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狂犬病的概述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人和动物身上都能传染,并大多数情况下是在犬和猫等动物身上产生,人类只有被患病的动物咬伤才会患上狂犬病,我国的狂犬病主要是通过犬只传播。病发原因是因为狂犬病毒破坏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唾液腺、唾液以及脊髓和脑组织中,患病源通过唾液分泌到体外,在病源的血液中也会存在,因此会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同时呼吸道也能引起感染。由于宠物数量的不断加大,导致狗狂犬病的感染几率大大增加,传染范围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已经将狂犬病列入到二类动物疫病的范围中。2.造成狗狂犬病的病原体以及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2.
狂犬病是一种具有极高死亡率的人畜共患病,报告死亡数一直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且90%左右病例由犬伤所致,几年来接连发生犬类狂犬病并咬伤多人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通过对我乡犬狂犬病的发病情况和主要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狂犬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汪传政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79-180,136
通过现场开展犬类免疫问卷调查,并随机采集血清样品,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进行犬狂犬病抗体定量检测,调查宁国市城区和农村犬狂犬病免疫密度和抗体水平。结果表明:犬狂犬病疫苗免疫率71.79%(374/521),城区犬狂犬病免疫率高于乡镇,城区犬狂犬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4.34%,达到了群体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控制狂犬病的流行,南宁市自2008年起连续5年强化犬的免疫。至2012年,犬平均免疫覆盖率为79.86%,犬群免疫抗体阳转率为86.53%,与2007年相比,人狂犬病病例下降了69.70%,发病县区下降了54.55%。结果显示,对犬持续实施大面积免疫,有效控制了人狂犬病。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人及所有温血动物均能感染,犬猫在携带和传播狂犬病毒中起主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狗的人也越来越多,使狂犬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公共卫生的重大疫病;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充分了解开展犬类整治工作的意义,了解狂犬病的危害性和高致命性,逐步形成自觉登记、自觉免疫、自觉上(换)牌、按规定圈养、栓养和放养的意识,提高文明养犬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烈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以犬类为传染源,人染疫后死亡率为100%。据报道,全球每年约有5万人死于狂犬病,我国是世界上狂犬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大约有两千人因狂犬病死亡。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放松了对犬只的管理,出现了养犬数量攀升、免疫率下降、免疫效果差的现象,犬伤人或伤人致死事件时有发生,人狂犬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属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猫犬,人感染上狂犬病后死亡率几乎达100%.农村散养犬多,狂犬病免疫意识淡薄,针对农村地区的养犬管理缺少相应法规,建议政府出台《养犬管理条例》,开展集中免疫,强化平时补免,做好流浪犬捕捉,全面做好社区及农村家犬狂犬病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温血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病变的急性、接触性、高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危害人及家畜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者几乎100%死亡.由于狂犬病病毒在犬类中传播迅速,危害性大,因此,随着城市、农村养犬数的增加,狂犬病疫情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2010,(7):36-37
我国对养犬者规定应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既对犬有益,也有利于饲养犬的人的健康。目前,国内大城市中狂犬病发病率低,主要是因为犬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功劳。而值得注意的是,狂犬病疫苗接种最好选择单苗,以确保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虞永泉  谢远 《吉林农业》2010,(8):222-222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为主要特征,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2006-2009年,宾阳县共发生22起人患狂犬病死亡个案。宾阳县在狂犬病防控工作中重人防也重犬防,犬防不到位导致人患狂犬病的,相关责任人就会受到问责。为尽职尽责做好犬防工作,避免因工作不到位而受到问责,宾阳县做了一些探讨性工作,现文章加以整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豢养宠物犬是为了调解心情、缓解压力、消除寂寞。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豢养量会逐年增加,一个家庭饲养多只犬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然而,伴随宠物犬走入千家万户,各种人犬共患病也随之而来。一、人犬共患病1.狂犬病在犬携带的众多疾病中,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狂犬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约5.5万人死于狂犬病,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卫生部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狂犬病病死数量和病死率已高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前3位。根据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使用量估计,全国(不含港澳台)每年被动物伤害的人数超过4000万。  相似文献   

12.
<正>狂犬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致死率很高的人畜共患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近年来全球每年至少有5.5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95%在亚非国家。在亚洲,98%的狂犬病由犬类引起,由猫、狐、狼、貂等其他动物引起的不足2%。中国是世界上狂犬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截至目前,我国饲养的犬只有1亿只,每年被犬猫抓伤咬伤的有4000万例并呈快速发展之势。故加强狂犬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林松 《农村新技术》2004,(10):43-43
近年来一些地区狂犬病的发病率上升,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狗,其次是猫,许多野生动物都可传播狂犬病。有时动物并没有发病,但因其带有狂犬病病毒,它咬了人也可使人患狂犬病;吃了狂犬病动物的肉可能感染狂犬病,接触带病毒的狗可能感染狂犬病,处理动物的皮毛、接触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也可能感染狂犬病。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犬、猫的饲养量快速增加,被犬、猫伤害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而年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均超过2400人以上,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一直位于我国各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的前三位。狂犬病疫情的流行不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如何有效控制狂犬病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作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采取主动干预模式能有效防制狂犬病。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就我国动物狂犬病防控工作接受了记者采访,并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狂犬病主要感染哪些动物?贾幼陵: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烈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等动物。鸡、鸭、鹅、孔雀等也可以感染狂犬病,但疾病的发展过程较慢,通常呈麻痹型。人对狂犬病也易感。由于犬与人接触密切,患狂犬…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的加大,人们对宠物的饲养量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犬、猫的饲养数量急剧增加,并且作为宠物和人类的接触也更加密切.因而使狂犬病作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也更加广泛.笔者就目前狂犬病的流行状况以及对狂犬病的有效防治措施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静  王立  郑举 《安徽农学通报》2022,(11):99-101+14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犬的养殖密度和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加强犬只管理,特别是狂犬病的防控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狂犬病为人畜共患病,致死率可达100%,必须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段阻断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途径。该文分析了动物狂犬病的危害性、流行状况及临床症状,提出了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狂犬病又叫疯狗病,是犬(猫)等动物饲养过程中常见的,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犬人数越来越多,其养犬用于看家护院、刑事侦察、边防巡逻、灾后搜救、带路、牧羊、狩猎以及当成宠物或滋补食用等,因而给狂犬病的传播带来越来越多的机会,造成的危害也有不断加重之势,得狂犬病的动物,致死率高达100%,同时对人体和养殖危害很大。目前,我国已是狂犬  相似文献   

19.
犬细小病毒、狂犬病和犬瘟热被喻为犬最具威胁性的三种疾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犬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养犬的人越来越多,犬只交易日益频繁,犬只流动性也越来越快,健康犬感染细小病毒的风险不断加大,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昌平区按照北京市制定的免疫程序,对犬实行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注射。为了解狂犬病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昌平区某犬类养殖场的59份犬血清进行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在免疫后21d时免疫抗体保护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