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植物叶色黄化突变具有突变频率高、易鉴别等特点,不仅是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在品种选育和改良中也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文章从叶绿素生物合成、血红素代谢、叶绿体发育及叶绿体蛋白代谢等方面,对植物叶色突变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发现目前对叶色突变分子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叶色突变相关基因功能方面,针对质核信号转导、转录因子及调控元件的研究较少,因此,今后在相关研究中可利用叶色突变体这一理想材料分析鉴定相关基因功能及其互作关系,从对单一基因的研究转向对多个基因甚至功能基因组的系统研究,尤其加强对质核信号转导、转录因子及调控元件的研究;叶色突变体作为作物品种改良的一类特殊种质资源,可通过人工诱导方式增加植物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叶色突变体,应用于基因功能及基因间的互作关系等研究,为黄叶植株的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包含蔬菜、油料作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和染料植物等,是一类1年生、2年生或多年生的植物,是中国最重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之一。蜡质的主要成分是超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十字花科植物的蜡质是其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形成的保护结构,在维持水分平衡、反射紫外线、减少外来机械损伤、降低低温伤害、抵御细菌真菌入侵、防止果实开裂与昆虫侵食等抵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十字花科植物蜡质类型、生理功能、遗传特性、合成与转运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可为十字花科植物的蜡质代谢研究提供参考。图2表2参61  相似文献   

3.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中草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由于丹参药用原材料需求量大,其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丹参酮为丹参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如何利用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创新以提高丹参药材的品质是当下研究的热点。论文围绕丹参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和转录调控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诱导子促进丹参酮代谢合成的分子机制等方面最新研究展开综述;同时总结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研究对研究前景进行分析后指出:为了从分子水平上全面阐明丹参酮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后续研究应首先围绕丹参酮代谢合成关键调控因子可变剪接的挖掘与分子机制解析;其次是非编码核糖核酸(RNA)在丹参酮代谢合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最后是丹参酮合成生物学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叶色黄化是叶色突变的一种重要类型突变,是研究植物光合系统、叶绿体结构、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等的重要材料,对育种工作有重要应用价值。该文综述了园艺作物叶色黄化突变体的来源、突变发生的生理机制、遗传机制、分子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价值,旨在为园艺作物叶色黄化突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稻叶片叶绿体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通过试验说明了温度和光照对水稻叶片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展望了水稻叶片叶绿体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贵州省白菜、萝卜和甘蓝感染芸薹黄化病毒(Brassica yellows virus,BrYV)进行分子检测及基因型鉴定,为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贵州省遵义市、威宁县、关岭县、平坝县等县(市)共采集284份蔬菜(白菜、萝卜和甘蓝)疑似病毒病样品,利用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的通用引物进行RT-PCR分子检测,并对检测出的16个BrYV分离物进行P0和CP基因序列扩增,再与已报道的BrYV基因序列进行比对,从而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鉴定其基因型。【结果】284份疑似病毒病样品中,有43份样品检测出BrYV,检出率为15.14%,其中,感染BrYV白菜样品12份,占白菜总样品数的12.77%;感染BrYV萝卜样品14份,占萝卜总样品数的20.29%;感染BrYV甘蓝样品17份,占甘蓝总样品数的14.05%。贵州16个BrYV分离物P0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89.9%~100.0%,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3.5%~100.0%,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为100.0%。基于P0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可知,BrYV-Pingba-BC-2、BrYV-Zunyi-LB-1和BrYV-Zhijing-BC-1均与BrYV-BJS和BrYV-BBJ聚为一类,其余13个分离物均与BrYV-ABJ和BrYV-AJS聚为一类。基于CP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可知,贵州不同地区不同蔬菜作物的16个BrYV分离与BrYV-A和BrYV-B基因型无明显分界,亲缘关系均较近。BrYV P0基因检测到5个重组事件,BrYV CP基因未检测到潜在重组事件。【结论】BrYV在贵州白菜、萝卜和甘蓝上普遍发生,但对萝卜的危害最重,主要存在BrYV-A和BrYV-B 2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抗病遗传及分子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在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情况下,可导致十字花科作物产量严重下降,甚至绝收,而且受到根肿病菌污染的田间土壤将长期带菌,严重危胁着十字花科作物的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解析甘蓝型油菜光合生理特性,以稳定遗传的黄化转绿型突变系和近等系为材料,对多种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发育,突变系与近等系的LPL、SPL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分别由70.34%、67.40%缩减为0.07%、0.17%;突变系叶绿素含量的增长速率比近等系高156.62%~727.03%、11...  相似文献   

9.
该文探讨了植物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植物黄化后对光合特性的影响。归纳起来黄化病发病原因一是植物缺素症或植物组织内矿质营养元素生理失调所致;二是病原微生物侵染植株的根系、叶片或其它植物组织而引起的黄化病症。黄化病主要通过影响植株叶绿素形成、细胞结构的破坏、水分和CO2供应等因素影响光合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有效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协调植物营养与加强植物栽培管理,使植物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滞绿突变的分子遗传研究对于延缓水稻衰老以及提高水稻生物产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植物滞绿突变的概念、分类,水稻滞绿突变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以及在水稻高产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水稻滞绿突变基因的分子遗传机制,以期为水稻超高产育种及挖掘水稻高产潜力的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能源植物芒草的农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草Miscanthus作为一类可再生能源植物,是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供应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芒草是一类具有根状茎的多年生C4植物,它的最高生物量可达到49 t·hm-2.综述了芒草的生物学特性、生物量、抗逆性以及水分、氮元素对其生物量及其组成的影响等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总结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芒草的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和耐霜冻能力是提高芒草生物量的2个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手段,选育出抗逆性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高生物量良种品系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1987年首次开展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至今已有32年。本文对我国30多年来在水稻航天诱变机理,航天生物育种共性关键技术,航天诱变新种质(基因)创新,优质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苔藓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但目前对苔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苔藓的许多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开发。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了苔藓植物的应用价值,并就苔藓植物在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介绍了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简史。同时,对苔藓植物培养材料、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建议加强苔藓植物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发掘苔藓的应用价值,并加强对苔藓快繁体系的研究,建立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快繁体系。对苔藓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参61  相似文献   

14.
植物硒形态分析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硒是生物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人或动物摄入的硒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植物体。综合近年来植物硒形态分析方面有关文献,从植物硒形态种类及代谢途径,植物硒形态的样品处理技术、分离技术、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植物体中硒主要以有机硒形式存在,超声微波结合酶提取法是提取植物硒形态有效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是有效分离检测植物硒形态的方法之一。此外,植物硒标准品的获取和硒蛋白的深入研究至关重要,电喷雾质谱(ES-MS),电喷雾串联质谱(ES-MS-MS),二维凝胶色谱分离结合激光解吸飞行质谱(MALDI-TOF)等新技术在鉴定未知硒化合物结构,同位素稀释分析法(IDA)在植物硒化合物转化和大分子硒化合物结构方面的应用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图1表3参39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变黄前期失水胁迫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为烟叶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花大金元中部叶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变黄前期烟叶进行不同失水胁迫程度处理,研究其暗箱试验烘烤特性,并探讨其烘烤过程中的水分、色素、淀粉含量变化及烘烤质量.[结果]随着烟叶失水胁迫程度的增加,暗箱中烟叶的变黄时间缩短、变黄指数增大,烟叶变褐时间延长、变褐指数增大,但变褐发生时间提前;随着变黄前期烟叶失水胁迫程度的增加,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淀粉降解加快,烤后烟叶等级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变黄前期烟叶失水胁迫可加快烟叶色素和淀粉降解,促进烟叶变黄,改善烟叶烘烤特性.  相似文献   

16.
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种,其分类一直存在争议。回顾了滇牡丹的分类历史和分类处理,综述了滇牡丹在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介绍了滇牡丹的染色体核型、Giemsa C-带、同工酶生化标记、分子标记及基因序列测定等研究成果,认为染色体核型、Giemsa C-带、同工酶生化标记、分子标记等结果支持将滇牡丹复合群归并为滇牡丹一个种的分类处理,基因序列分析只涉及滇牡丹的2个居群,认为二者亲缘关系很近。表1参42  相似文献   

17.
付雯  张晓勇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9):190-191,201
大多数抗生素均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但随着抗生素的高剂量大面积使用,抗生素的使用寿命也随之缩短,从而使得快速选育高产量、产新抗生素的链霉菌显得尤其重要。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微生物次生代谢机制的进一步了解,链霉菌的选育已由原来随机诱变筛选进入到分子育种。综述了链霉菌在提高抗生素产量和产生新抗生素方面的分子育种进展。  相似文献   

18.
芸薹属的自交不亲和性受S位点基因控制,其上的SRK基因和SCR/SP11基因是自交不亲和反应中的两个关键因子,另外所发现的其他因子也对自交不亲和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影响自交不亲和的功能因子及其分子结构特征和功能,对自交不亲和反应的分子机制作了进一步阐述,同时对这些功能基因在芸薹属植物甘蓝染色体组上的定位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受体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雌激素受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比较深入,雌激素受体与肿瘤发生机制、雌激素受体在体内的表达调控及其分子作用机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现状,对雌激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雌激素受体在体内的分布及其作用机制、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