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究湖北贝母不同组织贝母素乙含量、内生菌组成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湖北贝母鳞茎、花、叶的贝母素乙含量,分别利用16S rDNA和ITS测序技术鉴定内生细菌和真菌,并通过琼脂扩散法、微量二倍稀释法研究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对10株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湖北贝母叶中贝母素乙含量最高,达(3.99±0.10) mg/g,其含量是鳞茎的1.78倍、花的4.24倍;从湖北贝母中分离鉴定了4株内生菌,分别为Pseudomonas sp. BM-X-6、Arthrinium sp. BM-Z-5、Aspergillus sp. BM-Z-1、Aspergillus sp. BM-Z-3;3株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抑菌活性均优于细菌Pseudomonas sp. BM-X-6,其中Arthrinium sp. BM-Z-5的次级代谢产物抑菌谱最广,对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中度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丁香、甘草、山苍子和肉桂是常用食用香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拓宽丁香、甘草、山苍子、肉桂4种香料的应用范围,为其开发新型天然复合抑菌产品提供思路,分别对其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石油醚段的抗菌活性和化学成分,将湖北贝母经6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获得总浸膏,再采用石油醚萃取获得石油醚段浸膏,利用滤纸片法、稀释倒平板法、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电导仪对湖北贝母石油醚段的抗菌活性和机制进行了探索;同时,利用GC-MS、1D和2D NMR等对湖北贝母石油醚段的成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湖北贝母石油醚段溶液对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绿脓杆菌有中度敏感抑制活性,对肺炎克雷伯杆菌ATCC1388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枯草芽孢杆菌有轻度敏感抑制活性。其中,只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的MIC/MBC小于4.0 mg/mL。湖北贝母石油醚段很可能通过破坏细胞膜从而减缓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生长,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并获得了对应总离子流中的27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番茄茎、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测定挥发性成分的抑菌活性,探索其对大肠杆菌、青霉、枯草孢芽杆菌、四联球菌、根霉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挥发性成分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霉菌的抑菌作用较弱。番茄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的抑菌程度高于番茄茎中挥发性成分的抑菌程度。  相似文献   

5.
用超临界CO2流体和GC-MS技术萃取及鉴定腊梅叶挥发性成分,并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腊梅叶挥发性成分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挥发性成分中共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腊梅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稠环芳烃、烷烃、醇、烯、酚、酯和少量脂肪酸.其中醇相对含量占37.75%、烷烃相对含量占28.58%、烯烃相对含量占11.15%、稠环芳烃萘占10.23%、酯相对含量占4.31%,酚相对含量占2.84%,脂肪酸相对含量占0.47%.包括叶绿醇(36.16%)、十四烷(10.1%)、十五烷(2.95%)、2,7,10-三甲基十二烷(8.93%)、植烷(3.14%)、环扁桃酯(1.22%)、2,4-二叔丁基苯酚(2.84%)、β-波旁烯(3.16%)、石竹烯(2.43%)、β-榄香烯(1.69%))、萘(10.23%)和肉豆蔻酸(O.47%)等成分.抑菌实验表明,腊梅叶挥发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上述结果显示腊梅叶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减压蒸馏法提取核桃楸外果皮中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系统地分离和鉴定.从核桃楸外果皮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成分,占总馏出成分的95.22%.核桃楸外果皮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棕榈酸甲酯(methyl hexadecanoate),质量分数9.44%;氧化石竹烯(caryophyllene oxide),质量分数5.82%;植醇(phytol),质量分数4.46%;1,4-二甲氧基萘(naphthalene,1,4-dimethoxy-),质量分数4.41%;苯甲醇(benzyl alcohol),质量分数4.15%;β-桉叶醇(β-eudesmol),质量分数3.85%;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苯[benzene,1-(1,5-dimethyl-4-hexenyl)-4-methyl-],质量分数3.82%;γ-古芸烯环氧化物(γ-gurjunenepoxide),质量分数3.76%;乙酸-2-乙基丁酯(acetic acid,2-ethylbutyl ester),质量分数3.3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质量分数3.31%;橙花叔醇(nerolidol),质量分数3.10%.抑菌活性研究表明,核桃楸外果皮挥发性成分对杨树叶枯病菌和樟子松枯梢病菌均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阶段鲜叶和不同等级成品都匀毛尖茶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并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从3种都匀毛尖茶鲜叶和4种成品茶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测定,结合Nist2005和Wiley275谱库鉴定各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将7个样品的挥发油对6种常见菌株进行抗菌试验.【结果】7个样品共检出124种挥发性化学成分,相同成分18种.3种鲜叶茶共检出73种挥发性成分,相同成分40种.4种成品茶共检出93种挥发性成分,相同成分35种.7个样品对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除一芽一叶初展外,其余6个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加工对都匀毛尖茶的挥发性成分有一定影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等级茶的挥发性成分也有差异.都匀毛尖茶挥发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沙蚕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采用乙酸乙酯溶剂对沙蚕体内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沙蚕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95 mg/ml。  相似文献   

9.
中药野艾挥发性物质的抗菌活性与成分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中药野艾(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Prodr)挥发物抗菌活性与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为开发利用野艾药用资源提供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艾的地上部的挥发油,测定了野艾的挥发油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的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野艾的挥发油对以上两种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5.6%和 42.8%.从挥发油中检测出48种成分,用质谱图检索鉴定出其中38个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已鉴定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88.32%,其主要成分为石竹烯(25.39%)、菊油环酮(13.21%)和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7.75%).野艾的挥发物对作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栽培忍冬茎叶的药用价值及其粗提物的抑菌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栽培忍冬茎叶、忍冬花蕾及野生忍冬花蕾活性成分的含量,并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忍冬茎叶粗提物不同萃取部位对7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忍冬茎叶中的总酚酸、总黄酮及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分别为12.74mg/g、21.64mg/g、77.40mg/g;不同样品总酚酸含量大小顺序是忍冬茎叶<野生忍冬花蕾<忍冬花蕾,总黄酮含量大小顺序是野生忍冬花蕾<忍冬茎叶<忍冬花蕾,可溶性总糖含量大小顺序是野生忍冬花蕾<忍冬花蕾<忍冬茎叶。栽培忍冬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对辣椒疫霉病原菌、黄瓜枯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环的直径分别为2.72mm、3.10mm、3.05mm,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20g/L、10g/L、15g/L。人工引种栽培可有效提高忍冬药材内在品质;栽培忍冬茎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抑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暗紫贝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Hsiao et K.C.Hsia)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为中药材川贝母(Ba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及散结等功效,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为了解近几年来对暗紫贝母的研究现状,从植物学、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学、分子生物等方面对暗紫贝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对暗紫贝母的应用历史、植物形态、生态环境、商品药材的鉴定、栽培与组织培养、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提出进一步对暗紫贝母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伟  罗桂花  龚伯奇  陈志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149-150,160
对暗紫贝母RAPD反应体系中的5个重要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最优的反应体系(20μL):模板DNA 25 ng,随机引物0.8μmol/L,dNTPs 0.20 mmol/L,Mg2+1.5 mmol/L,Taq酶0.8 U。  相似文献   

14.
暗紫贝母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紫贝母是名贵中药材川贝母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栽培前景非常广阔.但暗紫贝母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经过10多年驯化栽培,目前栽培量较小,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更好开展暗紫贝母的规模化、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对暗紫贝母基地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结合近年来贝母类药材栽培研究的成果,从品种选择、栽培选址、种子处理、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控、产地加工等关键环节探讨暗紫贝母的栽培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为提高药材品质,应推进暗紫贝母的品种选育工作,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关键栽培参数进行精细化管控.  相似文献   

15.
降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挥发油,经GC-MS分析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04%,其主要成分有氧化石竹烯(54.22%)、7,11-二甲基-10-十二碳烯-1-醇(14.11%)、6,11-二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10.24%)和橙花叔醇(10.22%)等。同时,测定了挥发油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降香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暗紫贝母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鸿萍  杜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88-3290
[目的]优化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L36(42×32)对暗紫贝母中已知的活性成分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暗紫贝母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样品粉末粒径200目,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90 min,提取1次。其中,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影响极显著(P〈0.01);样品粉末粒径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显著(P〈0.05);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暗紫贝母的制剂生产、质量控制、合理利用及开发贝母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僵蚕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比较所得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为解析和深入研究僵蚕的抑菌药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僵蚕为材料,以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溶剂,对中药僵蚕的4种提取方法(超声波法、微波法、煎煮法、冷浸法)进行平行比较研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探讨了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体积分数95%乙醇、甲醇和水7种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采用比色法、纸片扩散试验和肉汤倍比稀释法研究所得僵蚕活性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性。【结果】以体积分数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4种提取方法中,以超声波法提取时的浸膏得率最高。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时,7种提取溶剂中,以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浸膏的得率最高。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中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溶剂时,所得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高,其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25mg/mL。【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僵蚕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僵蚕的抗炎作用与其抑菌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室从水产养殖池防污附钢片的微生物黏膜中分离到一株菌DL3,为了明确该菌株的活性及作为有益菌进行应用的可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做了初步鉴定,并采用牛津杯法、平板法分别测定了菌株的抑菌活性和群体感应淬灭活性。基于菌株DL3 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解肽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eptidolytica)NBRC 101021T的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为99.64%;抑菌试验显示,该菌株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链球菌(Streptococcus)、志贺氏杆菌(Shigella)、河弧菌(V.fluvialis)、东方弧菌(V.orientalis)、哈维氏弧菌(V.harveyi)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