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汉中市农业生产中存在施肥措施不当,致使部分地方土壤微量元素养分供给能力失衡,限制了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的提升等问题。本研究在汉中市11个县区共采集土壤样品6142个,采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法统计分析了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和分布。结果表明:汉中市土壤有效锌含量主要分布在0.51~1.0 mg/kg和1.01~1.5 mg/kg这2个区间,占总量的34.80%和30.80%,而有效锌含量低于1.5 mg/kg的土壤样品占总量的78.3%,即汉中市78.3%的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以下,47.4%的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低和很低的水平。水稻、玉米产区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1.11 mg/kg,其中水稻耕作区为1.15 mg/kg,玉米耕作区为1.07 mg/kg。水稻耕作区土壤有效锌含量高于玉米耕作区,略高于平均值。土壤中有效锌含量与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有效磷含量都呈现负相关。综上所述,汉中市耕作土壤有效锌总体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但在部分缺锌地区,建议加强锌肥、有机肥的施用,减少土壤缺锌对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农田土壤碳氮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浙江省近期地力调查获得的数据探讨了全省农田土壤有机碳与全氮的关系、碳氮比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浙江全省农田土壤C/N比平均为10.13,主要在8~11之间,显示出较高的肥力特征。随着土壤粘粒的增加,农田土壤C/N比呈现下降的趋势,土壤C/N与土壤全氮含量呈负相关。不同土壤类型农田土壤的C/N:新造水田>潜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脱潜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近30年氮肥投入的显著增加没有降低土壤C/N,表明浙江省农田土壤碳氮基本接近平衡,过多的氮肥施用已难以被土壤固定,却可增加氮素的流失,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土壤氮素只有与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同时提高土壤碳素才能有效积累。  相似文献   

3.
利用浙江省近期地力调查获得的数据探讨了全省农田土壤有机碳与全氮的关系、碳氮比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浙江全省农田土壤C/N比平均为10.13,主要在8~11之间,显示出较高的肥力特征。随着土壤粘粒的增加,农田土壤C/N比呈现下降的趋势,土壤C/N与土壤全氮含量呈负相关。不同土壤类型农田土壤的C/N:新造水田>潜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脱潜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近30年氮肥投入的显著增加没有降低土壤C/N,表明浙江省农田土壤碳氮基本接近平衡,过多的氮肥施用已难以被土壤固定,却可增加氮素的流失,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土壤氮素只有与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同时提高土壤碳素才能有效积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土壤性状、理化性质和人为活动对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影响。以扬州市1984、2005、2020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84、2005、2020年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28、0.43 mg·kg-1,整体上均处于较低水平;1984—2020年有效硼含量增加0.16 mg·kg-1,增幅达59.26%;1984、2005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主要集中在Ⅲ、Ⅳ级水平,分别占耕地面积的98.33%、92.47%;2020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大幅提升,Ⅱ级和Ⅲ级占比高达99.37%。土壤性状对土壤有效硼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成土母质中,黄土母质和基岩残积物的有效硼含量较高;不同土壤质地中,轻黏土的有效硼含量较高;土壤理化性质中,土壤pH和有机质对土壤有效硼含量有显著影响。人为活动中,施肥结构和耕作方式等的改变也是影响土壤有效硼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需注重硼肥的补充,可以通过调整土壤pH值及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等提高农田土壤有效硼含量。  相似文献   

5.
刘金伟  赵前程  王灵  于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48-16049,16052
以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为典型区,对干旱区绿洲城市郊区土壤有效态锌含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区有效态锌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了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有效态锌属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表明有效态锌含量可以用指数函数拟合,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有效态锌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表明土壤有效态锌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大气降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t\t\t\t\t目的\t\t\t\t\t为深入了解龙山县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t\t\t\t\t\t\t\t\t\t\t\t\t方法\t\t\t\t\t利用GPS技术在龙山境内采集了300份土壤,并测定其有效锌含量,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丰缺特征、空间变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t\t\t\t\t\t\t\t\t\t\t\t\t结果\t\t\t\t\t(1)龙山县植烟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3.98 mg/kg,变幅为0.13~14.40 mg/kg,变异系数82.71%,中等变异等级。(2)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且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在龙山县东北部含量极丰富(≥5.00 mg/kg),在西部缺乏(<1.00 mg/kg)。(3)不同地形、海拔高度和有机质含量的植烟土壤有效性含量差异达显著(P<0.05)或达极显著(P<0.01)水平,但不同pH的土壤有效锌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前茬为烤烟的土壤有效锌含量极显著地(P<0.01)高于前茬为水稻的土壤,且显著(P<0.05)高于前茬为玉米的土壤。\t\t\t\t\t\t\t\t\t\t\t\t\t\t\t\t\t\t结论\t\t\t\t\t龙山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丰富,但空间相关性较强,建议在其西部土壤缺锌区域加强含锌肥料的施用以提高植烟土壤有效锌的含量。\t\t\t\t  相似文献   

7.
采用野外采样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豫西地区有效Zn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锌肥的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豫西地区土壤全Zn含量介于63.437~164.675mg/kg,平均81.483mg/kg,有效Zn含量介于0.272~7.020mg/kg,平均1.147mg/kg,表现为山地<丘陵<平原。土壤有效Zn与全Zn、海拔高度、全N、速效磷、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558、0.201、0.291、0.296、0.222,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16;有效Zn与全Zn、pH值的关系用直线方程可以较好拟合,有效Zn与有机质、全N、速效P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拟合,有效Zn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宜用指数函数拟合;通径分析表明,各因子对有效Zn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海拔>全N>速效P>pH值>有机质,海拔对Zn有效性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土壤有效钼含量为0.003~0.376ppm,平均为0.113ppm,<0.15ppm,和<0.10ppm的分别占73.88%和46.00%,属于钼肥施用有效区。严重缺钼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2左右。土壤有机质、pH、粘粒以及有效铁、锌含量均能影响钼的有效性。钼酸铵处理花生种以每公斤种拌2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初步探索博州地区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当地测土配方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对博州两县一市79个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点耕层土壤中铜、铁、锌、锰、硼、钼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进行数据统计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态铜、铁、锌、锰、硼、钼、平均含量分别为1.23 mg/kg、9.39 mg/kg、0.90 mg...  相似文献   

10.
利用Arcgis插值法和图层差减法绘制出1984年和2005年扬州市宝应县土壤有效锌含量图及变化图,研究20多年来土壤有效锌分布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5年宝应县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临界值以下的样点占18.64%,处于中等水平的样点占57.50%;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值由1984年0.70 mg/kg提高到2005年的0.81 mg/kg,提高了15.71%,大部分地区土壤有效锌含量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西南丘陵区水田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的空间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地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丘陵山区水田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和空间插值质量研究。研究区有效铜、锌均表现为中等空间变异性,其变异系数的大小为有效铜>有效锌。各向同性下,有效铜和有效的空间变异均存在着良好的半方差结构,其含量的空间自相关距离均大于采样间距,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在区域范围内均存在着空间相关性,块金系数介于25%~50%,说明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均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向异性结构明显,有效铜在西北-东南方向上的空间变异最大,有效锌在东北-西南方向上空间变异最小。水田土壤有效铜含量丰富,大于1.8 mg.kg-1的水田面积约占所有水田面积的83.3%;土壤有效锌含量,主要分布在1.0~2.0 mg.kg-1之间,约占所有水田面积的79.6%。  相似文献   

12.
选择太仓市农田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土壤耕层(0~20 cm)pH值与有效锌的总体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太仓市土壤pH值属中等酸碱度水平,有效锌含量较丰富;太仓市土壤pH值与有效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2000和2015年在湘西烟区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效锌含量,利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等方法,对区域土壤有效锌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就基本统计特征而言, 15年间湘西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均值由1.10 mg·kg~(-1)上升到3.41 mg·kg~(-1),增幅达210%;就时空变异而言, 15年来土壤有效锌块金效应增大,随机因素对土壤有效锌空间变异的影响有所增强。就时空分布的变化而言, 2015年土壤有效锌含量等级为高和极高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分别增加50.06%和19.59%,而等级为低和适宜的面积大幅度减少,较2000年分别下降57.78%和11.78%。目前在湘西7个植烟县中,泸溪县植烟土壤有效锌适宜比例最高,花垣县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轮作制度及土壤有机质对土壤有效锌含量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苏南典型区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昆山市为典型区,研究农田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昆山市土壤全Cu含量平均为28.48 mg/kg,变异系数为34.23%;全Zn含量为114.79mg/kg,变异系数为89.55%。土壤有效态Cu含量为3.17~23.51 mg/kg,平均8.37 mg/kg,变异系数为56.31%。土壤Cu的活化率为31.02%,变异系数为34.79%。土壤有效态Zn含量为0.99~16.53 mg/kg,平均3.73 mg/kg,变异系数为87.15%。土壤Zn的活化率为3.56%,变异系数为78.09%。(2)土壤全Cu含量是影响有效态Cu含量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0.01 mm黏粒含量也是影响有效态Cu含量的重要因素;全Zn是影响有效态Zn含量的相对重要的因素。<0.01 mm黏粒含量是影响Cu活化率的最主要因素;pH是影响Zn活化率的相对重要因素。(3)土壤有效态Cu,Zn含量在不同功能区和地貌区差异均不显著。土壤Cu的活化率在不同功能区和地貌区差异均不显著,化工区和中部平原区含量较高。土壤Zn的活化率在不同功能区表现为菜地区显著高于化工区和印染造纸区,在不同地貌区以北部洼区较高,南部湖荡区较低,差异不显著。(4)土壤有效态Cu,Zn含量和土壤Cu,Zn活化率均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我国南方13个茶园土壤样品,采用硝酸-高氯酸混酸消化测定土壤锌的全量,以Tessier法对土壤锌进行形态分级,探讨了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及其与土壤锌全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表明,13个茶园土壤的锌含量略有差异,但均低于茶园所在地区土壤锌的背景含量。比较13个茶园土壤各形态锌的平均含量,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规律为残渣态>有机结合态>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与土壤锌全量的关系表明,随茶园土壤锌全量的增加,残渣态锌含量显著增加,碳酸盐结合态锌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随土壤锌全量增加的趋势不显著。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表明,交换态锌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有机结合态锌与土壤阳子交换量显著负相关;残渣态锌与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碳酸盐结合态锌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与土壤理化性质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西昌市耕地土壤有效钼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王昌全  薛国祥  蔡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01-2705
采用GIS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昌市耕地土壤耕层有效钼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内耕层土壤有效钼含量为( 0.27±0.15 )mg/kg,其空间分布呈带状,土壤有效钼含量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能较好地符合指数模型;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6.1%,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表明受母质、地形、土壤类型等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不同海拔高度对土壤有效钼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貌类型中土壤有效钼含量为平原>丘陵>山地,平原与山地之间土壤有效钼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平原与丘陵、丘陵与山地之间无显著差异;成土母质也是影响土壤有效钼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集我国南方13个茶园土壤样品,采用硝酸-高氯酸混酸消化测定土壤锌的全量,以Tessier法对土壤锌进行形态分级,探讨了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及其与土壤锌全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表明,13个茶园土壤的锌含量略有差异,但均低于茶园所在地区土壤锌的背景含量。比较13个茶园土壤各形态锌的平均含量,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规律为残渣态>有机结合态>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与土壤锌全量的关系表明,随茶园土壤锌全量的增加,残渣态锌含量显著增加,碳酸盐结合态锌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随土壤锌全量增加的趋势不显著。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表明,交换态锌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有机结合态锌与土壤阳子交换量显著负相关;残渣态锌与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碳酸盐结合态锌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与土壤理化性质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德阳旌阳区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德阳市旌阳区1803个土壤采样点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其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范围分别为0.52-4.38 g/kg和15.00-326.74 mg/kg,均处于较丰富的水平。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化分别为0.264和0.505,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受结构因素与随机因素共同影响。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西部平原区明显高于东部丘陵区。土壤母质可独立解释25.7%和12.2%的全氮和碱解氮空间变异。地形因素的解释能力分别为16.7%-29.7%和7.6%-16.2%,其中坡度因子的解释能力最大。土类、亚类和土属对全氮和碱解氮空间变异的独立解释能力分别为23.4%、28.0%、36.6%和12.5%、13.8%、18.6%。种植制度对全氮空间变异的解释能力为33.8%,小于土属的影响程度;对碱解氮的解释能力为22.4%,大于各种结构因素的独立解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空间变异主要受母质、地形等结构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人为活动因素是碱解氮空间变异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吉林省3种不同土壤的耕层有效锌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模拟降水法研究了果园土、黑土及盐碱土不同耕层的有效锌垂直分布。[结果]果园土、黑土、盐碱土的有效锌含量均以0~5 cm耕层最高且果园土0~5 cm耕层的有效锌含量高出近3倍;施肥区3种土壤的0~5 cm耕层有效锌含量高低依次为:黑土〉果园土〉盐碱土;随着施锌量的增加,0~5 cm耕层的有效锌含量迅速增加,施锌处理果园土、黑土、盐碱土的0~5 cm耕层有效锌含量分别为24.12、24.42和15.36 mg/kg;在1年降雨量的处理中,随着施锌量的增加,3种土壤各耕层的有效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盐碱土的有效锌含量增幅最大;不同土壤同耕层的有效锌增加量相比,盐碱土高于果园土和黑土。[结论]该研究为锌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别于2000、2001、2019年对贵州省铜仁市基本烟田进行土壤取样,研究区域植烟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铜仁市2000、2001、2019年植烟土壤CEC平均值分别为12.06、13.75、13.81 cmol/kg,单从平均值来看,植烟土壤CEC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增加的趋势;从分布频率来看,3年间其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铜仁市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整体在增强.(2)铜仁市各植烟县土壤CEC平均值为12.83~14.16 cmol/kg,其中松桃县最高,印江县最低;铜仁市各植烟县土壤CEC的空间变异中等;从分布频率来看,各县土壤CEC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为66.67%~98.55%,其中沿河县最高,思南县最低.(3)随着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升高趋势;随着土壤碱解氮、交换性钾、交换性镁含量的升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趋势;随着土壤交换性钙含量的升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pH值、有机质、交换性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组间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土壤碱解氮含量组间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