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血清中和抗体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牛病毒性腹泻(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被感染后,会导致牛群腹泻、发热、黏膜糜烂溃疡、先天性免疫等症状。本文通过对牛病毒性腹泻流行情况、检测方法、临床类型以及预防与防控等进行论述,为我国的牛病毒性腹泻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ovine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简称牛病毒性腹泻(BVD)或牛粘膜病(BM),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感染牛引起的以发热、粘膜糜烂溃疡、白血胞减少、腹泻、咳嗽及怀孕母牛流产或产出畸形胎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1946年Olafson等首次报道病毒性腹泻病。1953年Ramsey和Chiver发现粘膜病。1961年Gillespie等研究证明,这两种病毒是有共同抗原性的同种病毒,1971年由美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检疫方法向微量、快速方向发展,微量中和试验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的检疫已日见增多,但是各国在其方法和判断标准上又各不一样,所以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我们根据西德、英国、丹麦、荷兰等国方法,经过反复比较研究,摸索出一个更适合于BVD/MD检疫的微量中和试验方法。在国内外864份样品的检疫中,该法与BVD/MD的常量中和试验相比,符合率达98.8%。因此,我们认为,该法完全可以代替常量中和试验用于BVD/MD的临床检疫。  相似文献   

6.
牛病毒性腹泻(BVD)是牛的一种多呈亚临床经过、间或呈严重致死病程的传染病,以消化道粘膜受损为其特征。该病最早于1946年由Olafson等首先发现,目前已在所有大规模养牛国家中广泛流行,尤以欧洲为甚。我国自1980年以来有关于本病的介绍,但流行情况尚未有报道。为此,我们收集了黑龙江等8个省(13个地区)28个农场、进  相似文献   

7.
8.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简称BVD/MD)是由被膜病毒科瘟疫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两种临床表现型的牛的传染病。我国某些省市已分离到了病毒。为探索本病对我省牛群的感染情况,1987年以来,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如下。一、方法1.BVD/MD微量病毒一血清中和试验:被检血清送农业部动检所,由部动检所按部  相似文献   

9.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是欧美等养牛业发达国家的一种常发病。随着养牛业的不断发展及不断引进国外品种,该病亦流入我国,为查明天津地区的流行情况,我们对全市八个区、县的奶牛及黄牛用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法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用常规中和试验试管法和微量法比较检测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血清抗体。当中和试验微量法以刻度吸管预先稀释血清并进行中和,再以微量板滴定时,其与常规试管法的符合率可由77.4%提高到94.9%。  相似文献   

11.
12.
将6只8月龄公绵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肌肉注射和滴鼻两途径,每只羊给予BVD/MDV长春184毒株第14代肾细胞培养毒澄清液20mL。结果,两种途径感染羊皆出现牛粘膜病的类似症状,并产生明显的抗体反应,中和抗体消长规律因接种途径不同而有所差异。感染羊在接种后第2周产生抗体,10~15周抗体滴度达到高峰,在1:160以上至少能持续11~17周。肌注组抗体产生较早,升高较快,持续时间短,至第27周抗体降至1:20。滴鼻组抗体升高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至第27周抗体滴度仍在1:160以上。实验还证明,BVD/MDV长春184毒株及Oregon毒株均能在MDBK、BT及牛睾丸细胞上繁殖,并有明显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血清中牛病毒性腹病(BDV-MD)病毒抗体的双抗体夹心阻断ELISA,并用其检测了长春地区293头奶和262头黄牛的血清。结果,奶牛的阳性率为54.9%,黄牛的阳性率43.5%。本文法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抗体方法。可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又称牛病毒性腹泻、牛粘膜病。本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一粘膜病病毒引起的牛的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厌食、腹泻、脱水、体重减轻,粘膜发炎、糜烂和坏死,以及流产胎儿发育异常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Svanova公司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抗体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采自新疆10个不同地区的875份牛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抗体检测,共检出抗体阳性血清759份,最高阳性率为100%,最低为55.0%,平均为86.7%.检测结果表明该病已在新疆普遍存在,感染没有明确的地域分布规律.根据ELISA检测结果,从...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DV-MD)病毒抗体的双抗体夹心阻断ELISA,并用其检测了长春地区293头奶牛和262头黄牛的血清.结果,奶牛的阳性率为54.9%.黄牛的阳住率为43.5%.本方法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抗体方法,可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血清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和海晏县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我们于2010年3月至5月对大通种牛场和海晏地区的252份牦牛血清样品,其中海晏县141份,大通种牛场111份,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大通种牛场牦牛群中阳性26份,阳性率为23.42%(26/111),可疑9份,可疑率8.11%(9/111);海晏县阳性28份,阳性率为19.86%(28/141),可疑15份,可疑率为10.64%(15/141),其中金滩村、托勒村和德州村牦牛群中阳性分别为12份、11份和5份,阳性率分别为22.36%(12/41)、22.00%(11/50)和10.00%(5/50),可疑分别为9份、5份和1份,可疑率分别为21.95%(9/41)、10.00%(5/50)和2.00%(2/50)。  相似文献   

18.
1990年5月,棋盘农场的85头奶牛突然发生以腹泻为主症的疾病,同时有口、鼻及消化道粘膜发炎、糜烂或溃疡等病变,其发病率为137头存栏牛的62.1%。该场饲养的115只绵羊由于常与牛群接触,有43只亦感染而发病。经3~4天,死亡1头奶牛和5只绵羊。同期,郭仁进等3个养牛专业户的11头奶牛也发生同样疾病。12头妊娠奶牛中2头发生流产,经布病血清学检查,呈阴性反应。病初,用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后经会诊,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综合分析,疑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遂  相似文献   

19.
20.
牛病毒性腹泻一粘膜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牛病毒性腹泻一粘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简称牛病毒性腹泻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一粘膜病病毒(BVD—MDV)感染牛引起的一种复杂、呈多临床类型的疾病。该病是以发热、粘膜糜烂溃疡、白细胞减少、腹泻、免疫耐受与持续感染、免疫抑制、先天性缺陷、咳嗽、怀孕母牛流产、产死胎或畸形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