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栽培方式对韭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温室内采用3种不同的无土栽培方式和常规土壤栽培方式进行了津引一号韭菜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韭菜3种无土栽培方式的株高和第1次收获时的产量均极显著 地高于土壤栽培,其3次收获累计产量均高于土壤栽培,无土栽培浇施1号营养液处理、无土栽培浇施Ⅱ号营养液处理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3次收获累计产量比土壤栽培分别提高了61%、49%和35%,3种无土栽培方式的韭菜产品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土壤栽培,其中有机生态型无栽培和硝酸盐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菊花观赏价值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套盆、盆栽和地栽3种方式对4种菊花进行栽培。以株型、花蕾直径、花径、盛花期、花期、花色、瓣型和重瓣型为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其观赏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关联度越高,与理想品种越相近,观赏价值越高。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菊花的观赏价值有一定的影响,套盆栽培的观赏价值地栽的观赏价值盆栽的观赏价值;套盆栽培较地栽和盆栽而言,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适度推广菊花的套盆种植。  相似文献   

3.
李有文 《乡村科技》2023,(16):80-82
为促进马铃薯产量不断提升,开展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种植试验。试验共设置5种栽培方式,包括垄作式、沟渠式、条带式、苗钵式、C-槽式,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沟渠式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在各时期的株高均最大,马铃薯单株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马铃薯的大薯率、中薯率最大,小薯率最小,产量最大;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中后期、成熟期,茎的干物质分配率以沟渠式栽培方式最大。由此可见,沟渠式栽培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供磷水平对韭菜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培法,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4个韭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0时4个韭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低,随磷浓度的升高,各供试品种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各处理中,791雪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方式和基质对非洲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栽培方式对非洲菊的影响试验表明,与低畦栽培相比,高垄栽培能提高植株成活率,增加分株数和叶片的生长量,同时提高切花质量;不同栽培基质对非洲菊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不同配方基质与对照相比,能提高非洲菊植株叶片的生长势和切花质量,其中炉渣 蘑菇渣 有机肥=3:1:1为最佳配方组合;栽培基质的透气性是非洲菊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消毒鸡粪施用量对基质栽培韭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613-161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消毒鸡粪的施用量对基质栽培韭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消毒鸡粪的施用量对基质栽培韭菜叶宽、茎粗和株高的影响,均以20 kg/m3(T3处理)达到最大,各处理叶宽和茎粗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处理株高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消毒鸡粪的施用量对基质栽培韭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均以20 kg/m3(T3处理)达到最高,产量为32 552.44 kg/hm2,总收益为56 704.85元/hm2,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消毒鸡粪的施用量和产量之间的二次模拟函数的相关系数为0.958 9,达到显著水平。综合分析确定,韭菜基质栽培中消毒鸡粪的最佳施用量为20 kg/m3。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设施温室不同基质栽培方式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大果型番茄中青糖线为试材,采用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和土壤栽培等方式,在栽培密度3 810株/667 m2、留4穗果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栽培方式番茄的生育期、单果重、单株产量、667 m2产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栽培番茄能够提早开花、提早成熟。采用基质枕栽培的番茄单果重、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基质箱、基质槽和土壤栽培,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栽培比土壤栽培分别增产11.5%、7.7%和3.8%。【结论】采用基质栽培的番茄单果重、小区产量、果实风味品质和商品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韭菜生产最优营养液配方,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设施条件下,采用水培系统进行水培试验。3种营养液配方分别是国家蔬菜技术研究中心营养液EC2.0(G2.0)、日本大冢商业配方营养液EC2.0(R2.0)、日本大冢商业配方营养液EC2.2(R2.2)。在相对环境一致的条件下,韭菜G2.0处理的株高比R2.0处理和R2.2处理显著提高34.1%和22.7%;全株干质量以G2.0处理表现最优,分别比R2.0处理和R2.2处理增加76.6%和33.8%;全株鲜质量以G2.0处理表现最优,分别比R2.0处理和R2.2处理增加62.4%和34.4%。G2.0处理的韭菜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根系活力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上结果综合表明,国家蔬菜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营养液EC2.0(G2.0)最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果可为提高韭菜种植水平和发展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用4种基质进行韭菜育苗,结果表明,采用蛭石草炭(V∶V=1∶1)、沙子和土壤栽培的韭菜发芽率均为82%,水培为60%;水培、蛭石草炭培、沙培和土培的发芽势分别为48 6%、76 3%、52 5%和42 5%;从壮苗指数看,蛭石草炭和沙培的均高于土培、水培;根系活力以蛭石草炭为最高,其次为水培,土培最低;光合色素含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矿质元素含量与基质养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金线莲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人工栽培具有较大经济效益,为探索提高金线莲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方式, 设置了2种大棚栽培方式和4种林下栽培方式对金线莲成活率、生长量及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T5和T6)的金线莲成活率(分别为92.33%和90.79%)和植株鲜重产量(分别为1.33 g和1.31 g)较高,但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23 mg/g和12.06 mg/g)和多糖含量(分别为76.97 mg/g和80.43 mg/g)低于林下栽培的。在4种林下栽培方式中,使用控根容器栽培金线莲(T1)成活率较高,达到89.00%,并且其根系生长最好(根数达3.88条,根长达51.40 mm);但是地面栽培方式可以获得最高的植株折干率,地面栽培(T4)的折干率最高,达到12.12%,其次是T3,其折干率为12.04%。上述结果为金线莲的栽培方式选择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以日光温室3年生韭菜为试材,通过2茬连续4次定位追施5种有机营养,测定分析对韭菜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虽然5种有机营养比尿素对照的产量显著降低11.0%~21.0%,可是通过株高、假茎粗、单株地上部鲜重和单株地上部干重4个生物量计算的生长性能指数(GPI),以发酵黑豆T4最大、腐植酸液态肥T2和海藻酸液态肥T3其次、尿素CK和腐熟鸡粪T5再其次、氨基酸液态肥T1最小。第1茬施用5种有机营养后,韭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Vc含量呈现接近或低于对照的现象,而第2茬追施后,T3、T4、T5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T1和T4处理的叶片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5个处理的叶片硝酸盐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比第1茬的降低幅度进一步加大。酸水解后的氨基酸总量和各组分含量T1处理均明显高于对照,以蛋氨酸、酪氨酸含量相比对照增加最多。这表明连续定位追施5种有机营养不仅可以保持较高的产量,而且生长性能指数也较高,这会有利于韭菜连续收割生长和持续高产;同时,连续定位追施有机营养还可以增强对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提高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不同生态位微生物的分布情况,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信分析比较不同生态位的多样性差异,找出不同生态位的核心菌群;通过PICRUSt2对不同生态位微生物的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韭菜根及根际土,即韭菜的地下部分,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其他生态位,且主要的核心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而地上部分如韭菜叶片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更高。通过对不同生态位韭菜细菌代谢功能进行预测,发现在韭菜地上部位内生菌主要的代谢功能是通过各种有机系统进行一系列代谢活动,而地下部分的微生物主要是参与遗传信息的处理和细胞的基础活动,变形菌门多与细胞的基础生命活动有关,而地上所发挥作用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可能参与韭菜机体的一系列代谢活动。该研究结果为不同品种韭菜内生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避雨栽培对早熟砂梨果实糖积累和营养生长的影响,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分析果实生长发育期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和叶片含水量等营养生理变化。结果表明:(1)避雨栽培环境光照强度较露地栽培低,2种栽培模式光照强度日平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避雨设施营造的栽培环境对果实品质的形成有影响,果实生长发育期果糖与葡萄糖含量较高,进入后期蔗糖积累量上升,葡萄糖含量有所下降,进入后期果糖和蔗糖积累占比较高,避雨栽培下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量较露地栽培高21.73%、17.97%。(2) 2个早熟梨品种果实有机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低,主要对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其中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苹果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35.08%、21.05%,避雨栽培对莽草酸含量影响不明显。(3)避雨栽培对早熟梨新梢长度、粗度和叶干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叶鲜质量和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苏翠1号和翠冠叶鲜质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8.22%、10.15%,2个品种叶片含水量避雨栽培均显著(P<0.05)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氮硫互作对韭菜植株总辛辣程度和氮、硫素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韭菜品种‘京韭一号’为试材,采用水培模式处理,试验设定3个氮浓度(6、12和18 mmol/L),3个硫浓度(2、4和8 mmol/L),随机区组试验,在植株生长至第7、14、21和28天这4个不同生育周期节点时分别测定韭菜叶片的酶促丙酮酸(EPY)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ATP-硫酸化酶(ATPS)和氧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OAS-TL)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EPY含量在植株生长至7、14与21 d时明显低于28 d;不同生育周期节点NR活性差异显著,氮硫素交互作用明显;GS活性响应程度剧烈并以植株长至28 d时水平最低;ATPS活性在植株长至7 d时水平最低且在中后期响应并不十分显著;OAS-TL活性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但对氮硫素水平的敏感程度不及其他同化酶。韭菜发育过程中,氮素、硫素单一效应总体远低于元素间交互作用,氮硫素交互作用占据主导地位。韭菜植株硫素同化能力的提升与氮素水平密切相关,氮、硫素参与彼此的同化过程。综合考虑,建议水培韭菜营养液的氮素浓度为12 mmol/L,硫素浓度为2~4 mmol/L。该结论为水培韭菜氮、硫元素合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温室辣椒最适宜的栽培方式,为温室辣椒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秦椒1号"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穴距、行距、定植方式对温室辣椒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穴距35cm、行距为窄行50cm/宽行70cm时,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定植方式对下层叶片光合作用影响较大,且单株定植时植株的光合作用较强。在穴距35cm、窄行50cm/宽行70cm条件下,双株定植时辣椒折合总产量最高,为102 583.5kg/hm2;单株定植时折合总产量为94 735.5kg/hm2,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穴距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单株定植时果实的综合品质较好。【结论】穴距35cm、行距为窄行50cm/宽行70cm、单株定植时综合效益最好,是钢管骨架塑料大棚内"秦椒1号"辣椒品种适宜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3种不同品种韭菜的内生细菌、叶围和根际5个生态隔间中细菌群落组成的变化及各生态隔间相关网络的结构差异,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及分析,对不同功能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功能微生物在各个生态隔间中的丰度变化及地上隔间、地下隔间和各品种的微生物共现网络。结果表明:1)‘久星16号’韭菜品种叶围微生物中与病原菌防御相关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2)生态隔间对于门和属水平微生物群落组成的相对丰度具有显著性影响,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在植物内部呈现由上至下逐渐递减的趋势;3)地下生态隔间的微生物共现网络较地上隔间复杂性和抗干扰性更强,韭菜各品种间存在网络直径相似但中心节点不同的微生物共现网络,‘久星16号’‘久星18号’因其应对温度变化特性,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与绿弯菌门(Chloroflexi)间拥有更多负相关作用。综上,生态隔间对韭菜微生物的结构分布和互作网络的影响要高于韭菜品种,且不同韭菜品种会根据自身特性招募特异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方式对套种野菊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套种野菊花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等行距栽培和宽窄行栽培方式下套种野菊 花的产量和生长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等行距栽培相比,宽窄行栽培的鲜花平均产量为4 365.4 kg/hm2、增产 98.6%,干花平均产量为1 570.9 kg/hm2、增产96.1%,但在折干率上两种栽培方式差异不显著;其产量优势主要体现 在单株产量高,干物质积累量大,营养生长期SPAD 值上升较快,盛花期叶面积指数较高;同时促进生长,株高和分枝 数分别显著增加了11.4%和49.3%,利于有效花蕾数增加。两种栽培方式下,均以株距15 cm 群体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选取黑龙江省中、晚熟玉米对照品种及杂交组合共160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玉米营养品质(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关联程度差异不大,最大关联度均小于0.9;同一农艺性状与不同品质性状关联程度不同,穗粗与脂肪和淀粉含量关联序相同,均排在第二位,但关联度存在一定...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素水平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5、10、15和20mmol·L-1)对4个菠菜品种生物量以及植株不同部位硝酸盐、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物量来看,15mmol·L-1是菠菜生长的最佳氮浓度。菠菜的硝酸盐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增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表明适当的供氮水平有利于提高菠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使用保鲜膜及控制不同温度(5,10,20,25℃)与湿度(90%,常湿)处理不同品种韭菜7d,观察其对3个韭菜品种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保鲜措施处理7d后,处理间韭菜保鲜效果差异明显。5℃+常湿+包膜与10℃+90%湿度+包膜的韭菜保鲜效果最好,表现为腐烂率最低,色泽风味正常,鲜重损失最少;其次是5℃+常湿+不包膜,10℃+常湿+包膜和10℃+90%湿度+不包膜;而常温下不论包膜与否韭菜均腐烂变质。3个韭菜品种的耐贮性以久星1号最好,其次是汉中冬韭,秦岭山韭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