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长期过量采伐,导致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表现出衰退趋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削弱.目前森林经营的重点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方式改变这种趋势.森林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基于此本文探讨性地提出了森林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于为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经营决策提供量化依据,为科学合理经营森...  相似文献   

2.
文中在构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和障碍因子模型测算了我国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5—2016年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总体上经历了较差→中级→良好的演进阶段,并且由经济绩效大于生态绩效转变为生态绩效大于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增长趋势略高于经济绩效增长趋势;综合绩效水平最高的是吉林森工重点国有林区,而后依次是龙江森工重点国有林区、长白山森工重点国有林区和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影响森林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生态外部压力、经济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概括论述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森林公园建设现状,对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森林景观资源进行分类归纳,通过对现有森工国有林区森林景观资源进行定性评价,进而提出森工国有林区森林公园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
首先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原理对"国有林区"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一套国有林区森林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标准。这个指标体系包括社会进文明步、人类健康、社会生活3个准则层的12项指标,给出了稳中有降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介绍了评价国有林区森林社会效益的具体步骤。认为所给出的方法有助于完善森林效益计算与评价的技术理论。  相似文献   

5.
徐华 《森林防火》2022,(1):75-77
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又较为复杂。南陵县持续开展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新科技装备应用,构建立体林火监测预警系统。同时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健全责任机制,完善工作机制,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不断完善国有林区森林防火预警、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有力推进了国有林区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戴公山林场森林防火工作中采取的主要举措和方法,为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森林城市建设综合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6,(3):122-127
以杭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适合浙江省的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计算模型与等级标准对森林城市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4杭州市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数为0.868,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处于很好的水平,下一步的建设重点应该放在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提高森林产值比重、加大森林科技投入、加强森林管理监测水平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开展森林认证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森林经营状况和促进林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作为我国木材产品主要供应基地之一的东北国有林区应该在这样一个有利的契机下,抓住机遇,改变现有国有林区普遍出现的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局面。新形势下,东北国有林区如何开展多种经营,并通过森林认证这一市场机制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之一,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木材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森林旅游是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中基于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对5个森工(林业)集团,以及10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自身投入能力弱、可游季短、林地审批困难、专业人才匮乏、资源同质性严重等多个方面;此外,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仍然突出,优势与短板长期共存,顶层设计和政策缺位。研究提出了推动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空间布局、扩大森林旅游产品供给能力、拓展森林旅游客源市场、提升森林旅游人才培养能力、做好森林旅游发展政策支撑,以期为新时代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英  邹天福 《甘肃林业科技》2004,29(1):72-74,80
通过对甘肃国有林区森林防火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森林火灾的对策,指出要建立森林火灾预警系统和林火阻隔系统,配备森林防火车辆和通讯设备,提高护林防火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林火监测和预报工作,做到快速反应,及时扑救,使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点,从而保护好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0.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并对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营造林活动。延边林区总经营面积406.6万公顷,占全省的21.5%,占全州国土面积的95.2%。全州有林地面积325.9万公顷,其中,重点国有林区(集团)210.7万公顷,地方国有林区58.5万公顷,集体林区56.7万公顷。有林地蓄积  相似文献   

11.
分析总结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体化监测体系的概念和建设的必要性; 从抽样技术、调查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介绍美国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的特点和优势, 并与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为我国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森林经营综合监测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可持续森林经营与综合监测评价的关系,总结分析了目前国际可持续森林经营认证FSC标准及对开展森林经营综合监测评价的要求,探讨了构建森林经营综合监测评价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森林经营综合监测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英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现状,以及与之配套的资源监测体系,列举了主要监测指标及相关重要调查因子,并归纳总结了英国森林资源管理现状与监测体系中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借鉴和引进国外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的先进经验、技术和方法,尽快建立国家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以加快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和内涵入手,阐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辨证关系,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章指出,森林可持续经营丰富了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目标,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获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先进国家森林资源监测已经向着资源和环境监测一体化的综合监测方向发展.在监测内容方面.除传统的森林生长指标外.增加了森林健康状况和重要生态环境因子.在监测手段上采用成套的先进仪器设备.实现了对森林资源和重要生态因子的连续观测和数据的自动处理,从而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和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最后,提出了改进我国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国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对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在当前形势下推进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的必要性,以及全国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和实施思路,并就近期如何推动一体化监测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德国 奥地利森林资源监测与经营管理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深入分析了德国在同一抽样体系下,实施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状况监测的技术特点、永续利用的经营理念与近自然的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奥地利信息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特点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措施,对比我国森林资源监测状况,提出了完善森林资源监测内容和指标体系,建立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加强新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应用,积极争取国家基础数据共享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面阐述我国林业监测体系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体系建设和信息供需两方面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健康监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健康的监测方法进行分析,指出现行监测方法的局限性,并结合欧洲和美国森林健康监测指标体系和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同行的专家意见,提出新的监测指标和评价方法,为进一步完善有关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健康监测的技术标准和调查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笔者系统地介绍并分析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的对象与内容、技术与方法及其体系基础,明确了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对监测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0.
在对国内外森林认证发展情况的认识基础上,探讨了国有林场森林认证的重要性,借鉴国际森林认证体系,结合我国国有林场的实际,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认证的原则及相关标准,总结形成8个原则、40个标准,并讨论了目前森林认证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森林认证的发展,提高国有林场的可持续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