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农产品"保险+期货"业务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传统的生猪养殖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生猪的养殖风险,但保障程度较低,而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生猪"保险+期货"为我国的生猪产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分散方式。本文力图在分析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猪"保险+期货"模式面临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梦圆  陶红军 《中国猪业》2023,(5):17-20+25
2021年1月8日,我国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这是我国第1个畜牧类活体期货交易品种。生猪期货作为现货市场的有效补充,其价格发现功能可以为我国生猪养殖及上下游行业价格波动提供有效规避风险的工具,对生猪市场平稳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猪期货上市后,依然存在期货交割标的难以标准化、期货交易风险较高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生猪期货的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生猪期货发展的优劣势,分析了生猪期货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我国生猪期货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孟炜博 《中国猪业》2021,16(3):26-28
近年来,农产品“保险+期货”业务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传统的生猪养殖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生猪的养殖风险,但保障程度较低,而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生猪“保险+期货”为我国的生猪产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分散方式。本文力图在分析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猪“保险+期货”模式面临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既是生猪生产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利用期货市场促进生猪供给和价格的稳定,对于保障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上市生猪期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目前依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适时推出生猪期货。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随着生猪期货挂牌上市,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临洮县人民政府、华农保险临洮分公司在临洮顺利签署甘肃首单"政府+保险+期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项目。该项目聚焦"保险+期货"这一模式,以生猪为保险标的、以期货价格为保障依据,通过对生猪价格波动进行合理风险分散,兜底生猪养猪企业(户)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6.
摘要:长期以来“猪周期”给我国生猪产业链相关的养殖企业和上游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具有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功能的生猪期货合约能够很好地对冲一些生猪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为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保险+期货”项目的迭代升级也将促进生猪期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21,(19):15-16
从今年5月起,养猪业已经连续亏损14周.进入9月,作为生猪产业链的避险工具——生猪期货的首个挂牌合约进入交割月.不少养猪人有意通过生猪期货"保价兜底",但至今并未"出手".对于生猪期货能否如业界期待的那样起到保障养猪人收入的作用,也许还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8.
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日前在武汉举行生猪期货合约座谈会,以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生猪期货合约和规则。来自我国生猪行业的权威专家、学者和大型企业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对生猪期货合约各项条款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期望生猪期货能早日上市交易,服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生猪供求失衡,猪肉价格大幅上扬后,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到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关心生猪产业的发展。本期经营之道,刘国信在《生猪期货:规避养殖风险,促进产业发展》一文中提到了多年来生猪生产一直处于恶性循环的怪圈、我国推行生猪期货上市条件已经成熟、生猪期货--"先卖后养",规避风险等话题。让我们共同关心中国的生猪期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山牧 《中国猪业》2008,3(3):22-23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除了已上市的几个农产品品种之外,生猪期货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大连商品交易所就生猪期货的品种设计及交割等问题已进行了多次的专题调研,2007年已基本上完成了生猪期货上市的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2008年1月7日提供的信息,该所基本完成了生猪期货合约、规则制度的市场调研和设计等准备工作。据介绍,尽快上市生猪期货已在各个层面达成共识。可以预见的是,2008年生猪期货有可能成为我国期货市场第一个新的农产品期货合约。生猪期货的上市,对我国城市肉食供给、稳定肉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给其上下游养殖业及饲料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生猪期货的上市给生猪产业带来一种风险分散方式,生猪期货相关的"保险+期货"业务也将重新改变现有的生猪类保险产品格局。从养猪户角度来看,"保险+期货"可以为农户饲养的生猪上价格保险,让农户卖猪有保障,帮助化解农户面临的生猪价格下跌风险。同时农户可以根据保险价格来设计未来生产、经营的规划以控制成本,卖猪的价格有了保障,才能极大地促进生猪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从保险公司角度来看,保险公司可通过"保险+期货"的形式,与期货公司合作,实现风险共担或转嫁,形成风险对冲机制,降低生猪价格保险的经营风险,提升保险公司开展此类产品的积极性。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相关机构根据"保险+期货"项目对参与相关项目的农户提供政策支持或资金支持,不仅有利于巩固扶贫工作成果、夯实脱贫成效,也将促进财政资金有效利用,从整体上减轻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12.
正在生猪期货获批上市之后半年时间,生猪期货正式挂牌交易时间终于尘埃落定,12月11日晚,证监会发布公告称生猪期货将在2021年1月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生猪期货并不是我国第一个农产品期货,此前还有大豆、玉米等饲料类期货。也不是世界上第一个生猪期货,早在1964年,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就推出了活牛期货品种,随后又推出了活猪期货合约,而且据报道美国生猪期货成功帮助大量的农场主回避了市场价格暴涨暴跌的风险,并得到了一致认可。长期以  相似文献   

13.
“保险+期货”模式是期货行业和保险行业为解决农户收入保障,而进行合作探索的一种新模式。在该模式中,保险公司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价格保险,如生猪价格保险;而期货公司则为保险公司提供类似于“再保险”的风险转移方案,并在期货市场中进行风险对冲。从落地的生猪“保险+期货”项目来看,不同地区保险费用的补贴方式存在差异。有些地区由政府部分承担保险费用,还有些地区则由养殖企业全额负担保险费用,这就导致保险费用在一些地区偏高,不利于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在我国的全面推广。为了提高生猪养殖企业参与生猪“保险+期货”的意愿并减轻其购买保险所增加的经营成本,政府应从农业补贴政策入手,将其落实到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中。此外,政府还可以为参与项目的企业提供信用“备书”,进一步推动银行信贷的支持。这样能够促进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的发展,并在更广泛的地区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生猪产业链的避险工具,生猪期货旨在帮助养殖企业更好应对"猪周期"的剧烈波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面对今年以来猪价跌破养殖成本线的行情,我国生猪养殖头部企业采取了多种举措积极应对,但对生猪期货业务却保持谨慎观望态度. 专家认为,生猪期货作为我国首个以活体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品种,标的物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了生猪期货合约及交易交割规则限制因素较多,使得当前企业谨慎"进场".未来,随着9月份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交割完成,交割规则或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企业"进场"意愿提高,生猪期货市场流动性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将"出炉"的生猪期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长梅  王翠蓉 《饲料广角》2006,(9):13-15,17
随着我国期货行业的发展,农产品期货大部分已经上市,市场交易量和参与度越来越广泛,期货市场越来越影响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发展进程.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预期及套期保值等作用深受相关企业的追捧.我国是生猪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年生猪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生猪养殖与消费范围广泛,质量标准与检验检疫法规体系健全,品种、等级易于划分,比较适合开展期货交易.生猪现货价格具有较强波动性,生猪期货的上市将对稳定我国整个生猪相关产业链条的有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主要围绕美国生猪期货现状及我国生猪期货未来上市的作用意义加以阐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08,(5):12
生猪期货上市的进展受到大家的关注.那么我国首个鲜货期货品种上市后,养猪农户、生猪养殖企业、期货经济人该怎样参与其中呢?中国畜牧协会猪业分会副秘书长荆继忠说:“生猪期货就是一种期货产品,(具有)套期保值和发现价格的功能.来指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生猪价格大起大落,养殖企业苦于没有避险工具。期货市场一直盼望生猪这个品种上市,但为什么却迟迟不能上市?据专家分析:生猪期货至今没有上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标的物的确定仍在讨论阶段,国内生猪不同质量等级对应价格有很大的差异,这给交割品级的设定带来了难度;二是养殖行业仍处于规模化进程中,中小养殖户即使有了生猪期货也难有能力去真正利用期货作为避险工具,在行业本身集中度略有欠缺的情况下,生猪期货的上市需要谨慎;三是目前国内整体养殖行业仍处于生产相对分散的格局,这种情况下生猪期货充分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是有限的。那生猪期货到底能不能为我国的生猪市场带来一线希望?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探讨生猪期货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18.
《北方牧业》2021,(3):14-15
稳生产系民生 伴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国内第一批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落地开花,成为生猪期货上市后一道"稳生产、系民生"的独特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生猪期货上市首日前后,行业中已有28家期货公司联合8家保险公司及地方政府,自主启动了 64个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相关项目类型涉及生猪价格险、养殖利润险等,政策性项目与商业性项目并行开展,覆盖四川、河南、湖北、湖南等全国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保障规模达6万余头,其中不少项目首日就已经开始批量入场对冲.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13,(17):5
铺垫生猪期货发展"养殖规模化是生猪期货发展的一大前提。"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王航告诉记者,生猪期货发展需要生猪养殖的集中。目前来看,生猪养殖的集中速度快于我们的预期。但需要强调的是,生猪养殖不能集中在个别企业手中,需要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下进行多向集中。生猪养殖集中后将有利于养殖数目的统计及养殖标准的统一,为生猪期货的发展打好基础、做好铺垫。永安期货农产品部分析师钱文表示,规模化养殖程度越高,越适合推出生猪期货。国际期货研究员吴媛瑾认为,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完善的、可用于商业贸易中生猪活体检验的通用标准。"期货是一种现代金融手段,而国内生猪养殖户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经济承受能力弱,推广起来要比其他产业  相似文献   

20.
<正> 近日,在海南海口市召开的2006年中国生猪产业的峰会上,面对中国生猪产业发展中目前的困境,有关人士提出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助推生猪产业走出价格困境,会上就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避险方式及生猪期货的合约和规则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我国推行生猪期货的前提是了解其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1 有利因素1.1 我国生猪市场规模庞大我国无论在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上均稳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大量的引进和大力的推广国外优良瘦肉型种猪及杂交模式,我国生猪生产性能也得到明显提高;我国生猪市场规模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