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套袋梨园中国梨木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套袋梨园中国梨木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详尽研究。结果表明,该虫人袋的始、盛、末期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中旬;套袋的与不套袋的相比,人袋上果时间提前10~19d;虫量平均增加13倍;由为害叶片变成为害套袋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增加了间接为害途径,且为害症状有显著变化。提出了防治适期和物理、农业、化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澳两国政府有关农业发展研究合作协议,由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和中国国内贸易部签署的9035合作项目——“谷物保护剂在储粮害虫治理中的综合使用”,日前在成都进通过评估。该项目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初级产品工业部和我国国内贸易部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储粮害虫对谷物保护剂和磷化氢熏蒸的抗性考察;谷物保护剂混合使用最低有效浓度及有效剂量的研究;谷物保护剂混合使用的降解率及在粮食中的残留研究;建立储粮害虫防治计算机专家系统,提高对储粮害虫防治管理的决策能力。经中澳双方科技人员三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寒农业是我国及世界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农业类型;高寒生态圈构成了中国高寒农业的基本背景;中国高寒农业的结构特征集中表现为显著的单一性,在发展特征上,自身发展实力不足,缺乏内在变革动力,近几十年的增长基本呈外延型;中国高寒农业可划分为4个气候带和9个农业类型区。  相似文献   

4.
在提出兵团农业、农牧团场面临的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思路和策略,进而提出了具体措施进一步深化农牧团场改革,推动农业和农牧团场经济及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地、合理地调整结构;加速兵团农业“两高一优”步伐,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理;抓好以水利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和农牧团场的生产条件;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农业上新台阶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朱开成 《种子科技》2023,(12):106-108
病虫害对于农业生产有较大威胁,已成为严重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生物防治因具有高效、无毒副作用、成本低等特点已经成为国际农业病虫害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涵义和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并基于技术角度阐述了生物防治在植物性农药、微生物防治、以虫治虫、昆虫性信息素等方面的应用现状。以蚜虫、蝗虫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多种生物防治手段,提出了生物防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索与展望了生物防治在未来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萎缩不实病是因土壤中缺乏有效有效态硼引起的一种生理在,其病症在苗期、薹期、花果期都有不同表现而造成甘蓝型采结实少或不结实;该病发病程度的轻重与2中有效态硼的含量、土主农业技术等条件有关;防治该的方法有农业防治方法和深耕改土、扩种绿肥、适期早播,培育壮苗等和科学施用硼肥。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特别是农作物病虫草鼠等生物灾害发生严重的国家,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多,危害重。1990年以来,粮食作物病虫明显上升,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病虫发生频繁,造成的损失大。农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影响和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近年来,全国防治农业病虫草鼠害每年需要使用农药100万吨(制剂)左右,防治面积达3亿公顷次以上,植物保护工作为农业丰收做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与农药相比,施药机械、施药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农药利用率低。当前,亟待更新施药机械,改进施药技术,提高重大病虫害的控制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春庭 《科学种养》2012,(12):29-30
近年来,受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田间茬口多样,气候变化无常,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因素影响,永丰县水稻病虫害呈现高发态势。其主要病虫害如卷叶虫、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常年发生面积大、数量多、为害严重;次要病虫害如黏虫、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间歇成灾,防不胜防;还有近年入侵的福寿螺、黑条矮缩病等病虫,来势凶猛,暴发性强,防治困难,如果不加强控制,这些病虫害很可能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该县病虫害的高发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指导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沈慧 《山东蔬菜》2007,(1):44-44
春季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可参考以下技术要点:采取农业、生物、物理等非化学防治措施,通风透气,降低棚室湿度。减轻病害发生;及时清理病株病叶,带出棚室集中处理。以减少病源;采用黄板诱杀斑潜蝇成虫。以降低田间虫口基数;摘除茄果类蔬菜果实上残留的花冠减少灰霉病的发生。另外,可根据蔬菜生育期及长势,喷施适量的微量元素,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应及时选用对口药剂控制病虫危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生态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正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分析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源;畜禽粪便和“白色污染”也不可忽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监测,科学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合理处置各类粪便,综合治理“白色污染”,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业,是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为基础,以加强温湿度管理为重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种植与农业发展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在农业经济上却落后于一些西方国家,这是由于我国种植技术落后,导致了农业种植的高投入、低产出。对此,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水平,推动我国农业全面发展,应优化农业种植技术,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文章以冬小麦为对象,探讨了种植技术的优化,简述了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期推动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小麦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对于保障我国居民饮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冬小麦的种植产量,优化种植技术,科学防治病虫害,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棉花蚜虫是棉花上的三大虫害之一,生产上必须加强防治。通常采用的农业防治措施有:实行麦棉邻作或棉田周围种植油菜、莒蓿等诱集作物,以改变农田单一的作物结构,利于天敌栖息繁殖,利用天敌对棉蚜进行控制;棉田要科学配方施肥,合理施用氮肥,施用叶面肥时要配合灭蚜。除此之外,四季都要做好棉蚜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期,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对防治水稻虫害用药进行了专项质量抽查。此次共抽检样品45个,经抽样分析,合格样品40个,占抽检样品的88.9%;不合格样品5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从近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的农业科技提升行动“飞蝗综合防治示范现场会”上获悉,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飞蝗、草地螟和鼠害监测预警及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组织实施一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专家已成功研制了一批飞蝗防治新产品和飞蝗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和治理模式,在飞蝗综合防治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6.
Agriculture Comparison between Beijing Suburban and the Netherland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荷兰和北京的农业经济特征的对比出发,分析了荷兰农业成功的因素,如农民合作意识强,研究、推广、教育三位一体,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并对其外向型农业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北京市如何确立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及发展外向型、高附加值农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王敏 《种子科技》2023,(14):109-111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种植行业的不断发展,无公害和绿色环保理念逐渐融合以及渗透原有的农业发展体系,在此背景下,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受到农民的广泛重视,农业融合绿色环保理念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的破坏。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农作物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成熟度较高的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模式,为现代化农业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提高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从荷兰和北京的农业经济特征的对比出发,分析了荷兰农业成功的因素,如农民合作意识强,研究、推广、教育三位一体,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并对其外向型农业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北京市如何确立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及发展外向型、高附加值农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1989 ̄1993年,通过对39种杀菌单剂、复配剂药效试验和药剂防治适期及次数试验,筛选出了防治稻粒黑粉病的高效剂为黑粉净,其次为灭黑1号;得到药剂防治的适期和最佳次数为重病年盛花高峰末期和抽穗始期各施药1次;轻病年盛花高峰末期施药1次。1992 ̄1994年大田示范、推广结果表明,采用本套药剂防治技术,相对防效达60.02% ̄81.99%,制种产量增加16.38% ̄17.57%。  相似文献   

20.
化学农药自问世以来,在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及促进果品规模生产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然而因农药的长期和不合理使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如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加大了防治成本,加剧了对农田、环境及食物链的污染等。因此,加快绿色食品开发,对于有效控制农药等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