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控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玉米生长后期叶斑病田间防治操作困难的问题,于2012年和2013年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和河南省西平县分别针对春玉米的大斑病、夏玉米的小斑病及南方锈病进行了叶斑病防控措施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保护性与治疗性兼顾的内吸性杀菌剂,在玉米10~13叶期(大喇叭口期)采用一次机械喷雾的方式进行田间作业,有效降低了玉米生产后期的叶斑病发生程度:大斑病病株率、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32.0%~71.1%、0.66~1.11和51.7%~81.4%;小斑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48~1.10和20.9%~35.7%;南方锈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25~0.60和7.4%~12.0%;保护了中下部叶片并推迟田间大斑病的初发时间;由于延长了叶片功能期,降低了病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可挽回春玉米损失2.4%~2.7%,可挽回夏玉米损失2.0%~8.6%。玉米生长中期阶段的喷药对后期叶斑病的防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芹菜斑枯病又叫叶斑病、晚疫病,俗称“火龙”,是冬春季大棚芹菜的主要病害,严重时整个叶片干枯,叶柄腐烂,储藏期间可继续为害,降低芹菜可食性,对芹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赵阔礼  吴敏  周勇 《种子科技》2023,(10):100-102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病虫害会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增加水稻产量、提升水稻品质,有效降低水稻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讨论了我国水稻种植现状,探讨了水稻栽培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南阳盆地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由变灰尾孢菌(Cercospora canescens)引起,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侵染茎和荚,在生长季碰到高湿天气尤为盛行。绿豆尾孢菌叶斑病发病较晚,在生产上重视不够,一旦发生能迅速引起绿豆早衰,严重影响绿豆后期荚果产量,是绿豆生长后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南阳盆地气候十分有利于绿豆尾孢菌叶斑病发生。笔者根据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以选用抗病新品种、减少田间初侵染源、控制尾孢菌叶斑  相似文献   

5.
芹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之一,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在芹菜栽培中,科学的栽培技术至关重要。基于此,从芹菜品种选择、整地技术、播种育苗技术、田间管理、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芹菜栽培技术和施肥技术等,以期为芹菜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陈云 《种子科技》2023,(22):94-96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但同时也易受病虫害侵袭。介绍合理施肥、保持土壤墒情、草药防治等土壤管理技术,选用优质种子、严格控制温度、合理浇水等育苗技术,合理密植、布局合理、控制灌水量等田间管理技术,基于生态防治、综合防治、合理施用农药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等病虫害防治技术,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有关水稻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面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为指导太子参生产,2013年对贵州省余庆县太子参叶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太子参叶斑病3月末开始发病,4月上、中旬病株率增长缓慢、发生较轻,4月下旬至5月上旬日病害急增期,病株率、病叶率、病情指数增长较快,5月中旬田间开始出现地上部枯死,6月初由于发病严重导致田间地上部分枯死.温度、湿度、轮作、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及栽培管理是影响其发生主要因子.防治技术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抓住关健时期、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9.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推动农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当前,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经济不断提升。为了推动农业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采用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小麦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小麦产量和质量,降低病虫害对小麦影响,避免化学药物对种植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蒋波 《种子科技》2023,(1):103-105
随着近些年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粮食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小麦属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小麦栽培方式,合理选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育出更多优质小麦,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为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迟长久 《种子》1997,(5):66-67
芹菜是伞形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瑞典、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地的沼泽地区。芹菜属耐寒性蔬菜。芹菜花芽分化前需要10℃以下的低温,10—15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春化过程。但还应指出,幼苗须长到一定大小,约3—4片叶以后才能感受低温,而且幼苗在低温条件下所处的时间愈长,抽基率越高。通过春化过程的芹菜,在长日照下才能开花抽爱。所以早春播种芹菜当年抽袭,夏秋芹菜可以长期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不断形成新叶,进行国收,待经冬季低温贮藏后,第二年春季栽植才能抽更开花。因此,芹菜的采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老根…  相似文献   

12.
蔬菜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猝倒病是瓜类、十字花科、茄果类、豆科、芹菜等多种蔬菜苗期常发、广发、多发的最严重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造成的损失非常大。  相似文献   

13.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冀东地区以其适宜的温湿度和高光照,处于鲜食羊角椒优势区,其产量高、品质优,是鲜食和制酱、火锅底料的不可替代品,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采取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实现“两品一标”,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食品安全的要求。简要介绍了鲜食辣椒工厂化育苗、定植及定植后管理内容,重点阐述了其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以期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芹菜斑枯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菜斑枯病又名晚疫病、叶枯病,仅危害芹菜和根芹菜,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叶片发病有大小两种病斑,初发病时均为油渍状褐色小斑点。小病斑(0.5~2mm)多连成片,中央黄白色至灰白色,边缘黄褐  相似文献   

15.
<正>一、采收芹菜有实心种和空心种两类。实心色绿的芹菜耐寒力较强,较耐挤压,经过储藏后仍能较好地保持脆嫩品质,适于储运。空心类型品种储藏后叶柄变糠、纤维增多、质地粗糙,不适宜储藏。芹菜虽喜冷凉环境,但受冻害的芹菜不耐储运,遭霜后的芹菜叶子变黑。一般供储藏的芹菜都应晚播晚收,但必须赶在霜前收获。收获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绿色防控的主要作用进行了阐述,从病害种类繁多、害虫为害加重两方面入手,对病虫害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设施栽培黄瓜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山东省主要的农作物与粮食作物,其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人们对粮食产量的需求的增长,以及对绿色食品要求的提高,小麦合理高产栽培与绿色防控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就此展开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小麦生产水平,促进区域内小麦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英 《种子世界》2021,(12):0051-0053
小麦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性作物,种植面积相对较大。但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及为了做好各类病虫害的针对性防控国家,加强对小麦种植结构的有效调控,小麦的种植面积呈现逐渐缩小的态势,如何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小麦产量和品质,就成为很多农技工作人员需要重点衡量的问题。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就需要我们结合当前小麦的种植现状,积极推广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加快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效推广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小麦病虫害的针对性防控,掌握各类病虫害的流行特征,将绿色防控技术充分应用其中,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药物残留,保证小麦能够健康生长发育,为绿色高产奠定坚实基础。本次研究从小麦高产栽培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两个方面论述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希望对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张艳 《种子科技》2023,(1):75-77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并且被广泛应用在轻工业和化工业等多种领域,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玉米种植是我国许多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运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能够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确保种植户的经济收入。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分析了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的病虫害,并提出科学的绿色防控措施,以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芹菜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效果最好的条件为:温度为0℃,保鲜剂为:乙烯吸收剂[FeSO4.7H2O+Ca(OH)2]与吸氧剂[KMnO4]配合使用,塑料包装袋最佳厚度为0.02mm,贮藏时间可达60天,保持了芹菜的原有外观和风味,其VC含量保持48%,蛋白质保持92%,硬度保持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