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包括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流通销售环节。也就是农产品的“从地头到餐桌”。要转变单纯抓生产的做法,积极向农业的产前和产后环节延伸,一直延伸到消费者的“餐桌”上,如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把农业当作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去经营,解决农产品产前的信息、种子问题,产后的加工、销售问题,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增值并顺利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应是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效益,其表现形式是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其基础是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企业化。我们要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农业产业化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 们烟台 市的农 业正处 在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因此,烟台市的农业发展要以农业现代化起步阶段论为依据,以小平同志关于农业两次飞跃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推进精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合作化为重点,加快农业的经营目标由高产向高效转变,经营领域由一产向二、三产延伸,经营方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争取用15到2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5.
目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正在逐步消解和嬗变。农业技术经济变革需求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使得从理论和模式层面构建新的农村经营体制,进而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显得十分必要。农业“统、分、营”三层经营体制的构想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和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构想的新农业经营制度中,新的“统”是政府的统筹支持,新的“分”是农户分享农业现代化进程,新的“营”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三者分别以统筹、分享、经营为核心功能,共建新的农业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成功的农业发展实践证明,农业要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型、低效益向现代化集约型、高效益转变,实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中产后各关联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我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的经营规模小,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不相适应。因而,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应以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建设,并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经营”的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农产品的加工化与品种化经营,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农业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一次变革。农业企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和载体,一头联结市场,一头联结过度分散的农户,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本文论述了农业企业的概念、特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优先发展农业企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并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笔者认为,在“十五”期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县两级政府应紧紧抓住五个关键环节来推进。  相似文献   

9.
10.
11.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农产品已由长期的严重供给不足转化为几乎全面性的供给过剩,市场这一质的变化,给从事市场经营的农民带来很多困难,要改变被动局面,关键是农业经营者要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经营理念,这些理念主要包括:联合、借力、共赢、重誉、定位、求异、创先、逆势、延伸、预急等。  相似文献   

12.
梁贤  林涛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6):1411-1415
提出行业农业企业经营和区域农业企业经营两个概念,研究了前者的可行性和后者的具体模式,分析其理论和实践意义,认为:二者创立了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新方向、整体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模式、提高农业和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新途径。提出提升农业企业经营理论和实践,在全国推进农业企业化;明确农业企业的作用,重新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反思农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现行政策,为农业企业经营提供系统的政策支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九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当成实现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跃的根本性战略措施来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效益。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化程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农产品...  相似文献   

14.
15.
16.
农业生产与消费现状由于俄罗斯政局不稳,农业生产一直不景气。1996年俄粮食产量为6930万t,1997年为8000万t。1997年其粮食产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粮食产区风调雨顺,尤其是在收割季节天气晴朗。预计,1998年收获5600万t谷物,1997年期...  相似文献   

17.
18.
1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一种开放型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是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为基础,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中,以大开放的思路总揽全局,充分发挥垦区资源优势,以战略性结构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规模经营效益型农业,对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模式有租赁制经营、股份制经营、合作制经营、倒包制经营、集体经营、产业化经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