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乃觐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6):45-47
目的 探讨系统化干预方案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行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干预组及常规组各42例.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系统化干预措施,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干预,比较2组患者PLT、FIB、TT、APTT变化;使用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21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11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综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DVT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研究组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8.6%vs 35.2%,P〈0.01),且研究组发生DVT的血栓栓塞程度亦较对照组轻(Hc=3.85,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DVT的机率,并减轻血栓栓塞的程度,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基于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评估表(简称Autar量表)的分级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DVT形成的影响。方法 37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分级组与对照组,每组1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分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Autar量表对本组的患者进行评分、分级,对不同级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分级组术后6个月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2照组的14.0%(χ=4.034,P〈0.05);分级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3.6±2.2)、(15.2±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5,P〈0.01)。结论参照Autar量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DVT形成的风险进行分级,实施分级干预对预防其下肢DVT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应用抗生素、完善手术室感染控制相关制度、更新洗手方法、使用新式消毒方法、打开手术切口即刻放置切口洁净袋和保护器、遵守择期手术排序原则。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占75.71%(106/140),高于对照组的64.28%(P0.05),同时,感染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张园红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8):25-26,2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盆底重建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及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比2组患者术后尿管重置率、尿管留置时间、残余尿量及尿潴留、膀胱刺激症、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综合组术后尿管重置率及尿潴留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除了按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安全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1)。结论及早评估、识别患者及护理活动中的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等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
目的探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肿瘤终末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肿瘤终末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应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法+传统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30 d后,观察患者DVT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情况及病人自觉症状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DVT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情况及病人自觉症状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可降低肿瘤终末期患者DVT发生率,是一种有效、操作简便、无副损伤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脑梗死 (CI)时 ,病情重 ,病死率高。本文总结本院 1994年以来 AMI并发 CI17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单纯 AMI12 1例 ,男 91例 ,女 30例 ,年龄 43~ 86岁 ,平均 5 5 .3岁。AMI继发 CI17例 ,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5 1~82岁 ,平均 6 1.5 8岁。 CI诊断依据为头颅 CI或 MRI发现有与临床相符的新鲜梗塞灶。全部均发生在 AMI急性期 ,12 h以内3例 ,12~ 2 4h 5例 ,>2 4h 9例。梗死部位 :大脑脑叶 10例 ,基底节 6例 ,小脑 1例。主要临床表现 :抽搐 2例 ,意识不清 4例 ,头痛呕吐 3例 ,眩晕 1例 ,言语障碍 5…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的分析,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室性期前收缩(PV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A组),有PVS的健康人24例(B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记录HRV各时域指标,计算HRT两参数(TO、TS),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自觉疼痛下降的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等的差别。结果实验组疼痛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病,随着近年来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逐年高发[1]。高血压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又与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密切相关,目前高血压已是我国居民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北方地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9.1%,药物治疗率为42.3%,血压控制率仅为10.6%[2]。为观察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干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梯度运动挤压仪在预防妇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妇科大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高达20%,术前术后均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其效果不理想(对照组);2012年1月引进下肢梯度运动挤压仪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将两组采取不同护理干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术后应用梯度运动挤压仪,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运动训练综合护理干预比单纯采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更显著。结论:应用梯度运动挤压仪对预防妇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组(即丁苯酞软胶囊组,48例)和B组(即对照组,45例).B组采用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评价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两组的炎症指标(TNF-α、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1);出院时的用Barthel指数高于B组(P<0.01),NIHSS值低于B组(P<0.01);TNF-α、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总有效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青年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为提高临床上对青年期急性LEDVT的认识及警惕.方法 回顾分析17例青年期急性LEDVT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均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青年期急性LEDVT的患者,经抗凝、溶栓等治疗,其中效果优者5例,良好者6例,优良率为64.7%,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者6例,占35.3%.结论 青年期急性LEDVT有较高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临床医师需加强对青年期急性LEDVT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以进一步减少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盛金晶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6):34-36
目的 分析综合干预方案对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营养及情绪的影响,探讨改善患者围治疗期间营养不良状态、纠正不良情绪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行新辅助化疗后转治疗科室行手术治疗的45例胃癌患者,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系统化心理、营养、疼痛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给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综合护理对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6年-2017年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84例老年髋部骨折浑浊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措施和临床综合干预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riss髋关节评分和SAS评分水平基本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护理期间开展临床综合干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方法 2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药物分为尤瑞克林组(110例)与对照组(104例),两组患者均按病情再分为轻、中、重3型,追踪治疗7 d的效果及治疗费用,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6%vs 62.5%,P〉0.05);但尤瑞克林组中型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9.7%vs 61.8%,P〈0.05)。尤瑞克林组轻、中、重3型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7.58、150.54、544.74,对照组则分别为104.72、140.54、444.44。结论尤瑞克林能有效改善急性轻、中型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尤其对急性中型脑梗死患者能取得较优的成本-效果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克林澳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林澳和丹红注射液。治疗15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变化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0.05),且以治疗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克林澳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常玮鑫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2):22-23,2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56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128例,分别给予综合干预方案及常规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性质变化,并监测各时间点血脂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及斑块性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颈动脉斑块面积、IMT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6),不稳定斑块向稳定性斑块逆转增多(P0.05);干预后综合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及斑块性质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TC、TG、HDL及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TC、TG、LDL较干预前下降(P0.05),HDL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综合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方案可稳定或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