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羊的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养殖户要积极做好管理措施,提升养殖效益。一、病原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球杆状菌,无芽孢,无荚膜,可细胞内寄生。布鲁氏菌在土壤、水中和皮毛上能存活数月,一般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如1%来苏尔液、2%福尔马林液或5%生石灰乳15分钟就可将其杀死。  相似文献   

2.
<正>布鲁氏菌感染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奶牛对布鲁氏菌最为敏感,病牛的主要临床特征就是流产或早产,流产可发生于妊娠的任何时期,但多发生于妊娠后5~8个月,并常引起子宫炎。李斯特杆菌感染李斯特杆菌能在青贮料、干草及土壤中长期存活。由李斯特杆菌导致的流产大部分发生在奶牛怀孕3个月左右,这些胎儿通常已经发生了自溶。这时胎儿所含的细菌可能成为牛群多种类型流产的最普遍的诱因,而母牛在此后会出现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又叫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引起的以流产、不育和关节炎、睾丸炎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期在我国部分地区零散发生,对牛羊养殖和人体健康会造成一定危害。1病原布鲁氏菌为球杆菌或短杆菌,抵抗力不太强,常用2.5%漂白粉,3%来苏儿,5%乳酸消毒,均可在1~2秒内杀灭病菌。2流行病学2.1易感性及传染源牛易感性较高,病牛和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妊娠母牛最危险。流产  相似文献   

4.
将GenBank上登录的流产布鲁氏菌(Br.abortus)和猪布鲁氏菌(Br.suis)外膜蛋白omp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设计了流产布鲁氏菌特异性引物对A1/A2、猪布鲁氏菌特异性引物对S1/S2,分别用引物A1/A2和S1/S2进行PCR,进而将引物A1、A2、S1、S2置于同一体系内进行复合PCR,建立了一种能区分流产布鲁氏菌和猪布鲁氏菌的复合PCR鉴别诊断方法。应用该方法从流产布鲁氏菌和猪布鲁氏菌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出了大小分别为424bp和535bp的1条特异性片段,从两种染色体基因组混合物中扩增出了大小为424bp和535bp的2条特异性片段。但对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坏死杆菌、棒状杆菌染色体基因组进行PCR扩增时均为阴性。该方法可以检测出10个菌/50阻L体系。本研究建立的复合PCR可以有效检测布鲁氏菌感染并把流产布鲁氏菌和猪布鲁氏菌区分开。  相似文献   

5.
奶牛布鲁氏菌病病原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弥补血清学和细菌学方法检测和诊断奶牛布鲁氏菌病存在的不足,根据编码牛种布鲁氏菌31KDa外膜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PCR引物,通过对影响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奶牛布鲁氏菌病病原的PCR方法。特异性检测表明,在同一反应条件下,该引物对引起奶牛布鲁氏菌病的牛种、羊种、猪种布鲁氏菌制备的模板DNA均能扩增出384bp目的基因片段,而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流产沙门氏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嗜肺巴氏杆菌制备的模板分别进行扩增均呈阴性。敏感性检测显示,最低可检出1.5pg的模板DNA。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奶牛布鲁氏菌病病原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鲁氏杆菌病可感染猪、牛、羊、犬等多种动物,其中又以羊型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性最强.近年来,随着我国羊饲养量逐年增加,养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然而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流通的频繁,疾病发生率有所提高,控制难度也随之加大,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因此加强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病原快速诊断方法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建立检测布鲁氏菌病病原巢式PCR快速诊断方法,并采用该方法进行样品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omp22基因设计巢式PCR引物,以布鲁氏菌基因组为模板,来检测布鲁氏菌病病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绿脓杆菌、李氏杆菌等常见菌群及羊基因组进行阴性对照检测,并用本方法进行血样的检测,采用RBPT检测对应的血清样本.结果及结论:结果表明对动物的常见发病菌检测为阴性,所建立布鲁氏菌病病原PCR快速诊断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用本方法对378份血样进行PCR检测,较之对应血清的RBPT检测结果,具有灵敏、特异、准确的特点,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本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引发子宫、胎膜、关节、睾丸等炎症,临床上以母牛流产和不孕、公牛睾丸炎和不育以及关节炎等为特征。1病原引起牛流产的布鲁氏菌为革氏阴性小球杆菌,  相似文献   

9.
牛布鲁氏菌病通常是由流产布氏杆菌引起的,少数由马耳他布氏杆菌引起,偶尔由猪种布氏杆菌引起。其症状主要是流产,从子宫排泄物和乳汁中排出病原微生物,本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室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试验进行确诊,也可从流产物、乳腺分泌物成从死胎所取组织中分离到布氏杆菌以确诊。本病是人畜共患病,一经发生,将给畜牧业和人类带来严重后果,因而加强对本病的防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流产布氏杆菌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龙  王兴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50-7252,7260
牛布鲁氏菌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世界流行的动物传染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范围广,经济损失严重。该病的病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能够引起怀孕母牛胎盘坏死及间质性乳腺炎,新生小牛多患有纤维素性肺炎。就流产布鲁氏菌的致病性、对吞噬细胞和非吞噬细胞的侵袭力、在胞内的生存机制及阻碍吞噬细小体-溶酶体的粘附进行综述,尤其对获得性免疫反应如何抵抗布鲁氏菌感染作了重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布鲁氏菌病也被称为是布氏杆菌病、布病,属于二类的动物疫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通常是以羊体为主要的传染源,对人和牲畜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畜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使动物和畜类的交易活动日渐频繁,实现了畜牧养殖产品的快速流通,但同时也给布鲁氏菌病提供了传播途径。为了促进畜牧养殖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因此要加强研究解决羊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旨在构建流产布鲁氏菌2308株pmm基因缺失株。PCR扩增流产布鲁氏菌2308株pmm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片段,并与枯草芽孢杆菌上SacB基因片段融合。连接至自杀载体PGEM-7Zf+,构建自杀载体PGEM-7Zf+Δpmm-SacB。电转化至流产布鲁氏菌2308株感受态细胞内,通过氨苄抗性和蔗糖敏感性筛选,获得基因缺失株2308Δpmm,对其进行PCR鉴定和稳定性检测。成功构建可稳定遗传的2308Δpmm基因缺失株,并在15代内未发生回复。在此基础上可以对2308Δpmm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甚至全群覆灭,是当前养兔业中的一个重要疾病。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过分拥挤及长途运输等不良因素,可促使该病的发生,常感染2~6个月龄的兔。该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能将其杀死。1%福尔马林、1%石炭酸、1%漂白粉、0.1%升汞等,3~5分钟即能杀死。症状: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数量、毒力以及感染途径的不同,可出现多种病理过程。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运输、交易等商贸活动日益频繁,人畜共患传染病逐渐增多,给畜牧业生产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布鲁氏杆菌病就是其中一种。一、病原布鲁氏菌病是由一类很小的细菌称为布鲁氏菌,它侵入人畜机体后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布鲁氏菌属为不活动微小革兰阴性的多形性球杆菌,无荚膜、鞭毛、芽孢及天然质粒,为需要和兼性厌氧菌。布鲁氏杆菌可分为6格生物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布氏杆菌全称为布鲁氏菌病,也称波状热,简称布病。该病症是有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均可能患有的传染病。在我国布鲁氏菌病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牲畜,尤其是牛羊猪等偶蹄兽中感染,且其传染性极强。牲畜患有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现象为关节炎症、流产甚至是不孕。人感染布鲁氏病菌多表现为多汗、乏力并伴随发招、食欲不振、关节酸痛,肌肉疼痛。严重者还会出现胸膜炎、神经炎和脑炎症状。布氏杆菌病在患病时的症状表现不算明显,但只要患病就会通过分泌物和  相似文献   

16.
羊布鲁氏菌病也叫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羊及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人也可感染发病,因此,本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本病大多呈现慢性病理过程,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以母羊流产和不孕,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近些年随着羊饲养数量的增加和运输频繁,本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本文就通过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几个方面对羊布鲁氏菌病的科学防治措施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为检测牛奶中的布鲁氏菌,通过对布鲁氏菌外膜蛋白31 k Da的一段基因进行套式PCR扩增,建立从临床奶样中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改进了奶样中布鲁氏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了套式PCR试验的反应条件,优化后的一扩PCR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56.4℃,Mg~(2+)浓度1.5 m M,rTaq酶0.2μL,引物0.3μM,d NTP浓度0.2 m M;二扩PCR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53.3℃,Mg~(2+)浓度1.5 m M,rTaq酶0.25μL,引物0.4μM,d NTP浓度0.1 m M。其敏感性为8 CFU·m L~(-1),比细菌分离试验敏感1 000倍;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隐秘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均无交叉反应;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鲁氏菌病的阳性符合率是100%,阴性符合率是86.36%。试验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可用于检测奶样中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18.
检测红谷霉素对2种供试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通过试验发现红谷霉素对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包括对细菌休眠芽孢的抑制和对芽孢萌发的抑制,在高浓度时对细菌芽孢有很明显的杀死作用;在低浓度时对处于萌发状态的芽孢有较强的杀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牛、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本文从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致病机理等几方面加以阐述,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炭疽病是一种急、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点是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此病可传染给人。病源炭疽杆菌的繁殖体抵抗力较低,在炎热气候条件下,尸体中的病菌2~3天即可死亡,一般消毒药物可将其杀死。但是,炭疽杆菌繁殖体一遇到空气及在不适于其生长的情况下,就形成具有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