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于2009年进行了30%毒死蜱。抑食肼WP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00g/667m^2的杀虫效果、保叶效果分别为93.19%、87.92%,比40%毒死蜱EC100g/667m^2的效果分别高7,12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处理80g/667m^2的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均不如40%毒死蜱EC100g/667m。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智兵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195-196
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48%新一佳(毒死蜱)EC100mL防治纵卷叶螟,在同样剂量下加上助剂百湿露10mL或助剂break—Thin Vibrant 15mL,杀虫与保叶效果均极显著上升。在新一佳减少1/3的剂量下加上助剂百湿露10mL.药后7d、14d的杀虫和保叶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用新一佳100mL处理的防效。在新一佳减少1/3的剂量下加上助剂break-Thru Vibrant 15mL,药后7d、14d均表现较好的防效,显著高于单用新一佳100mL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药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稻飞虱的新药剂,设厉灵+力轰、赛卡+吡虫啉、飞电、毒死蜱4个用药处理,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处理,在稻飞虱大发生时期进行喷雾防治,结果表明:厉灵40g/667m^2+力轰40g/667m^2和赛卡50mL/667m^2+吡虫啉10g/667m^2两个处理不仅速效性好,药后1d防效均在83%以上,而且持效久,药后7d防效仍保持在87%以上;飞电20g/667m^2处理速效性较差,但药后7d防效达94%以上,生产应用中应与速效性好的杀虫剂混配使用;毒死蜱100ml/667m^2处理对稻飞虱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4.
利用40%二甲戊·己EC135~175ml/667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防除马铃薯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效果。药后45d对杂草鲜重防效达85.6%-93.5%,各处理优于对照药剂50%乙草胺EC150ml/667m^2处理防效.但各处理均不如对照药剂33%施田补EC225ml/667m^2处理防效。田间最佳推荐用药量以175ml/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9%辛硫·氟虫腈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等优点,药后3—7d,29%辛硫·氟虫腈乳油100—12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为79.09%-86、78%,优于对照药剂辛硫磷处理,与对照药剂氟虫腈的防治效果相当;药后14d,29%辛硫·氟虫腈乳油100—12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73.93%-82.35%,与氟虫腈的效果相近,明显好于对照药剂辛硫磷、毒死蜱。因此,29%辛硫·氟虫腈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推荐剂量为100~120ml/667m^2,大发生年份可适当加大施药量,防治适期宜掌握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50kg/667m^2,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  相似文献   

6.
甲维盐与毒死蜱复配,测定其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复配剂共毒系数为206.65,增效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为,20%甲维·毒死蜱可湿性粉剂药后1d防效即达80%,80~100g/667m。用量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效果为88.6%~94.3%,保叶效果为81.9%,对水稻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氰氟虫腙·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虫腙·毒死蜱36%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药后8d氰氟虫腙·毒死蜱36%悬浮剂每667 m2用量100 mL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分别为87.1%和88.3%,与对照药剂毒死蜱40%乳油80 mL及氰氟虫腙24%悬浮剂40 mL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分别为前者84.6%和85.9%、后者89.3%和90.2%)相当,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几种药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 10 ml/667 m2、40%毒死蜱EC 60 ml/667 m2+80%氟虫腈WG 2 g/667 m2 40%毒死蜱EC 100 ml/667 m2、40%P~磷EC 120 ml/667 rn2、40%甲维盐·毒死蜱EC 40 ml/667 m2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好,保叶效果显著,可在水稻大面积生产中推广应用;40%辛硫磷EC 150ml/667 m2、5%甲维盐WDG 8 g/667m2处理对其速效性好,但持效期较短,不宜单用;其它处理防效稍差,但持效性较好,仅在稻纵卷叶螟轻发或中等发生时使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表明,25%毒死蜱.三唑磷乳油80mL/667 m^2防效分别为75.82%;100mL/667m^2,85.53%;120mL/667m^2,87.43%;480g/L毒死蜱60mL/667 m^2,防效为79.02%,20%三唑磷EC120mL/667 m^2,防效为74.91%。分析结果显示25%毒死蜱.三唑磷防治水稻二化螟与对照药剂480g/L毒死蜱、20%三唑磷EC无显著性差异。25%毒死蜱.三唑磷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较好药剂,其防效较高,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氰氟虫腙SC用4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优异,药后14d保叶效果为94.9%,杀虫效果为95.4%,药效期适中。约14d以上,对作物安全,比对照药刺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用18g/667m^2的防效提高4~5个百分点,与对照药剂5%氯虫苯甲酰胺SC用40mL/667m^2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
40%二甲戊·乙EC防除马铃薯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40%二甲戊·己EC135~175ml/667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防除马铃薯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效果。药后45d对杂草鲜重防效达85.6%-93.5%,各处理优于对照药剂50%乙草胺EC150ml/667m^2处理防效.但各处理均不如对照药剂33%施田补EC225ml/667m^2处理防效。田间最佳推荐用药量以175ml/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效随用药量加大而上升,其中每667 m2用药量20 mL的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分别为84.4%和91.4%,与对比药剂40%毒死蜱乳剂100 mL、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剂10 mL的药效相当,且安全性较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3种新杀虫剂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2009年进行了3种新药(18 g/L透皮阿维菌素EC、20%甲维.毒死蜱WP、30%毒死蜱.抑食肼WP)防治第3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8 g/L透皮阿维菌素EC防效突出,80 mL/667m2、100 mL/667 m2处理的杀虫效果均在98.3%以上,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20%甲维.毒死蜱WP防效较好,100 g/667m2的杀虫效果达94.5%,可推广使用;30%毒死蜱.抑食肼WP防效一般,在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发生的情况下只能作为示范运用,且用量不能低于100 g/667m2。3种药剂对水稻生长、发育均安全。  相似文献   

14.
白粉病是西葫芦重要的病害之一,为明确醚菌酯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笔者进行了50%醚菌酯DF防治西葫芦白粉病的比较试验。试验表明,50%醚菌酯DF对西葫芦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每667m^2使用商品量15g、30g经处理2次后10d对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85.02%、81.14%,其防效均优于25%丙环唑EC20g/667m^2、15%三唑酮WP100g/667m^2.20%粉锈威100g/667m^2的防效。醚菌酯是对有益生物低毒、对环境安全的新型仿生杀菌剂,值得推广应用,推荐使用剂量为15-30g/667m^2。  相似文献   

15.
25%富力库EWl5ml、20ml/667m^2破口前3d及第一次施药后6d施药两次,对稻粒黑粉病的防效达80.24%、87.92%,比三唑酮EC100ml/667m^2的防效分别高34.27与42.12个百分点;并可提高产量,与对照相比,每667m^2可增产13.0kg及14.2kg。  相似文献   

16.
甲维盐WG防治二代稻纵卷叶螟见效快、效果明显,适期用药1次,其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可达80%左右,明显优于丙溴磷、新一佳等常规药剂。其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为每667 m^2用12-16g,最佳用药适期为幼虫1-2龄高峰期用药,其杀虫和保叶效果最为明显;高龄期用药量为每667 m^2 40g,高质量用药1次,对纵卷叶螟高龄幼虫的防效可达90%以上,保叶效果可达85%左右,显著优于常规药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氮钾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氮20kg/667m^2条件下,施K2O 30 kg/667m^2与不施钾处理相比,番茄产量可提高1555~2015kg/667m^2,增幅达60.6%~100%。同时,施钾还能改善品质,维生素C含量增加3.6mg/100g,水溶性糖含量增加0.65个百分点,含酸量降低17.6%。在当前生产水平及栽培技术条件下,江苏洪泽地区番茄适宜施氮量为25kg/667m^2左右,适宜施钾量为25~30kg/667m^2。  相似文献   

18.
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100g/667m^2、125g/667m^2、150g/667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1.05%-95.76%,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使用剂量为125—150g/667m^2。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24%克草胺·苄嘧磺隆WP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效及其适用剂量,设置40~100g/667m^24个剂量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用药量50g、60g、100g3个处理,药后30d对稗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4.67%以上;对总杂草的株防效都在84.91%以上,鲜重防效都在87.67%以上。生产上推荐使用剂量为每667m^250g。  相似文献   

20.
用40%辛硫磷乳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选择的作物为十字花科蔬菜—甘蓝,品种为中甘11号;使用三个不同剂量,分别为75g/667m^2、100g/667m^2和150g/667m^2;对照药剂为20%乐斯本乳油90g/667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四个重复。试验结论:使用40%辛硫磷乳油防治甘蓝菜青虫的最佳使用剂量为150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