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林规划设计作为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关系到造林工作的成败,对林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造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树种生物学特征,遵循因地制宜以及适地适树等原则,有效确定造林的密度,科学选择造林树种,从而促进人工林经营质量的提升,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造林规划设计中造林树种及密度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造林生产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且各个环节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过程中对应用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只有保证工艺水平,才能提升造林工程的应用效果。通常情况下,造林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育苗、造林、经营以及伐木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而这也是造林工艺的主要特征。以樟子松苗木培育和移植为例对造林技术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分析杨树不同品种在江汉平原地区插干造林与带根造林的生长情况,以4个黑杨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插干造林与带根造林当年苗木的根系发育特征对比,以及连续5年的生长情况对比。结果表明,造林当年,4个品种插干造林的平均生根区间长度、平均总根数及总根重量皆明显大于带根造林的对应品种,两种方式造林的单根均长相差不大;造林当年苗木的总根重量和生根区间长度与苗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高度相关,且插干造林一年生苗木生长量明显优于带根造林。4个品种两种造林方式连续5年的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无论是胸径和树高累计生长量还是各年度的净生长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且4个品种5年间插干造林的苗木胸径和树高总生长量都大于带根造林的相应品种;在不同造林方式间,连续5年的胸径和树高性状总生长量及各年度净生长量也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造林前3年,插干造林各品种的胸径和树高净生长量皆大于带根造林各品种,但随着林龄的增加,两种造林方式的苗木生长量差异呈逐年变小趋势。  相似文献   

4.
柠条造林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柠条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的各种因素的对比分析,研究柠条造林的可造性和保存率,以降低造林成本,缩短成林年限,提高柠条造林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5.
二二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农作物常受大风和沙尘袭击。近几年,在新疆杨栽培实践中,由于春季风沙大、干旱较严重等天气,加之造林措施粗放,以致造林成活率不高。从2003年起,我们选择4个点进行了新疆杨秋季和春季造林技术探讨,旨在探索造林时间与杨树成活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通过2年试验表明.杨树秋季造林成活率高于春季造林20%以上,其幼树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等都高于春季造林,且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6.
荒山造林方法的创新对推进林业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结合生态环境建设与荒山开垦的实际情况,对荒山造林方法进行完善,对进一步提高林业工程的综合发展水平有促进作用。分析荒山造林的基本原则,结合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的实际情况,对荒山造林中的树种选择、气候及土壤环境、整地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在林木种子创新下,提高荒山造林方法的创新水平,推进林业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岳朝旭 《种子科技》2019,(10):77-77
在工业运营发展中,环境保护作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需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优化,为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加强造林管理。林业稳定发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域因素,转变造林营林方式,提高林业造林水平。结合现代林业造林方法,提出营林生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霞 《种子科技》2021,(7):119-120
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根本,同时是现代经济繁荣的新标志。因此,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生态工程林是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应注重生态的构建和林业的发展,加强工程造林工作,注重工程林的质量。在选择树种时,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而探索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和提升造林质量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樟子松容器苗培育造林技术,可以有效缩短育苗时间,且苗木质量好、产苗量高、成活率高,保存率明显高于裸根苗,是提高荒山造林质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容器育苗能够在不受气候影响的条件下,改善育苗质量,降低造林成本。对油松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容器育苗与裸根育苗造林的成本、平均高度、根茎及主根长、侧根数,得出采用容器育苗造林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好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旱地造林促活剂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针叶树育苗和造林过程中使用旱地造林促活剂可显著提高出苗率和造林成活率。在主能苗时以采用种子包衣法和拌入效果好,能降低苗期立枯病的发生率,并能使苗壮;在造林时采用泥浆蘸根和坑施法均有较好效果,可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辽西地区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覆盖范围之内,因常年降水集中、降水量少,干旱情况严重。为提高造林效果及苗木成活率,要合理地使用干旱地区雨季造林技术,以实现荒山绿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北方春季抗旱造林工作的难点,提供了造林前、造林中、造林后相关技术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4.
胡平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0):22-25
比较分析3种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的造林成效差距,以期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从全县2016年度造林小班中,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体户、公司企业3种经营主体,分别抽取3个小班共计9个小班,对小班的主要立地因子,当年造林保存率、株高、冠幅和单株产量等指标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公司企业经营措施下的苗木造林保存率最高,平均保存率达到94%,平均单株产量达1550 g。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措施下的造林保存率仅有59%,且产量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不挂果现象,平均单株产量不足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产量的1/9,植株生长也明显劣于公司企业管理。发展油茶产业,建议地方政府引导鼓励民营资本投入规模化种植油茶,采取企业化经营模式,加大后期管护力度,强化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15.
师新忠 《种子科技》2020,(3):40-40,43
干旱地区及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在土壤贫瘠的情况下,不仅树木难以成活,就连造林工程的规划、建设等都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改善恶劣环境,利用有效的人工造林技术进一步提升林木成活率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实际应用做了具体的研究,希望能为有关人员完成造林任务、推进抗旱工作等提供些许帮助,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去积极影响,最终达到改善环境、科学造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防沙治沙造林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同时能够改善局部环境和稳定气候。主要阐述了民勤沙漠化地区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希望为环境保护及治理土壤荒漠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先鹏 《种子科技》2020,(8):56-56,5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和破坏,加剧了风沙情况的发生,对荒山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荒山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作用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但实际上,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要点,只有使用合理的技术,才能保证荒山造林绿化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主要分析了荒山造林绿化技术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8.
柳青 《种子科技》2022,(6):127-129
新疆杨为杨柳科属下的银白杨在我国南疆盆地的变种,其树体高大整齐且适应性强,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造林的首选树种,在生态防护林、用材林、道路绿化建设等方面应用广泛.为了有效提高新疆杨扦插成活率,满足生产需要,推动造林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文章对新疆杨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予以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干旱或荒漠地区造林,降雨稀少,风多且风大,加之人力、物力的贫乏等原因,导致造林成活率低。采用保水剂、保水剂+地膜、保水剂+地膜+生根粉等几种抗旱技术,对臭椿的土壤含水量、生长情况、叶含水量及成活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干旱地区造林中应用这些抗旱技术,与对照相比,均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叶含水量以及促进臭椿的生长,其中保水剂+地膜+生根粉综合技术处理的效果最好,保水剂+地膜处理的次之,最后是保水剂处理。干旱或荒漠地区采取有效的抗旱栽植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造林绿化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李祖铭 《种子科技》2020,(2):89-89,92
现阶段,随着环境问题被逐渐提上日程,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在此过程中,林业造林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开始逐步实行森林管护和造林。现阶段,森林管护和造林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指出森林管护及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