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将进行3种新型药剂和2种常规农药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20%呋虫胺SG 40 g、15%茚虫威EC 20 mL、43.7%甲维丁醚脲SC 40 mL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较好,持效期长,且均对茶树生长安全;同时,这3种药剂还可兼治红蜘蛛、茶尺蠖。  相似文献   

2.
以茶叶品种黄魁为试验对象,研究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 d的防效在84.6%~87.3%,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无药害产生,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0 m L/hm~2,兑水450 L/hm~2均匀喷雾,在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高峰期用药。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40%联苯·噻虫啉SC对茶树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为该药剂推广提供依据,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联苯·噻虫啉SC防治茶树小绿叶蝉,防效随用量的增加而提高,15~20mL/667m~2,药后1d防效为72.6%~80.9%,药后7d防效为84.9%~98.2%,药后14d防效为82.6%~91.3%,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茶树安全。  相似文献   

4.
虫螨腈防冶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24%虫螨腈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667m2用量30rnL的防效相对较好,药后3和7d的防效分别达78.1%和85.36%;添加有机硅助剂好湿有助于提高虫螨腈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进行30%唑虫酰胺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效达94.70%以上,且速效性好,持效期7 d以上,对茶树安全:建议每667 m~2使用量15~20 m L。  相似文献   

6.
用10%氟啶虫酰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2 d防效达94.5%,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假眼小绿叶蝉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群,也是陕西茶叶主要的害虫之一。笔者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等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种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几乎无防治效果。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效,施药1 d后的防效分别为57.0%和32.4%,施药3 d后的防效分别为63.2%和60.2%,施药7 d后的防效分别为86.9%和70.6%。研究结果为田间防治茶叶主要虫害假眼小绿叶蝉提供了新的药剂选择。  相似文献   

8.
虫螨腈等几种新农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园常发且猖獗为危的重要害虫,为有效控制其为害,进行了几种新农药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4%虫螨腈SC、15%茚虫威EC、50%丁醚脲SC等药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具有很好的防效,且具有较好的持效性.药后7d,3种药剂防效均在75%以上,其中15%茚虫威EC防效最好,达87.8%;药后14 d,3种药剂的防效均在48%以上,其中15%茚虫威EC防效最好,达58.2%.建议用24%虫螨腈SC、15%茚虫威EC、50%丁醚脲SC替代其他常规杀虫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9.
通过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12%甲维·唑虫胺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制剂用药量分别为30g/667m2、40g/667m2时,药后1d对茶小绿叶蝉防效为86. 98%、90. 08%;药后7d,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到97. 02%、98. 98%,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能替代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高效药剂(单剂或复配剂),笔者于2020年5月选用了20%呋虫胺悬浮剂、1.6%狼毒素水乳剂、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等进行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0.5%苦参碱水剂1 500 mL/hm~2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后3 d防效分别为51.65%、46.28%、45.71%、22.90%,药后7 d防效分别为58.81%、39.07%、32.81%、29.2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50.28%、50.61%、48.38%、28.55%。其中,以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500 m L/h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较好,对茶叶生长安全,可推广使用。在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时,可选用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 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 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应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几种较新上市的杀虫剂对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适合江苏省宜兴市防治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的杀虫剂新品种,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量下,150 g/L茚虫威EC和240 g/L虫螨腈SC对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好,且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4.5%联菊·啶虫脒EC及其他供试药剂。在茶树小贯小绿叶蝉世代为害高峰期,可每667 m~2用150 g/L茚虫威EC 22 mL或240 g/L虫螨腈SC 30 mL,兑水30 kg,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10%除尽50ml/667m2、25%吡蚜酮40g/667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均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表现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d防治效果分别为84.36%、96.53%,药后14d防治效果分别为94.97%、79.03%,优于目前常用药剂联苯菊酯、吡虫啉,对茶叶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今后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吡蚜酮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及其在茶叶、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与最终残留量,解决茶树害虫危害及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吡蚜酮田间药效试验、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悬浮剂能有效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防治效果在75%以上;吡蚜酮在鲜茶、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0 d和6.5 d;25%吡蚜酮悬浮剂200 mg a.i./L 2次施药处理干茶7 d残留量为0.058 mg/kg,1次施药处理干茶7 d残留量为0.045 mg/kg。  相似文献   

14.
高效氯氰菊酯不同剂量产品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试验表明,供试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防效,对茶叶安全,无药害。但不同剂量之间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存在差异。45mL/667m2剂量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较好,且速效性较好,持效期长。其余剂量对茶小绿叶蝉防效不理想,且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较差。  相似文献   

15.
2010—2011年,采用拍网法对武汉地区茶树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的消长动态进行调查,并评价4种杀虫剂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武汉地区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消长动态趋势总体相似,均呈现2个虫口发生高峰,第1次高峰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2次高峰在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第1次高峰虫量多,第2次高峰持续时间较长;成、若虫的发生期有所不同,若虫发生期为4月上中旬至11月下旬,成虫全年可见。150 g/L茚虫威乳油、240 g/L虫螨腈悬浮剂、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效见效快,药后1 d防效达61%~88%,药后3 d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茶小绿叶蝉是福建福安茶叶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2020年7月中旬在福安松罗开展了20%呋虫胺SG及其配方防治茶小绿叶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及其配方对茶小绿叶蝉均有一定防控作用,药后1、3、7、10、15天平均防效分别为38.74%~53.06%、64.02%~72.60%、83.60%~92.85%、77.12%~92.85%、70.01%~83.67%。其中以20%呋虫胺SG10 g+43.7%甲维盐·丁醚脲SC10 mL配方药后7天、10天防效最佳,速效性较好,持效期最长。几种处理对茶树生长均安全。  相似文献   

17.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防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处理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24%溴虫腈悬浮剂等6种不同类型药剂和黄板进行了茶园小区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3种药剂对靶子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强的杀伤力,能迅速降低害虫田间虫口数,药后14 d,平均防效达83.45%,而且药效持久,一次用药可持续20 d以上,是无公害茶园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害虫的理想药剂;飞电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时虽然起效快,但持效性较差,药后14d,平均防效仅为60.34%;茶蝉净的速效性不及化学药剂,但其控制时间长,使用14d后,平均防效仍在70%以上,且其不会对哺乳动物产生危害,是一种生态防治剂;黄板诱杀对降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有一定作用,而且对多数天敌影响作用小,是一种简便、易操作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茶叶病虫综合防控的有效模式,筛选出适合本地区防治茶叶茶小绿叶蝉的新农药品种,逐步替换当前普遍使用的水溶性农药,确保茶叶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降低消费者因茶叶农药残留带来的健康风险,为茶叶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唑虫酰胺、茚虫威、虫螨腈3种低水溶性农药进行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水溶性农药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优于常规药剂吡虫啉,且持效期长、对天敌安全,是生产上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玻片浸蘸法测定联苯菊酯与啶虫脒混配制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联合毒力,测定共毒系数CTC为105.56~189.21,表现增效和相加作用.据此确定最佳配比,配制成联苯菊酯与啶虫脒增效混配制剂,在田间进行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联苯菊酯与啶虫脒增效混配制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效较好,每667 m2用量1.80 ~2.25 g a.i.的防效达94.64% ~ 100%,优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EC和3%啶虫脒EC.  相似文献   

20.
每667 m2应用20,30,40 g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并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为对照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结果表明,吡蚜酮对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其中以30~40 g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