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暖对上海奉贤地区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上海市奉贤区1959-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4-2008年单季晚稻苗情、产量和产量结构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的基本特征,计算了单季晚稻产量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以研究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显示:单季晚稻产量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日平均气温稳定≥15 ℃、≥20 ℃初终期早晚、间隔日数长短及活动积温对产量影响显著,且这些气象因子总体演变趋势使单季晚稻生育可利用的适宜生长期延长,提高了气候资源利用率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播种育秧期平均气温在21.7~24.3 ℃产量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抽穗扬花期最适宜平均气温为25.3 ℃,籽粒灌浆期平均最高气温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延迟型低温冷害和阶段性低温冷害对单季晚稻产量或产量性状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浅析2013年气象因素对奉贤区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上海市奉贤区2008—2013年机插和直播单季晚稻大田考查苗蘖动态、农艺性状及穗粒结构、产量等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2013年气象因素对单季晚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2013年异常高温和持续无有效降雨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3.
200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夏季持续高温和秋旱等不利气象,导致单季晚稻结实粒数和粒重大幅下降而普遍减产。为研究防灾减灾技术,我们以松江区多年的单季晚稻定点考察结果和气象资料为材料,对2003年气象因素与单季晚稻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水稻专用肥惠多利对单季晚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惠多利对常规晚粳稻有较好的增产增效作用,但对杂交晚粳稻表现出明显的肥力不足而减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药剂控制后形成不同虫量梯度的第4(2)代稻纵卷叶螟,为害分蘖期直播单季晚稻后对水稻的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季直播晚稻在356条/m2第4(2)代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害后,没有显著减产,说明单季直播晚稻在分蘖期对第4(2)代稻纵卷叶螟的为害补偿能力很强,有必要放宽单季晚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3414”方案设计试验,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长优1103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对长优1103单季晚稻都有一定的增产效应;在氮相对产量在75-85%之间,其肥力等级表现为“中等”,磷与钾相对产量在85-95%之间,其肥力等级表现为“丰(或高)”的条件下,其中以氮的增产效应较为显著,磷与钾次之。本次试验初步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 218.4㎏/hm2、“P2O5” 101.4㎏/hm2、“K2O” 214.35㎏/hm2,NPK比为1∶0.46∶0.98;最佳施肥量产量为11539.85㎏/667㎡。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以上海奉贤区为例,采用1984~2008年单季晚稻产量、产量结构及苗情监测资料,结合同期气象灾害发生资料,列举和分析了各种气象灾害对单季晚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实例及成因。结果显示,水稻生长期间高温干旱,6~7月分蘖期低温,8~9月孕穗至抽穗期低温阴雨以及籽粒灌浆和成熟收割期遭遇暴雨、大风、热带气旋(台风)是单季晚稻生产中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这与单季晚稻产量或产量结构年际增减变化的状况相当吻合。最后,针对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频发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省肥节本高效目的,我们于1998年进行常规与杂交单季晚稻的氮肥用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以生物菌肥作底肥,研究单季晚稻甬优12的分蘖动态、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与农户常规施用底肥相比,加施生物菌肥,可增加肥效,提高甬优12成穗率,改善穗部性状,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单季晚稻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甬优17的产量最高,为109 944.09 kg/hm2,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甬优12、浙优18的产量也较高,分别为10 971.72、10 511.54 kg/hm2,适合在原粳稻的种植区域推广;甬优1512成熟期早,为10月10日,对后作油菜的播种十分有利,因此,也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单季晚稻持续高产的群体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个品种不同产量水平的群体特性。结果表明,持续高产田具有成穗率高、穗型大、谷草比高的生育特点。谷草比大小与产量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谷草比高是持续高产田的最基本特性。谷草比大小取决于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积累水平,这种物质积累优势与后期植株的氮素营养水平、倒4叶素质关系密切,但基础是根系发达的程度,只有保持后期有较强大而健康的根系,才能使地上部生长清秀,光合效率高。单季稻与其它稻作比较,谷草比偏低,所以栽培措施应围绕提高谷草比这个中心进行,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单季稻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单季晚稻直播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季直播晚稻自2003年开始在我地区种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且因其工本轻、产量高、效益明显等优点已为我地区和周边乡镇广大农户所欢迎.为了进一步规范单季直播晚稻栽培技术,特制定本标准,作为单季直播晚稻的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5.
汇仁有机肥在单季晚稻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仁有机肥应用在农作物栽培中,不但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投入,减少氮化肥用量,还能减少畜禽粪便的污染.本试验旨在探讨汇仁有机肥对单季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产量结构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早晚稻产量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年水稻(早稻和晚稻)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和有关试验点气象资料,分析了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年度间变化趋势、各试点平均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产量影响因子的主成分等,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水稻产量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值在年度间相对稳定(早稻为0 35,晚稻为0 20)。试验点平均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水稻生长季节(3~10月)的总辐射和总积温有较大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 8056),而与总雨量呈较大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 3423)。影响产量的主成分因子分别是热量、粒重、生育期和粒数,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产量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达0 99983。  相似文献   

17.
影响水稻产量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多年水稻(早稻和晚稻)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和有关试验点气象资料,分析了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年间变化趋势、各试点平均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产量影响因子的主成分等,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水稻产量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水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值在年度间相对稳定(早稻0.31,晚稻0.19)。试点平均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水稻生长季节(3-10月)的总积温(0.326 87)和总辐射(0.268 86)有较大的相关性,而与总雨量(-0.432 32)呈较大的负相关。影响产量的主成分因子分别是热量、粒重、生育期和粒数;利用各主成分进行逐步回归建立的产量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达0.949 83*。  相似文献   

18.
摘要:进行单季晚稻甬优12以水稻有机液肥作基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一定量的水稻有机液肥作基肥,与不施基肥相比,可增加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与常规基肥施用法相比,产量相仿。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油菜茎杆直接还田,对免耕直播单季晚稻成苗率有一定的影响,茎杆还田量5.4~7.2 t/hm2处理的成苗率明显降低。但利用单季晚稻分蘖力强、生育期长的特性,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油菜茎杆还田量(折干重)以5.4 t/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