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实施,但其基础和前提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做出正确评价。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可持续发展及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并对此做了分析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区域森林资源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森林资源健康评价是在林业可持续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根据区域森林资源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在深入理解森林资源健康评价内涵、特点的基础上,遵照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从森林资源特征、灾害、社会、科技等方面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专家打分)法、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探讨并构建森林资源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一种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评价体系的构思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有效地评估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在综合目前有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各国际公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参考现有的一些资料.提出了评价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三大体系模块:社会指标体系模块、生态环境指标模块和经济指标体系模块.设想分别对各体系中的单项指标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训练,然后由网络输出三大体系各评价指标的结果,其值用红、绿、蓝三原色取值范围(0~255)中的整值来表达;用红、绿、蓝三维立体坐标形成三大体系指标值的立方体图,得到其体积,用该体积来表示当前研究对象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把RGB图转化为HSB图,通过数据在HSB饼图中的落点靠近中心点的距离来表达综合可持续经营水平状况的均衡性.另外,还引入了评价风险机制来引出区域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算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5个子系统、33个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各子系统和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各子系统及农业综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各指标发展状况分析出安徽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综合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中偏重经济价值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森林资源3种效益价值综合评估的方法,并指出森林资源资产综合评估的基本思路.,在结合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之上,给出了综合评估的评估模型,提出了各效益价值权重确定的方法,构建了森林资源资产各效益评价的方法集,阐明了综合评估方法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6.
田强  王文 《农民致富之友》2013,(24):100-100
森林资源对环境和经济都有相当重要影响。本文在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和对策。而可持续发展已经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取得了初步发展,贯穿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然而面对森林资源现在非常严肃的形式,我国就要求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的细想全面输入到我国森林资源建设的每一个方面,努力和加快建设一套符合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体系,最终实现我国森林资源建设和国家林业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区森林资源存储量比较大,但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要在开发新疆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保证地区生态环 境,必须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以及开发做综合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方案。文章对相应的 内容做分析与讨论,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兰天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52-12453
构建了由社会指标、农业经济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4个部分构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单人参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义离差最小的多人参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研究,对某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社会指标和农业经济指标的评价得分较高,资源指标一般,而环境指标的评价结果不是很理想,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为0.665 5,评价结果为"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林流转试点的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市场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需求的多样化,导致原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和执业体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渐突现出来。基于此,本文以《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题,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期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描述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根据我国国情与林情。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把我国森林资源作为一个大系统,提出了兼顾森林资源系统多种效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可持续发展描述指标体系和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重点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描述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将指标体系又划分为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森林资源情况以及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3个方面提出伊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平均法对伊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其可持续经营的制约性因素。结果表明:伊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指数为0.892,说明伊春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状况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从社会、生态、经济3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发现,社会可持续性指数最高(0.981),生态可持续性指数为0.905,2个子系统均处于完全可持续发展状态;经济可持续性指数为0.808,略低于其他2个子系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目前影响伊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问题包括: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较低;树种的组成比较单一,尤其是人工林中大部分是人工纯林;森林龄级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是幼中龄林,成过熟林面积蓄积都偏少;森林质量低;林地生产力退化;旅游收入偏低,与伊春林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对称;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2.
资源调查与监测是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立非木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预警机制是资源监测最有效手段和方法。利用MapObjects 2.2和ASA 7.0开发出非木材森林资源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了非木材森林资源数据库建立,产量、质量等的相关监测指标和预警指标、预警模型,能实现监测数据的输入、存储、显示、查询、分析,以及发布预警信号和提供辅助决策等功能。系统除了能对非木材森林资源状态进行的测定、观察、记载、分析和评价外,还能揭示区域资源演变轨迹和变化趋势,满足国家对资源评价的需要,为合理管理非木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评价,应用农业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理论,将Delphi与AHP法相结合,构建了包括3层、18个指标的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隶属度为0.457 6,可持续隶属度最高的城市是沈阳,为0.742 3。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14.
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研建森林经营单位级的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也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前沿课题.该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核心——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研究与总结归纳,结合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状况,采用目标法结合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一套由4个层次30个指标组成的林场级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并提出了30个指标的测算方法.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广西高峰林场可持续经营现状进行了评价,其可持续经营综合指数为0834,总体趋势是可持续的.评价结果与该场实际相符,表明该指标体系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垃圾管理是森林公园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着森林公园的发展前景和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武夷山森林公园是福建省的一个省级森林公园,它同样面临着来自垃圾的挑战.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公园垃圾来源及公园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过程,讨论森林公园垃圾减量、再利用、再循环和分类处理的具体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武夷山森林公园的垃圾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杉木经营类型为例,针对我国当前市场实际,探讨了用材林资产中林木和林地的几种评估方法,并提出若干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丰富的林下资源为云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森林食品产业是林下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持续发展,对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意义重大。借助波特竞争模型构建云南森林食品主产区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云南森林食品主产区产业竞争力得分。结果显示,云南的森林食品产业竞争力排名在全国有一定优势,但云南的森林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运输能力不足、产业规模偏小、政府林业投资不足以及科技支撑能力弱等问题。针对问题,对云南森林食品的产业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