形成,同时在增加秧龄弹性、延长秧龄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淤泥育秧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成秧率较低,且受土壤质地影响较大,实际生产中要慎重使用。在培育机插长秧龄秧苗过程中,肥料宜少施或不施。 相似文献
16.
以番茄‘合作908’为试材,在筛选出的3种稻壳基质中进行育苗,通过喷施5种不同浓度海藻肥,研究育苗基质和海藻肥耦合效应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在3种育苗基质中生长存在显著差异,以腐熟稻壳∶蛭石∶珍珠岩=6∶2∶2(T2)处理幼苗生长最健壮;喷施800倍液海藻肥处理效果最佳,其株高、茎粗、干鲜重、根系活力及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处理;壮苗指数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质种类×海藻肥对壮苗指数存在互作(P=0.029),其中基质种类影响程度大于海藻肥;T2基质+喷施800倍液海藻肥处理幼苗生长最佳,根系活力和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24.04%和19.05%。此结果可以为工厂化番茄优质种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为获得培育番茄壮苗的适宜配方。以番茄东方红一号为试材,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方:园试配方、山崎配方和1/2园试配方及清水对照对番茄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配方对番茄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生长性状以及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山崎配方培养的番茄生长表现最好,是最佳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19.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以川香9838为材料,从播种期、播种量、育秧材料和育秧方式4个方面对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月5~10日播种,选用透水膜作育秧的衬垫,每平方米播种300 g,按照旱育秧苗床管理技术进行苗床管理,即使45 d秧龄,秧苗也生长整齐,适于机插。以塑料机插秧盘为衬底,每盘播种量从90g降到50g,采用塑盘旱育秧管理技术,既大幅降低了播种量,又能培育出秧龄30~35 d,满足早茬口机插的秧苗。蔬菜茬采用机插秧比人工插秧全程节本增效2967.65元/hm2,小麦茬节本增效2037.60元/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机插水稻秧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播量及基质配比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有明显影响,不同播量及不同基质配比的秧苗素质不同,较低播量(每平方米芽谷300~400 g)和适宜的基质配比[土与谷壳体积比1∶(2~3)]能培育出适合于机插的高素质秧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