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改善菜用豌豆营养品质,明确菜用豌豆最佳采收时期,选取10个菜用豌豆品种,在鲜食期测定籽粒食用品质主要组分含量及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再选择其中3个不同熟期品种,研究不同籽粒形成期食用品质组分积累动态。结果表明:菜用豌豆食用品质评分与籽粒中粗脂肪、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菜用豌豆籽粒中粗脂肪和总淀粉积累规律类似,均随籽粒形成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与蔗糖含量随籽粒形成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而粗蛋白积累动态在不同菜用豌豆品种间表现不同。菜用豌豆鲜荚适宜采收期一般在开花25 d以后,鲜食期可维持5 d左右,此期间蔗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具有较高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2.
自然高温条件下黄瓜耐热性成株期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黄瓜耐热成株期鉴定的形态指标,建立耐热性预测方程,以6个已知耐热性的黄瓜品种为试材,以春茬黄瓜为对照,以夏茬为处理,测定自然高温条件下黄瓜成株期主要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黄瓜耐热品种有徒长趋势,而热敏感品种的生长被显著抑制;茎粗的加粗均被抑制,叶面积、株节数因品种耐热性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株高(X1)、茎粗(X2)、叶面积(X3)、株节数(X4),根瓜节位(X5)、化瓜数(X6)、主茎雌花数(X7)与耐热性显著相关,可作为筛选耐热种质的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株高(X1)可作为黄瓜苗期耐热性鉴定的简易指标,采用回归方程Y=-0.7958+1.0028X1可以预测黄瓜品种资源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3.
柚杂交一年生苗性状分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杂交组合120株柚品种间杂交1年生苗树体和叶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柚杂种1年生苗的同一组合的不同单株间性状即出现分离,特别是株高、叶片数、总叶面积和分枝数等性状分离现象最为明显,可作为杂种实生苗早期鉴定、选择的重要指标;柚不同组合间苗期多数性状表现出有显著差异,母本对杂种1年生苗性状表现影响最为明显;被测性状的株间变异大于组合间变异,相同组合不同单株选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1 豌豆苗1.1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豌豆苗生产的关键一环。生产芽菜的豌豆品种与土壤栽培的豌豆苗有所不同,适于土壤栽培的品种不一定适于无土栽培。豌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存在淀粉的水解与磷酸解两个途径:一个是淀粉的水解作用,即淀粉──糊精一麦芽糖──葡萄糖。另一个是淀粉的磷酸解作用,它是沿着淀粉──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方向进行分解的。豌豆苗无土生产试验中发现,有的品种发芽率很高,但随着发芽过程很快全部糊化,烂掉。如大荚白花荷兰豆。而青豌豆、麻豌豆、日本小荚荷兰豆则无此现象。其原因可能与淀粉水解途径有…  相似文献   

5.
以菜豆品种A18和矮化细茎突变体nts为试材,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基因定位等方法,探究菜豆茎的生长发育机理和茎矮化细化形成的分子机制,以期初步定位矮化细茎基因.结果 表明:nts的株高、主茎粗、顶端茎粗、分枝数、节数、百粒质量等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野生型,胞间CO2浓度较野生型增高;随着植株生长,nts的抗氧化物酶(SOD、POD、CAT)活性均较野生型降低,超氧阴离子(O2-·)含量较野生型增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并将其初步定位于8号染色体SSR标记SSR47和SSR65之间,物理距离为574 kb,该区间内共有67个注释基因.  相似文献   

6.
以单季茭白美人茭为试材,比较了地下茎和薹管的每墩茎节数、成苗率以及所育成植株的有效分蘖数、雄茭率、产量、采收期等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地下茎的每墩茎节数、成苗数、成苗率均显著高于薹管,地下茎的每墩茎节数是薹管的1.65倍;地下茎的成苗率为79.7%,比薹管高9.6%;地下茎的成苗数是薹管的1.89倍;地下茎苗的有效分蘖数、产量、采收期等性状与薹管苗无显著差异,地下茎可以采用平铺寄秧方式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子舌辅助检测技术对2 个玉米品种、3 个不同采收时期的玉米瘤黑粉菌口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米瘤黑 粉菌主要的味道为甜味、鲜味、酸味和咸味;2 个玉米品种对玉米瘤黑粉菌甜味和鲜味影响不显著,采收时期则对甜味和鲜 味影响显著;不同采收时期之间,甜味响应值随着采收时期的延迟呈减小趋势,鲜味响应值随着采收时期的延迟呈增加趋势; 玉米瘤黑粉菌最适的采收时期为接菌后17~20 d。电子舌辅助检测技术在玉米瘤黑粉菌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以茎瘤芥主栽品种"涪杂2号"和"永安小叶"为试材,分析了茎瘤芥营养生长后期瘤茎鲜重和总芥子油苷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瘤茎鲜重与总芥子油苷含量变化与气温有关,茎瘤芥品种间的总芥子油苷含量受采收日期影响显著,各器官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试验表明,在重庆沿江茎瘤芥产区,以2月中旬气温回升时采收最为适宜,瘤茎能够达到较高的总芥子油苷含量并实现丰产。  相似文献   

9.
杜桂香  姜冬仓 《蔬菜》2007,(4):10-11
“特选二号”植株蔓生,分枝性强,株高3m左右,主茎第1花序着生在7~8节,茎浅绿色,叶片绿色,花冠呈白色,每一花序结荚3~4个。鲜荚长扁型,浅绿色,长18~22cm,宽1.6~1.8cm。单荚质量15~18g,一般有种子5~7粒,籽小肉厚,嫩荚缝线不发达,纤维少,脆嫩,商品性好。种子肾型,种皮白色,千粒质量350~400g。植株生长势旺,再生能力强,属晚熟品种,从播种到嫩荚采收80d左右,在冬季长季节栽培中采收期可达150d;该品种耐低温弱光能力强,越冬茬日光温室栽培中,短时间6℃气温能维持生长,露地秋茬栽培中能抗2℃早霜。高抗枯萎病、根腐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3个秋葵品种的生育期及主要形态特征,研究了含水量、可溶性糖、果糖、蔗糖和粗脂肪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秋葵在定西市安定区种植,出苗期、现蕾期、始花期、始收期均比绿秋葵、黄秋葵要早;株高、茎粗、荚果横径、茎节、开展度与其他两种秋葵比较,差异显著;在不同采收期,黄秋葵的单株结果数也较多,采收期均未出现畸形果,且营养成分相对较高。相比之下,绿秋葵的出苗期、现蕾期、采收期较晚,荚果、茎节较短,开展度较小,单株结果数和分枝数居中,绿秋葵可溶性糖、果糖、蔗糖含量均较少。在采收盛期黄秋葵的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5.13%、 4.13 mg/g和1.04 mg/g。采收末期,红秋葵的果糖含量较高,为0.39 mg/g,绿秋葵最低,仅为0.24 mg/g。综上,与其他两种秋葵相比,黄秋葵更适宜在定西市安定区种植,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大麦芽苗菜生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大麦种子为试材,测定不同浸种时间和栽培基质条件下大麦芽苗菜株高、产量和颜色等指标,研究浸种时间和基质对大麦芽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大麦芽苗菜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2 h,理想栽培基质为蛭石.  相似文献   

12.
云豌1号是以食荚90-17(无须蔓生品种)为母本,以食荚大菜豌(矮生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无须菜用豌豆新品种。植株直立矮生,株高50~60 cm,复叶无须(即卷须退化),营养体发达,叶片肥厚,嫩梢纤维少,幼苗质地柔软,食用品质佳,VC含量34.9 mg · kg~(-1),总黄酮含量3?290 mg · kg~(-1)。一般每667 m~2可产嫩尖850~1?200 kg,适宜云南省海拔1?100~2?400 m的豌豆产区或南方生境相似的秋播豌豆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轮作与连作对高原夏季甜脆豆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肃省皋兰县夏季甜脆豆生产上常用的8种轮作与连作方式,研究其对高原夏季甜脆豆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脆豆从苗期到采收期,根腐病、斑潜蝇、蓟马均有发生,且逐渐增加,霜霉病在开花结荚期发生,到采收期发病加重。甜脆豆与胡麻和小麦轮作,根腐病发病较轻,重迎茬甜脆豆根腐病较重,但轮作对改善霜霉病的发生效果不明显。甜脆豆与胡麻或小麦轮作,斑潜蝇和蓟马发生量最少,与菠菜、娃娃菜、青花菜轮作发生量居中,连续3a种植甜脆豆,斑潜蝇和蓟马发生量最多。甜脆豆与胡麻或小麦轮作产量最高,与菠菜、娃娃菜轮作产量次之,重迎茬甜脆豆产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根腐病和斑潜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根腐病和蓟马呈显著正相关,根腐病和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斑潜蝇、蓟马和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霜霉病和产量呈负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大田环境白及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三叉白及幼苗为试材,采用大田示范试验,基于前期育苗地幼苗长势评级分区情况,测定白及幼苗不同时期生长特性和倒苗期光合特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探究表征白及幼苗生长势的综合指标,以期为大田中培育白及壮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大田环境下白及幼苗生长期株高、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块茎生物量、新根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在倒苗期较初苗期均有增长。倒苗期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地上部生物量、老根生物量、新根生物量、块茎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暗呼吸速率(Rday)、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均以小区B或A3(均为Ⅰ级苗)最大、小区D2或A1(均为Ⅲ级苗)最小,主成分分析得到表征生长的指标贡献率较高的为新根生物量、表观量子效率(AQY)、地下部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
弱光对不同甜椒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甜椒品种为试材,用遮阳网人工模拟弱光环境,研究了弱光对不同甜椒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85 %遮 阳处理后3个甜椒品种的现蕾期、开花期、门椒坐果期、二层椒坐果期、始收期、拉秧期都较不遮阳对照明显延后;单株叶片 鲜质量减少43.97 %~77.26 %,单株叶片数减少12.95 %~63.74 %,并且遮光时间越长减少量越大。在本试验的3个品种中, J04耐弱光性最强,在遮阳条件下其株高、茎粗、单株叶片数和单株叶片鲜质量等生长发育指标均保持较高值,而且单株坐果 数也最多。  相似文献   

16.
Post-harvest micro-flora on major cultivars of Indian mango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urface micro-flora on nine major mango varieties collected from nine states of India in three different harvesting stages (early, mid and late). Mango surface supported substantial microbial component, including various species of bacteria, filamentous fungi and yeasts. Total microbial population was in the range of 105–108 and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ultivars as well as harvesting stages. However, all the mango varieties invariably showed highest microbial population in third harvesting stage. Comparative microbial population of yeast, mold and bacteria showed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different mango varieties at the third harvesting stage except for Alphonso from Maharashtra and Karnataka. Microbial population on mango fruit surface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climatic factor, stages of fruit development and varietal specificity.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进口番茄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当地温室专用番茄高产优质品种,选取了2个进口品种和2个国产品种,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和主茎叶片数在苗期、盛花期和盛果期,进口品种均高于国产品种;单株果穗数和单株果数,进口品种高于国产品种,单果重和综合产量在早春茬栽培中并无绝对优势.株高、主茎叶片数和单株果数等3个测试指标的动态分析表明,规律一致但分布不同,2个进口品种的动态曲线从苗期到盛果期始终保持上位,说明进口品种在株高、主茎叶片数和单株果数3个生长发育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植株生长旺盛,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浸种时间、栽培温度、基质、播种密度和采收时间等因素对荞麦和向日葵芽苗菜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荞麦芽苗菜在播种密度为1.3 kg·m^-2,浸种24 h,温度15~20℃的条件下,以细沙为培养基质,培养8 d后即可采收;向日葵芽苗菜在播种密度为1.4 kg·m^-2,浸种24 h,温度25~30℃的条件下,以细沙为培养基质,培养10 d后采收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葡萄霜霉病菌侵染抗病和感病品种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苯胺蓝染色结合扫描电镜的方法,观察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在葡萄感病品种‘红提’和抗病品种‘北玫’中的侵染过程,发现两品种从接菌到显症的过程基本一致,但孢子囊伸出气孔的时间、伸出孢囊梗气孔比例、孢囊梗数量及孢囊梗分支,‘红提’比‘北玫’多;菌丝在‘北玫’上生长速度慢,后期生长量也较少。‘红提’的潜育期为4 d,而‘北玫’的为5 d,‘红提’和‘北玫’的长菌丝、分支的长菌丝、疏松菌丝体出现的时间也不同。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在‘北玫’上停留在疏松菌丝体阶段,而‘红提’96 h时叶片组织内长满致密的菌丝体。两品种在初生菌丝和长菌丝阶段产生吸器的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