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目的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对收集来自国内的14个茯苓当家栽培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然后选择其中亲缘关系较远的8个茯苓菌株进行了结苓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松蔸标准化栽培的茯苓优良菌株。栽培结果表明,与其它菌株相比"川杰1号-A5"茯苓品种结苓早,产量高,平均单蔸产量可达16.47 kg(一蔸直径25cm~30 cm),且结苓范围均在1 m内,极大地降低了松蔸种苓的劳动强度,适宜茯苓的松蔸栽培,是一个茯苓松蔸标准化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松蔸栽培茯苓,方法简单,技术易掌握,产量较高,一蔸直径20厘米的松蔸可收茯苓2—5公斤,因此用松树蔸栽培茯苓者日渐增多,现根据笔者的实践和当地苓农的经验,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择松蔸和栽培场地:松蔸是茯苓生长和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充足的松蔸才能产生大菌核。所以应选择蔸体粗大(直径20厘米以上)、砍伐不久(3个月内)、未腐烂无虫蛀和根皮完整的松树蔸。松蔸所处的土壤必须酸性、疏松,地势缓坡不积水,阳光照射充足,于接种前1—3个月清除松蔸2米以内的野草,灌木、树根和杂物。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6,(5)
正茯苓是不可缺少的中药材之一,人们对茯苓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为保护有限森林资源,笔者利用被砍伐的松树蔸在原地栽培茯苓,替代传统段木栽培茯苓,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笔者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介绍如下。选择采用适宜在松树蔸原地栽培茯苓的茯苓品种有P_0团结一号,该品种具有不须断树根,不须把树蔸挖出,不跑苓,接种点结苓,最宽不超出1m范围,结长茯苓特性。  相似文献   

4.
魏新雨 《食用菌》2011,(5):49-50
茯苓,是一种极常用的名贵中药材,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茯苓价格涨幅较大,种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以一蔸直径30cm的松树蔸栽培茯苓为例,一年可产鲜茯苓20kg,以现行市场价格8元/kg计算,可收入160多元,减去成本20元,每蔸可获利140元,效益非常可观。苓农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山上种蔸苓,恰似挖白银"。  相似文献   

5.
茯苓的栽培方法很多,但以松树蔸就地栽培茯苓的方法最为简单,产量也较高,经济效益显著。如本县每年砍伐松木中,有直径20cm 以上的松蔸30万个左右,农户用其种植茯苓,1988年全县产茯苓3万多公斤,收入达240万元,平均每个松蔸可获纯利8元。同年出口茯苓7000多公斤,创汇15万元,并为国家节省木材1.2万立方米,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松树蔸的选择与处理选择当年或前年砍伐、直径12厘米以上的松树蔸,树蔸要不腐烂、无虫蛀和杂菌污染、根皮未脱落。场地要背风向阳、无积  相似文献   

6.
解析了松树蔸栽培茯苓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为接种蔸数量,接种成活率,单蔸茯苓产量;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茯苓品种的种性和栽培管理技术。依据决定性因素提出提高茯苓产量与品质的3项具体技术措施:选好茯苓菌种和松树蔸,从7个方面提高接种成活率,做好8项高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川杰1号”茯苓优质菌株,具备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特点。多年来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不断研究与之相配套的松树蔸栽培茯芩新技术。从选兜、定场、择期、清场、接种、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阐述了松树蔸栽培"川杰1号"茯苓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巫仁高 《食用菌》2004,26(1):39-40
利用松木砍伐后遗留在山场的松树蔸栽培茯苓,变废为宝,选用特定品种,无须断根处理,栽培工艺简便,成本低,产量高,直径18~20cm树蔸单产7.5kg/蔸以上,产值13元/蔸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分离茯苓母种,一般是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两种。但在生产茯苓的山区,琼脂、蛋白胨往往难以买到。为此,我们就地取材,用松木屑作茯苓母种培养基。通过两年的实践表明,效果良好,现简介如下。 (一)种苓来源:用作分离材料的茯苓,是于1985年3月从苓场采挖的,重约5斤。此苓系1984年用鲜茯苓作肉引下窖栽培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套膜法栽培茯苓(Poria cocos),以结苓时间和单窖茯苓重量为考核指标,探讨套膜厚度、覆土厚度和段木摆放角度等因素对茯苓结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薄膜厚度、覆土厚度及段木摆放角度分别为0.05mm、10cm和20°;该条件下,结苓时间为(28.72±0.26)d,单窖平均苓重为(2.46±0.35)kg。  相似文献   

11.
为了多产茯苓,少用段木,我们近年进行了利用松木屑栽培茯苓的试验,每100斤干松木屑可产鲜苓40-60斤。现把试验方法介绍于下: 一、母种母种从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用马铃薯培养基扩大一次。二、原种制备于松屑100斤,麸皮35斤,糖1.2斤,石膏1.2斤,把松木屑与麸皮、石膏混和拌匀,把糖溶于水中,然后与木屑混合料拌湿至手握料有水滴现为准。装瓶灭菌,接种后于27-30℃温度下培养。制栽培种材料及方法同原种。  相似文献   

12.
种高产茯苓选购良种有“四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新雨  温宝秀 《食用菌》2009,31(3):39-40
常言道:“好种结大苓,种好一半收”。优良纯化的菌种,是茯苓栽培成功的根本保证,其直接影响茯苓的产品质量及栽培产量,继而影响栽培者的经济效益。要使茯苓获得高产稳产,收到好的经济效益,首先要有好的菌种。笔者根据多年实践,认为必须掌握如下四点,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周玲 《食用菌》2002,24(1):41-41
茯苓 ,又称川苓、安苓、闽苓、松薯、松苓、玉苓、白苓、更盆、玉灵、松茯苓、松柏芋、不死曲、松木薯、万灵精等 ,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干燥菌核。主产于吉林、辽宁、云南、贵州、安徽、福建等省市。现已可人工栽培。鲜品、干品均可入肴入药食用。1 茯苓的营养药用价值茯苓在中国自古作为食品当药材。《神农本草经》将其收载 ,列为“上品”。茯苓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质 1.2 g,脂肪 0 .5 g、碳水化合物 80 .9g、纤维素 1.7g、VE4.2 7m g、锌 1.0 1m g、硒 12 .6μg。并含 β茯苓聚糖、茯苓酸、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呤、卵磷脂、蛋白酶以…  相似文献   

14.
魏新雨 《食用菌》2010,32(5):60-60,78
当前药材市场商品茯苓价高俏销,种松树蔸茯苓效益可观。最近更有大量读者希望发展茯苓项目,并纷纷来信来电提出了很多问题,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生产实践,就种松树蔸茯苓备料技术作一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这是笔者近年试验的结果,并得到推广应用。用此法栽培茯苓,投资少,操作和管理方便。一般一只20cm的树蔸,下种一瓶可收干苓10kg以上。现简介如下: (一)栽培季节 与其他栽培方法相同,一般在4~10月栽培,不适宜在多雨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16.
茯苓嫁接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苓嫁接是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选择适期,将一块鲜苓,涂上牛奶液贴到用纯菌丝引接种的,并已发好菌的松段木上。其技术要点如下:1掌握嫁接适期松段木栽培茯苓通过备料、选场、挖穴、菌种制备。当气温稳定在18℃时便可下窖接种,每窖用料10kg,纯菌丝引1瓶(袋)。段木长60cm,后约25天,接种段木  相似文献   

17.
茯苓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菌,在我国分布很广,近年来人工栽培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因我县一些苓农未掌握关键栽培技术,单纯凭经验栽培,致使产量不稳,甚至大片产区绝收。为此将我县及邻县海拔700~1200m的半高山地区推广的茯苓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段木准备 马尾松、黄山松、赤松等均可栽培茯苓。选用15~20年生,直径12~14cm的中龄树为宜。初冬进九砍树,即农历十冬腊月。砍树后及时剔枝,一般截成1.3~1.5m长的段,下料时再锯成65~75cm长段,以保持断面新鲜,并“去皮留筋”,即每相隔3cm纵向削去一道树皮,深0.5~0.8cm,以见木质为度。节疤要削平,截段时应错开节疤。将已去皮留筋的段木在通  相似文献   

18.
茯苓的科学采收贮存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新雨 《食用菌》2009,31(4):69-70
收获与加工,是茯苓生产的最后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即关系到苓农的收入利益,又关系到茯苓的药用价值,是实现茯苓最终价值和苓农最终利益的关键环节。把好这两关,科学、精心地搞好收获与贮存保鲜和加工,可大幅减少损耗,提高茯苓药效,增加苓农收入。为此,学习掌握茯苓加工技术,十分重要和必要。笔者从事茯苓生产加工二十余年,现将积累的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茯苓的栽培方法多种多样,但以松树兜就地栽培获苓的方法最为简单,又能充分利用资源,产量也较高。如尤溪县每年砍伐松木中,有直径20厘米以上的松兜30多万个,农户利用其种植茯苓,1988年全县产茯苓3万多公斤,收入达240万多元(平均每个松树兜可获纯利8元)。同年出口茯苓七千多公斤,创汇16万多元,并为国家节省木材1.2万立方米。因此,是十分值得重视和推广的技术。现将尤溪县种植茯苓经验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地点的选择:选择当年或前  相似文献   

20.
国人对茯苓的认识和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进行人工栽培试验,但一直采用“肉引根种法”,即使用新鲜的茯苓菌核作种进行栽培,因种苓用量大,成活率不高,产量不稳定,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