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工湿地净化高速公路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周边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用人工湿地来解决高速公路污染的观点。对人工湿地处理高速公路引起的大气污染、雨水径流污染、噪声污染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染的机理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这种人工湿地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指出人工湿地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推广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技术在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废水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众多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大大超过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的点源污染。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能耗低、基建投资少、效果显著,被认为是控制农业面源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我国从“八五”首次引进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来处理农田径流废水开始,已在滇池、太湖、官厅水库等水域的面源污染控制及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采用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去污效果,为我国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了一条极有参考价值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3.
刘恩玲  谢拾冰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06-108,111
介绍了一种高效、低投入,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的人工湿地污废水处理系统,阐述了其类型、特点、净化机理,综述了国内外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水污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废水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众多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大大超过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的点源污染。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能耗低、基建投资少、效果显著,被认为是控制农业面源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我国从“八五”首次引进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来处理农田径流废水开始,已在滇池、太湖、官厅水库等水域的面源污染控制及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采用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去污效果,为我国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了一条极有参考价值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程东祥  李红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73-12675
提出用人工湿地处理铁路运输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并对人工湿地处理铁路引起的噪声污染、雨水地表径流污染以及铁路大气污染的机理做了较全面的总结,并提出解决铁路污染的人工湿地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地区城市纳污河道内的污染河水具有水量、水质、水温季节性变化大的特点,这给人工湿地污染河水处理系统的持续性运行造成很大困难.通过1a多的连续性运行,对潜流人工湿地污染河水处理系统的可持续运行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年平均水力负荷为15 cm/d.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大,夏季氨氮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达70%以上,而冬季水温降低到15℃以下时,氨氮去除率降低到30%以下,但季节变化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人工湿地在夏季雨季时期可以承受较大的短期洪水水力冲击负荷,在100 cm/d的负  相似文献   

7.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人工湿地基质和植物的选择、景观的营造等,以期构建适宜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化的人工湿地系统。  相似文献   

8.
人工沸石复合湿地技术控制面源污染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翀鹏  张玲  张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01-7503
通过研究滇池流域一区域段的暴雨径流特征,探索人工沸石复合湿地技术应用于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以人工沸石复合湿地技术为核心的组合湿地系统对氮、磷具有稳定的去除效果,且在处理暴雨径流期间,表现出短时间内对氮、磷较强的截留率。  相似文献   

9.
对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深化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技术,具有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石油开采废水、养殖废水治理等领域。根据布水方式和水流形态的不同,人工湿地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3大类。研究证实,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机理与植物根系吸收、微生物分解和系统内部物理化学作用有关。近年来我国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养殖废水、橡胶废水、油田废水、造纸废水、制革废水及印染废水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我国的人工湿地技术还比较落后,存在耗地多、工艺杂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有待通过深入研究来加以完善,以增强人工湿地的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10.
对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深化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技术,具有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石油开采废水、养殖废水治理等领域。根据布水方式和水流形态的不同,人工湿地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3大类。研究证实,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机理与植物根系吸收、微生物分解和系统内部物理化学作用有关。近年来我国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养殖废水、橡胶废水、油田废水、造纸废水、制革废水及印染废水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我国的人工湿地技术还比较落后,存在耗地多、工艺杂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有待通过深入研究来加以完善,以增强人工湿地的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植物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人工湿地污水pH值、NH3-N、TP和TN 4项指标,对芦苇、水葱、香蒲和千屈菜这4种典型人工湿地植物进行了净化效果研究,筛选出净化效果好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湿地植物。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水质的处理效果为:pH值基本达到7左右;NH3-N的去除率平均约为50%;TP为40%;TN为25%。4种湿地植物的优选顺序为香蒲>芦苇>水葱>千屈菜。  相似文献   

12.
13.
黄金水位人工湿地是一种标准化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其主要特征就是以黄金水位栽培理论为指导,将湿地植物的灌排水位控制在根系长度从上往下的0.618位置.污水在上级沉淀、过滤、吸附后流向下级基质填料床,黄金水位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大,对BOD、COD、SS、重金属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好,没有恶臭和孳生蚊蝇现象.  相似文献   

14.
根据城市降雨径流的水质和水量特征,我们连续3年采用新型折流式人工湿地对其进行了降雨径流净化研究。对人工湿地不同运行阶段模拟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COD_(Cr),BOD_5,SS,TN,TP,NH_4~+-N在湿地系统中的沿程变化,探讨人工湿地削减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效应。结果表明:各污染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削减效应大小依次为:SSCOD_(Cr)BOD_5NH_4~+-NTNTP,其中对SS的削减效应显著高于其他污染物的削减效应(P0.05),对TP的削减效应最弱(P0.05);人工湿地对COD_(Cr),BOD_5,SS,TN,TP,NH_4~+-N的削减效应在1~7月呈逐渐增加趋势,局部有所波动,9月达到最大值,9月以后削减效应趋于平稳;除了TN外,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出水各污染物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质量标准,其中TN达Ⅳ类标准。降雨径流各污染物主要在人工湿地的第1格被去除,其中,COD_(Cr),BOD_5,SS,TN,NH_4~+-N均有一半以上的削减效应发生在第1格,随着人工湿地沿程进水浓度的增加,其削减效应逐渐下降。因此,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显著,并且该湿地系统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可用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和雨水利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成因及其危害,指出人工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中几种主要污染元素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是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由于其造价低、运行简单以及管理方便,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城镇和农村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具有相当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不仅可作为自然湿地在量上的有效补充,更可缓解现存自然湿地所受到的威胁和环境压力,是湿地保育的有力措施。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探求人工湿地相关问题,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归纳、阐述,分析人工湿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刘畅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79-1080
在阐述人工湿地概念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市近年来人工湿地设计的建设成就与不足,对一些人工湿地细节处所产生的问题加以论述,最后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潜流人工湿地修复河道水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装置潜流人工湿地污染河水处理中试系统建设在河道中段旁。系统分3块,填料分别为砾石、卵石、页岩,均混种芦苇、美人蕉、香蒲,为了景观需要,搭配少量景观植物,包括黄菖蒲、花叶芦竹、旱伞竹、鸢尾、梭鱼草、再力花、雨久花、水葱等。植物种植方法为20cm×25cm。  相似文献   

19.
砷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因其高毒性,世界卫生组织将砷污染列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科学家们在不断寻求科学有效的砷污染去除方法。人工湿地砷污染去除系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推出以来,因其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特性得到蓬勃发展,快速成为绿色环保修复技术之一。人工湿地被认为是理想的砷富集去除场所,其对砷污染的去除方式主要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及腐殖酸强化修复来实现。本文通过砷污染治理历史及技术发展、人工湿地的兴起及砷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赋存状态以及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砷污染去除三个方面综述了人工湿地砷污染去除的研究进展。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分析,我们认为在人工湿地砷污染去除的后续研究工作中,应着重研究砷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扩散迁移及演变规律,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沉水-浮水-挺水植物立体结构,并不断探索植物-微生物及腐殖酸强化修复对砷污染的协同阻滞及界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工湿地生态技术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一种高效、低投入、十分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的人工湿地污废水处理系统,对其类型、特点、净化机理和国内外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面源污染的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