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地区温室茶树引种栽培生态因子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初步探索出北京地区温室茶树引种栽培生态因子调控技术,课题组从安徽省金寨县引入‘金寨1号’、‘乌牛早’、‘农抗早’、‘安吉白茶’4个茶树品种,通过调查分析茶树产地和引种试验地生态因子,总结出茶树适生条件为气候温暖、中性灌溉水、酸性土壤、土层深厚、散射光充足、多种植物共生。针对试验地生态因子现状,对比分析出课题重点是气象因子指标调控,难点是土壤因子指标调节,分别从气象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3个方面探索北京地区温室茶树引种栽培生态因子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2.
茶叶氨基酸对茶叶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成为重要的品质成份之一,其与品质的相关系数高达0.987。茶叶科学工作者对茶叶氨基酸的含量变化、生物合成以及茶园生态对氨基酸动态变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于鉴定茶树品种、茶叶品质以及探索茶园生态对茶树生理影响等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茶叶中的氨基酸总量及种类则因品种及环境条件的差别而不同,一般认为含有二十余种氨基酸,其中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四种氨基酸被认为是对茶叶品质影  相似文献   

3.
包伟华 《茶业通报》1997,19(1):15-16
无性系茶树良种具有变异小、发芽整齐、高产、优质等特点,有利于实行茶业机械化,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有利于名优茶的生产和开发。但是,如何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茶叶生产者。笔者根据池州地区茶业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涓桥茶叶实验站50亩无性系茶苗移栽的实践,结合对全区近4千亩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情况的调查,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识。一、影响因子分析无性系茶苗具有无主根、须根细弱且水平分布的特点。影响其移栽成活率的有三个因子,即:生态因子、种质因子、技术因子。1、生态因子:直接影响茶苗成活率的主要是土…  相似文献   

4.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对影响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环境因子:种植密度、机械损伤、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茶叶不同叶位生化特征、温度、光照等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环境因子对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影响。为茶叶高产、稳产以及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茶树修剪是茶叶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成为世界各产茶国家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所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每年轻修剪的茶树,芽叶壮嫩,含水量比不修剪的高约2~3%,茶多酚总量增加。当然,修剪对茶树的高产、优质作用,并非是唯一的因素,而是由多方面的因子,诸如栽培管理、施肥等等综合影响的结  相似文献   

6.
环境因子对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 ,对影响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环境因子即种植密度、机械损伤、不同茶叶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茶叶不同叶位生化特征、温度、光照等的调查研究 ,可以了解环境因子对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影响。为茶叶高产、稳产以及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无锡毫茶是江苏省无锡茶叶研究所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件条,经多年的探索而创制成功的地方名茶。无锡位于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沿湖群山环抱,四周丘陵起伏。无锡地区一年四季分明,温暖多雨、空气湿润、光照适度。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茶树生长繁茂,芽叶持嫩性强,为创造名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8.
日本1979年茶叶科学研究报告的成果有112项,都与茶叶生产发展有关,很值得参考。其中主要的如茶叶病害和茶树育种研究的成果,茶树育种主要是留种收集和适制红绿茶的品种选育。病害研究主要是研究了病原菌的形态、生理生态、分类以及病害的生态。  相似文献   

9.
1 建设生态茶园地理、生态条件东至茶树良种场座落在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池州、东至 ,位于安徽省最南端 ,远离繁华都市 ,工业污染区。气候、光照、降雨量、土壤等生态因子适于茶树生长。 1 996年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对我场农业环境质量进行了检测 ,并得出如下结论 :“该场的农业灌水、土壤、水质均未受到污染 ,属清洁和尚清洁级别 ,这表明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好 ,适宜生产和发展绿色食品”。2 生态茶园建设情况2 .1 理论思考面对新世纪茶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我场茶叶生产和建设向哪一个方面继续发展是全体职工长期以来一直…  相似文献   

10.
来稿须知     
《茶业通报》2011,(3):114-114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相似文献   

11.
王文杰 《茶业通报》2000,22(4):9-10
本文从安徽茶叶生产的实际出发 ,分析了安徽茶叶在茶树无性系良种、茶树病虫防治、茶叶市场信息及加工栽培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技术的渴求 ,并提出在上述各方面科技工作的一系列设想 ,供安徽省茶业界同仁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来稿须知     
《茶业通报》2013,(4):155-155
《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正《茶业通报》是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来稿须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  相似文献   

14.
黄跃华 《茶业通报》1998,20(3):17-19
茶树的生育,对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要求。茶叶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取决于环境条件对茶树生育的满足程度和农业技术运用。运用农业技术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改善不良的环境因素,使其更适合茶树生育的需要,或是提高茶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主要生态因子对茶树生育的影响根据茶树生育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我国茶区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我省沿江丘陵茶区属于适宜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4~11月份8个月平均气温llC以上,>10"C的年活动积温近5000"C,无霜期230天左右,全年生长期较长。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自1959年以来,…  相似文献   

15.
肯尼亚茶产业与茶树资源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肯尼亚是世界重要的茶叶生产国,非洲第一大产茶国,以生产CTC(crush, tear, curl)红茶为主,茶叶的品质位居世界前列。茶叶现已成为肯尼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DP)4%;产量的95%以上用于出口,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占26%的出口换汇收入。目前肯尼亚茶叶研究基金会收集保存了250余份茶树种质资源,已经释放了50个国家级茶树品种。茶树育种技术从传统的杂交育种,逐步向生物技术育种等新技术发展。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肯尼亚茶叶产业发展简史与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育成品种、新品种保护及良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茶业技术形成时期的唐五代茶业技术是中国古代茶产业尤其是唐五代茶产业发展的结晶。从唐五代对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认识、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技术、茶叶采摘和制造技术、茶叶贮藏和饮用技术诸方面看,这一时期的茶业技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茶业技术体系。这些技术主要体现并保存在《茶经》、《四时纂要》等有关茶业著作中,对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值得好好挖掘和继承。  相似文献   

17.
唐五代茶业技术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臣 《茶业通报》2010,(4):182-186
中国古代茶业技术形成时期的唐五代茶业技术是中国古代茶产业尤其是唐五代茶产业发展的结晶。从唐五代对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认识、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技术、茶叶采摘和制造技术、茶叶贮藏和饮用技术诸方面看,这一时期的茶业技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茶业技术体系。这些技术主要体现并保存在《茶经》、《四时纂要》等有关茶业著作中,对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值得好好挖掘和继承。  相似文献   

18.
正《茶业通报》杂志,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茶叶类刊物,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本刊旨在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刊登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及配套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勇 《茶业通报》2003,25(1):16-18
本文简析了无公害茶叶的基本概念和我国无公害茶叶发展现状,并从生态环境、园地开垦、选种定植、土壤管理、茶树营养、病虫害防治及茶叶加工、包装等方面,阐述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技术体系以及相应的保障与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陶德臣 《茶业通报》2011,(4):186-189
宋元茶业技术在唐五代茶业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步。具体表现在茶树栽培和管理、茶叶采摘和制造、茶叶贮藏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