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除氮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低浓度典型生活污水,研究了运行方式和水力负荷对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周期6h(进水3h间歇3h)对氮、磷的净化效率最高,美人蕉湿地床的NH3-N、TN、TP出水水质分别为3.51、6.00、0.26mg/L,去除率分别达到73.50%、70.54%、92.50%;风车草湿地床NH3-N、TN、TP的出水水质为4.91、6.96、0.33mg/L,去除率分别达到58.10%、65.84%、91.60%。各指标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水力负荷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负荷从高降低至363mm/d时,美人蕉湿地床出水NH3-N、TN、TP分别为5.86、8.24、0.61mg/L,风车草出水NH3-N、TN、TP分别为5.46、9.22、0.69mg/L,两湿地床的NH3-N、TN均低于一级A标准,出水TP低于一级B标准;进一步降低水力负荷至181mm/d时,出水的氮、磷指标均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整个水文年中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闭合区内径流-土壤-泥沙氮磷流失特征,以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林闭合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总氮、总磷和水解氮等指标。结果表明:降雨是影响径流的重要因子,径流量和降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 < 0.05);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的观测期间,山核桃林径流水中氮素平均质量浓度较高(2.86 mg·L-1),水解氮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式,占总氮的60.7%;径流水中磷素平均质量浓度较低(0.01 mg·L-1)。径流氮质量浓度与土壤碱解氮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径流磷质量浓度与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之间呈显著相关(P < 0.05);径流中总氮和总磷的年累积流失量分别为11.01 kg·hm-2·a-1和133.70 g·hm-2·a-1,泥沙中全氮和全磷的年累积流失量分别为11.49和1.12 g·hm-2·a-1,山核桃林氮磷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4.
汤浦水库作为虞绍平原最大的水库,其水质的好坏对百姓的生活用水安全至关重要,近些年水库水质随着香榧种植面积的剧增而呈现不稳定的现象,香榧地氮磷流失状况亟待查明。本研究选取坡度和树龄较为一致的香榧种植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径流场观测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土壤氮磷流失负荷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减量施肥方案实施后,总氮与总磷径流流失负荷分别为13.64与1.19 kg·hm-2,分别较常规施肥处理的17.41与1.48 kg·hm-2削减了21.7%与19.8%。可见,通过源头施肥减量可有效削减香榧地的氮磷流失负荷,对于保障汤浦水库水质持续达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藕田湿地对农村农田环境污水的净化作用非常明显,能有效降低污水中的COD、总氮、总磷、铵态氮和SS浓度.处于生长期和成熟期的藕田湿地效果最好,对上述5种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0%、75%、60%、40%、70%以上;而处于后期的湿地系统则稍差,平均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SS除外,不同时期的湿地系统对SS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0%.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就人工湿地的概念、分类及组成、不同人工湿地基质的种类及其组成对去除氮磷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还分析了基质脱氮除磷的机理,并对人工湿地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长期间氮磷流失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水稻田施肥与不施肥的对比试验,研究水稻生长期间氮磷流失形态及其规律。结果表明,随机性大雨产生的氮磷径流流失占整个水稻生长季节氮磷流失的1/3~1/2,6月梅雨期是对农田面源污染贡献最大的阶段,氮流失主要以水溶性氮为主,磷流失则以颗粒态磷为主,控制氮素要针对水溶性的铵氦,磷素则主要需控制颗粒态磷。不施肥可减少53%的氮流失和34%的磷流失,而产量仅下降20%左右,其环境学意义远大于农业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植物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人工湿地污水pH值、NH3-N、TP和TN 4项指标,对芦苇、水葱、香蒲和千屈菜这4种典型人工湿地植物进行了净化效果研究,筛选出净化效果好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湿地植物。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水质的处理效果为:pH值基本达到7左右;NH3-N的去除率平均约为50%;TP为40%;TN为25%。4种湿地植物的优选顺序为香蒲>芦苇>水葱>千屈菜。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中不同因素处理氮磷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基质比例、进水流量、湿干比三因素对污水中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以寻求优化的因素组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质比例、进水流量、湿干比对污水中TN、TP的处理效果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基质(蜂窝煤渣:蛭石)比例为1 : 2、进水流量为28.8 L/d、湿干比为1 : 5时,对TN、TP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西湖名胜区茶园地表径流水的氮磷流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湖风景名胜区代表性茶园地设置径流小区,研究常规施肥条件下茶园生态系统地表径流及其氮磷流失状况。结果表明,1年的观察期内(2010年7月-2011年6月),自然降雨条件下常规施肥茶园地表径流总氮平均浓度为5.5 mg.L-1,总磷平均浓度为0.5 mg.L-1,地表径流流入水体存在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可溶性氮是茶园土壤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氮磷流失量、径流量与降雨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种氮素形态之间也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要避免下雨前施肥、少施肥料和挖沟施肥来减少氮磷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
对有单排单灌的12块木芙蓉紫色土旱地小区分别进行3种不同施肥方案与不施肥的对比试验,并对各小区因天然降雨产生的径流水样进行及时监测。结果表明,3种施肥方案CT、BS、NSPC-BS处在梅雨季节,产生的径流水中氮的流失率分别为44.9%、55.7%、30.7%,磷的流失率分别为1.7%、1.7%、0.7%。有机肥配施化肥能有效地降低氮的流失。  相似文献   

12.
高松  周杰  郭程程  高言 《乡村科技》2023,(1):137-142
城乡污水处理厂所排放的尾水一般需要进一步处理,方能满足排入外环境的要求。在阐述人工湿地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净化污水原理的基础上,从人工湿地的形式选择、各功能区的布局、植物的选择等方面总结提出人工湿地的具体设计方法,并通过对案例项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验证研究。根据对案例项目江苏省泗洪县城北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进出水水质的多次检测与分析,以及对双沟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和界集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2022年2—6月进出水水质的多次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城乡污水的净化处理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够得到验证,其中CODCr、氨氮、总氮、总磷去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湿地缓冲带对氮磷营养元素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地缓冲带是介于水-陆之间特殊的生态交错带,具有独特的水体净化功能。基于国内较少开展自然湿地水体净化功能的研究,选取扎龙湿地湖滨湿地缓冲带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导率的剖面变化判断水流的方向,同时利用氯离子作为示踪剂验证剖面水体来自同一水源。在此基础上,发现其对水体中营养元素具有明显的去除效应,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74.1%、84.6%。缓冲带内的湿地植物量较小,决定了植物吸收并非氮磷去除的主要机制。根据溶解有机碳和重碳酸酸根的变化,认为反硝化作用是湿地缓冲带去除氮的主要途径,剖面末段处的浅水位和相对茂盛的植物,使其具有相对较强的脱氮能力;土壤吸附与沉淀作用是湿地缓冲带去除磷的主要途径,剖面起始处较高的磷浓度使其具有较高的磷去除能力。因此,利用并强化湿地缓冲带的自然净化能力有助于控制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是洱海流域降低烟田氮磷养分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前期数据表明有机肥的肥料释放规律与烟株的养分需求规律不相吻合,导致环境风险大的同时带来烟叶质量不高的问题,亟需研发与烟株生长发育规律相吻合、不易造成氮磷养分流失的肥料来降低洱海流域烟田氮磷养分流失的同时保障烟叶绿色生产。【方法】采用原位测定的方法,在不同施肥处理(农户常规施肥RFF,公司推荐用肥RF,绿色智能肥GIF)下探讨烟田氮、磷流失及烤烟生长状况、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1)施用绿色智能肥降低了烟田氮磷养分投入量;2)生育期内施用绿色智能肥处理(GIF)的烟株株高和生物量处理高于农户常规施肥处理(RFF)和公司推荐用肥处理(RF)。与RFF处理相比,GIF处理的生物量增加了16.33%。3)烟叶的产量、产值由大到小依次为:GIF、RF和RFF。与RFF相比,GIF处理的产量较提高了8.00%,产值提高了19.00%;4)生育期内径流水总氮流失量由大到小依次为RFF、RF和GIF,总磷流失量由大到小依次为RFF、GIF和RF。与RFF处理相比,GIF处理的总氮流失量降低了38.00%,总磷流失量降低了20.00%...  相似文献   

15.
皇甫山板栗林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impson指数、Shnnon-winener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P),对皇甫山板栗林群落典型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探讨该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皇甫山板栗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群落过渡区的边缘效应,其次是群落受人为干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鄱阳湖生态区赣北棉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探究氮肥减施和部分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氮磷流失的影响,采用田间径流池法,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连续4年进行定位监测。结果表明,试验区域暴雨主要出现在5~7月,该时期为径流发生的高风险期;棉田总氮和总磷年度累积流失量分别为7.59~22.49 kg·hm-2和0.43~1.61 kg·hm-2,地表径流以颗粒态氮和可溶性磷为主,硝态氮是无机氮流失的主要成分。地表径流、养分流失时间、流失量与降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常规施肥处理下,径流量和氮、磷流失量呈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与常规施肥相比,减氮20%基础上配施部分(10%)有机肥的施肥措施有利于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径流系数、减少氮流失,且对磷的流失和棉花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徐建新  崔栋  赵振国  李光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49-17051,17062
对栽种水葫芦、大藻、水鳖3种湿地植物的潜流人工湿地进行研究,分析3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包括幼苗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败期)以及在不同覆盖度(包括100%、80%、60%)下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成熟期(7~9月)对污染物去除率比其他阶段明显要好;大藻最佳覆盖度为60%、水葫芦最佳覆盖度为80%、水鳖的最佳覆盖度为60%。  相似文献   

18.
以淮北平原农田为研究对象,考察2种类型土壤(砂姜黑土和黄潮土)通过人工降雨试验模拟下渗水量、壤中流TN、TP与土壤类型和土壤深度的相关性,结合野外采样调查分析测定区域水体的氮磷含量指标,分析区域农田氮磷养分流失特征,估算迁移比率.结果表明,壤中流TN、TP含量与土壤类型、土壤深度以及降雨持续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黄潮土...  相似文献   

19.
采用模拟装置对畜禽粪便在雨水冲刷下的氮磷流失规律进行了研究,为了试验结果可控性,采用人工降雨与模拟降雨相结合的方式,分别采集畜禽粪便堆体表层、30、50 cm处的样本.分析结果发现,降雨冲刷可导致畜禽粪便中65%的氮和55%的磷流失,且流失率主要与畜禽粪便的堆置时间和堆体高度有关,与单次降雨量关系不大.并结合流失规律开展了蚯蚓强化降解堆沤池的研究和蚯蚓生长条件的动力学优化,结果表明,堆沤池对堆体中的氮磷元素的流失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不同,人工湿地系统的重要特点在于其通常具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增强了湿地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其中植物供氧是一个重要因素.而水量平衡对于湿地处理效果的衡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碳、氮和磷平衡有助于理解湿地系统的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湿地的进水量和出水量通常不等,准确计量湿地的进水水量和出水水量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