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霍山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异,历史名茶霍山黄芽久负盛名。改革开放以来,我县茶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至2010年底,全县茶园面积8200hm2,年产干茶5100t,产值1.9亿元,其中名优茶1275t,产值1.5亿元。纵观历史,我县茶业的发展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无论是基地建设,还是品牌打造,都步步为营,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以来,茶叶是对外贸易的大宗,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赚取外汇的拳头产品之一。茶业在近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不能不研究中国近代的茶业史。茶,中国悠久的文化之一,从古到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近代,它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近代茶业的研究是近代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来,我县茶叶依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茶叶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茶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下面就我县二十年来茶业科技进步与今后茶业发展提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7.
安徽茶业生产结构调整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年来 ,安徽根据茶叶市场变化 ,进行了茶叶产业结构的调整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与 2 1世纪茶叶产业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安徽茶园结构、茶树品种结构、茶叶产品结构、茶叶加工结构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提出了结构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长期在茶业贸易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中国,此时却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国内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茶业的危机,但收效甚微,有些措施甚至起到了反向作用,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近代茶业落后的面貌。中国茶业的发展受到近代中国社会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茶业的发展处于恶性循环中。研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茶业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对近代茶业发展史进行深刻的了解,对当今茶业发展给予一定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祥地,也是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茶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无以比拟的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茶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但与之极不相称的是,本应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和较高声誉的中国茶,不仅没能拥有行销全国、享誉世界的茶品牌,而且市场竞争力日益减弱,价格越卖越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竞争将会愈加激烈,集中表现在市场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中国茶产业的竞争力,重振中国茶雄风,唯有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意识,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才是振兴我国茶业经济的必由之… 相似文献
10.
11.
茶叶产业是我县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合我县宗业资源,形成拳头,全面提升印江茶叶的知名度,逐步形成为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使茶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唯有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意识,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才是振兴我国茶业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我国茶产业的现状,通过阐述名牌的实质、品牌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实施品牌战略应注意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15.
贵州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及复杂的地形地貌,直接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气候条件发生明显的垂直差异性变化,土层和土质条件也因母岩和地形不同而变化悬殊。为绿茶生产优质高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6.
湖北绿蕊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英山县茶叶产业的“龙头”企业 ,在过去的一年里 ,该公司一班人带领全体员工和 1万多茶农 ,在发展茶叶产业化进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使英山茶叶产量产值有增无减 ;虽然茶叶市场销售不畅 ,但英山茶叶基本无库存积压。1 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调整结构、提高竞争能力方面突出抓好三点 :1 .1 适时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今年的茶叶出口市场阻滞是近 1 0a来的最低谷 ,内销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认真分析社会消费结构 ,洞察消费层次 ,提出重点抓中档名优茶的生产与开发。中档名优茶价廉物美 … 相似文献
17.
池州茶业发展战略刍议江平(池州地区茶业经济技术研究中心)茶叶是池州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是开发性农业的重点,是出口创汇的拳头商品。所以,池州行署十分重视茶业的发展,集注着茶业深层开发和综合发展之战略。一、池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分析了名山县和其它地区在茶叶期刊上的文章刊发情况,指出该县与茶叶期刊的相关度为1.46%。进而概述该县茶业的差距所在,并提出振兴蒙项茶的八大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休宁县为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和消费者对茶叶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围绕黄山市“443”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本县的环境优势,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抓好有机茶、无公害茶项目建设,取得一定可喜成绩。本文旨在根据休宁县茶业经济发展实践、分析问题,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