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灰树花菌丝体发酵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清华 《食用菌》2001,23(5):4-5
本文报道了灰树花菌丝体的深层发酵及有效成分提取和分析.分别从菌丝体及发酵清液中提取得到了灰树花多糖和胞外多糖,同时还测定了菌丝体成分灰树花多糖7.82%,蛋白质21.7%,总糖57.2%,灰分6.05%,其中菌丝体灰树花多糖及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2.
<正>蛹虫草Codyceps militaris(L.)Link,又称北冬虫夏草,是虫草的模式菌种。蛹虫草的功效成分和药效,与野生冬虫夏草相似[1,2],可以作为野生冬虫夏草的有效替代品。蛹虫草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感染等多种药理活性。虫草多糖是一类高分子复合物,为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虫草中含量最高的药理活性物质[3]。虫草多糖主要存在于菌丝体中,研究提高菌丝体中多糖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转色优质蛹虫草菌丝体及糯米为主要原料,按照单因子对照原则,参考一般甜米酒制作方法,以虫草素含量、虫草酸含量、总糖含量、氨基酸含量、酒精度、乙酸乙酯含量、总酸含量、感官评价等为主要指标,比较和优化了优质蛹虫草甜米酒的发酵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结果表明:蛹虫草与糯米最佳质量比为6∶80,最佳甜酒曲浓度为1.5%,最佳发酵时间为28h,最佳发酵温度为30℃,最佳终止发酵方法为微波灭菌法;对最佳发酵条件生产蛹虫草甜米酒的口感、风味及营养保健成分等进行感官评价及常规理化分析表明,该蛹虫草甜米酒在充分保留传统甜米酒风味的同时,营养及保健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灰树花深层发酵及菌丝体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灰树花菌丝体的深层发酵及有效成分提取和分析。分别从菌丝体及发酵清液中提取得到了灰树花多糖和胞外多糖 ,同时还测定了菌丝体成分 :灰树花多糖 7 82 % ,蛋白质 2 1 7% ,总糖 5 7 2 % ,灰分6 0 5 % ,其中菌丝体灰树花多糖及总糖含量明显多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5.
以蛹虫草为试材,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锌,利用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测定菌丝体和子实体锌含量,蒽酮-硫酸法和DNS法测定子实体多糖和还原糖含量,探究了锌对蛹虫草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富锌蛹虫草培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锌对蛹虫草菌丝体、子实体均有一定的影响,适量浓度促进生长,过高则抑制生长,最适合蛹虫草生长的培养基锌浓度为678 mg·kg-1,该浓度下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良好无退化现象,干质量出现最大值为3.56 g,多糖含量为7.32%,锌富集率达6.45%。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菌丝体循环富硒法的建立及其硒多糖抑癌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富硒蛹虫草菌丝体循环富硒作用及该法获取的硒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采用循环富硒法获得蛹虫草富硒菌丝体并制备硒多糖,经硒定量和多糖含量测定后采用MTT.法检测硒多糖与正常蛹虫草多糖(12.5、25、50、100、200μg/mL)作用Hela细胞72 h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循环富硒法可有效促进蛹虫草菌丝体对硒的富集,硒含量为680.2μg/g,多糖含量为47.4%;硒多糖与正常蛹虫草多糖(100μg/mL)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1.87%和77.98%.其IC50分别为18.5μg/mL和48.5μg/mL.循环富硒法可有效制备富硒蛹虫草菌丝体和硒多糖,循环富硒法获取的硒多糖能有效的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硒和钙对蛹虫草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氯化钙,用液体振荡培养法培养蛹虫草菌丝体,用HPLC法测定虫草素与腺苷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用高碘酸钠比色法测定虫草酸含量.以研究2种微量元素对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腺苷、多糖和虫草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硒或钙,可显著提高蛹虫活性物质含量.添加15 mg/L亚硒酸钠,虫草素和虫草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9.0%和34.9%;添加16 mg/L氯化钙,虫草素含量比对照提高24.05%.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鲜蛹虫草和干蛹虫草抗氧化活性差异,分别对鲜蛹虫草和干蛹虫草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Trolox等效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对其主要活性物质多糖、腺苷、虫草素、总酚、总黄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鲜蛹虫草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高于干蛹虫草;鲜蛹虫草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分别为1.35 mg·g~(-1)和6.71 mg·g~(-1),与干蛹虫草相比差异不显著。鲜蛹虫草中多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7.4 mg·g~(-1)、87.56 mg·g~(-1)和182.24mg·g~(-1),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为50 265.5 U,均高于其干品。Trolox等效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鲜蛹虫草中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酚和总黄酮均高于其干品。因此鲜蛹虫草较干品具有更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20,(5)
为评估人工培养的桑黄菌丝体和蛹虫草子实体的保健及药用价值。测定桑黄菌丝体和蛹虫草子实体CO_2超临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黄酮、三萜的含量。其中,用H_2O_2/Fe体系法测定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用DPPH法测定清除稳定自由基能力,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黄酮和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较强,2.72 mg/mL的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清除率为69.17%,1.88 mg/mL的桑黄菌丝体萃取物的清除率为29.85%。桑黄菌丝体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强,0.059 mg/mL的桑黄菌丝体萃取物的清除率为24.45%,而0.680 mg/mL的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的清除率为21.67%。桑黄菌丝体和蛹虫草子实体的CO_2超临界萃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4.67%、4.08%,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34.89%、19.25%。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来自于云南和辽宁8个不同居群的蛹虫草进行菌种分离,共获得72株蛹草拟青霉菌株,对其在人工栽培条件下菌丝体的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野生蛹虫草及冬虫夏草的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含量为对比,比较其差异性。分析和统计表明:云南蛹虫草居群菌丝体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平均含量,普遍高于我国东北蛹虫草居群菌丝体的;云南嵩明居群菌丝体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平均含量最高,与其他居群菌丝体相比差异显著,其中云南嵩明居群cmilSM5号菌株菌丝体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含量在所有菌株菌丝体中最高,与其他菌株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方华舟  肖习明 《北方园艺》2017,(24):170-177
以优质蛹虫草菌株为试材,分别以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比较不同阶段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各蛹虫草试验组在蛋白质、多糖、虫草素、虫草酸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及特点,探索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光照强度及规律。结果表明:蛹虫草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阶段的光照强度分别约为0~10、500~200、200~500、300~500lx时,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说明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合成和积累可产生明显影响,以各阶段相应适宜光照强度对蛹虫草进行栽培是保证和提高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和比较红白两种颜色藜麦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本文采用红、白两色藜麦为原料,采用直接干燥法、高温灼烧法、索氏提取法及凯氏定氮法四种方法分别检测两种藜麦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白色藜麦的水分含量在7.52%~8.33%之间,灰分含量在2.38%~2.47%之间,脂肪含量在3.71%~3.8...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来源蛹虫草样品中的9种核苷类成分,包括尿嘧啶、尿苷、肌苷、鸟苷、腺嘌呤、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虫草素,使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19.0)和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软件,分析不同来源蛹虫草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蛹虫草9种核苷类成分总含量在4 488.36μg·g~(-1)~10 294.16μg·g~(-1),平均值为8 115.06μg·g~(-1),变异系数为15.33%;蛹虫草中9种核苷类成分含量高低依次为腺苷、鸟苷、尿苷、虫草素、肌苷、腺嘌呤、尿嘧啶、 2’-脱氧腺苷、胸苷,其中,腺苷、鸟苷、尿苷和虫草素是蛹虫草中主要的核苷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蛹虫草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地理相关性。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显示, 30个样品间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69~0.99,表明不同来源蛹虫草核苷类成分相似度较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优质蛹虫草菌株为试材,分别以12、16、20、24、28℃5种不同温度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比较不同温度处理后蛹虫草蛋白质、多糖、虫草素、虫草酸含量等的变化,探索不同温度处理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蛹虫草发菌、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主要生长阶段的培养温度分别为约20、24、24、16℃时,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相对较高;栽培实际以约16~20、20~24、20~24、16~20℃为宜。说明实行变温管理是提高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及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建平  张铁  曾文波 《北方园艺》2019,(22):134-142
以蛹虫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储存时间对新鲜蛹虫草中多糖、虫草酸、总黄酮及7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递增,蛹虫草颜色由橙黄色变为暗黄色,最终变为黑色;气味由菌香味变为腐烂臭味;储存时间对新鲜蛹虫草中化学成分含量影响明显,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为多糖含量先下降后升高,而总黄酮含量则是先升高后降低,虫草酸含量变化为逐步下降;尿嘧啶和腺嘌呤含量逐渐升高,与之相反,腺苷、虫草素和鸟苷含量则是逐渐降低,尿苷和肌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三次曲线方程可用于描述新鲜蛹虫草中化学成分含量与储存时间的变化关系。多糖、虫草酸、尿嘧啶、腺嘌呤、腺苷和虫草素等指标,可用于新鲜蛹虫草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方华舟  李先良 《北方园艺》2016,(21):150-154
以大米为主要栽培基质,以常见的碳源氮源进行单因素试验,探索了不同碳源氮源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葡萄糖等寡糖类碳源及蛋白胨、蚕蛹粉等蛋白类氮源促进合成蛋白质、虫草素作用显著,葡萄糖、蛋白胨能力最强;柠檬酸铵、蛋白胨及果糖、蔗糖、葡萄糖促进虫草多糖合成,且柠檬酸铵作用显著;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及柠檬酸铵、硝酸铵、蚕蛹粉等促进虫草酸合成,且柠檬酸铵、可溶性淀粉作用显著。以葡萄糖等寡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或蚕蛹粉、柠檬酸铵等配方组合,可有效提高蛹虫草主要物质合成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人工培养料高产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波  韦会平  胡开治 《食用菌》2004,26(5):36-37
蛹虫草(Crdycep militaris)又称北虫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含量分别为26%和28%)、低脂肪(2.9%)、约18种氨基酸,以及虫草酸、虫草菌素、虫草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特殊物质,不但满足人们高蛋白、低脂肪的现代生活营养需求,还可提供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有一定作用,近  相似文献   

18.
以人参须(Panax ginseng)为基质,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为菌株进行固态发酵获得发酵人参须。多糖、蛋白和总皂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发酵人参须的多糖、蛋白质、总皂苷含量均高于发酵前。利用超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产物腺苷、虫草素、人参皂苷单体的含量,结果表明:发酵人参须中虫草素含量高,达4.14mg/g,远高于蛹虫草子实体和出草后基质,发酵人参须中有4种皂苷单体(Rb2、Rb3、Rc和Rd)含量高于发酵前人参须,除含有发酵前基质的5种人参皂苷(Rb1、Rb2、Rb3、Rc和Rd)外还含有稀有皂苷F2和Rg3。  相似文献   

19.
以3种大宗野生牛肝菌(黑牛肝菌、黄牛肝菌、红乳牛肝菌)和3种大宗人工栽培食用菌(杏鲍菇、猴头菇、灵芝)为原料,对其基础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总糖、膳食纤维、氨基酸.结果表明,所选6种食用菌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等特点,所选野生牛肝菌与栽培食用菌在基础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20.
以提高蛹虫草子实体产量、活性物质含量为研究目的。以小麦为基本培养基固体培养蛹虫草子实体,采用单因素、二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和菌种对蛹虫草实体产量、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产量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每瓶添加1 g蚕蛹粉、营养液中白砂糖浓度为20 g·L~(-1)的培养基培养子实体产量最高;但不同水平的蚕蛹粉、黄豆粉对子实体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二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营养液中白砂糖浓度为20 g·L~(-1),蚕蛹粉添加量为2 g·瓶~(-1)时,子实体产量最高;碳源、氮源及碳源和氮源的互作对蛹虫草的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活性物质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营养液中蔗糖浓度为10 g·L~(-1)时腺苷和虫草素含量最高;每瓶培养基中添加1 g土豆粉时,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与其他营养添加物质有显著差异;不同菌种对产量和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