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股沟斜疝急性嵌顿者原则上应以手术治疗,但在没有手术条件的基层医院,或有并存疾病而不宜急诊手术者及时行手法复位,多能避免肠坏死的发生。笔者1990年以来对60例采用了改良的手法复位。1病例选择和复位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64岁,平均25岁。全组病例均满足下列手法复位指征:病内容脱出不能自行回纳,时间在6h以内;无腹膜炎表现,斜拥嵌顿局部无充血、水肿;病人无发热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感染中毒表现。1.2复位方法先用0.5%~1.0%普鲁卡因阻滞麻醉位于嵌顿性斜坏同侧的肢腹下和骼腹股沟…  相似文献   

2.
《农村百事通》2010,(9):98-99
我叫李福,今年65岁,是潍坊市一机械厂退休高工。1996年,我患了严重风湿关节炎,当时我病重四处求医,用尽了牵引、推拿、针刺、拔罐等种种方法,跑遍大小医院,吃够了中西药品,总不见效。我曾在某医院用旋转复位法加中西医理疗,整整卧床一个月,每日接屎接尿,结果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明确判断骨折类型并达到早诊断、骨折和损伤韧带正确复位和固定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9.8—1999.10踝关节损伤17例的X线资料,并重新按WEBER骨折类型进行分型。手法复位8例(A型3例,B型3例,C1C2型各1例);手术复位9例(B型5例,A型1例,C1C2型各1例,单纯下胫腓韧带损伤1例)。结果:手法复位8例随访3—10月,手术复位9例随访10月--3a,除了前者B、C型关节功能受影响,后者B型1例骨折畸形愈合和伴发创伤性关节炎及做右踝上截骨矫形术外,其余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良好。结论:WEBER保关节骨折分型方法对明确判断类型及有无伴发下胫肿韧带损伤极其重要,并可指导治疗;修复下胫腓韧带对踝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旋转复位手法配合牵引与单纯牵引的疗效。方法:单纯牵引治疗组(21例)使用坐位颌枕套牵引椅行持续牵引.旋转复位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组(21例)针对颈椎棘突偏歪情况施行旋转复位手法后配合牵引,治疗6周及1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旋转复位手法配合牵引组总显效率在治疗6周和12周后分别为57.14%、80.95%.单纯牵引组总显效率分别为28.57%和52.38%.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旋转复位手法配合牵引较单纯牵引疗效佳。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中固定样地复位较难、固定样木测定精度不高的问题,采用手持GPS对固定样地定位、全站仪对固定样木测高、罗盘仪对固定样木复位的方法可以提高调查精度.结果表明:利用手持GPS进行固定样地的复位调查,可以使固定样地的复位率达到100%;利用全站仪可以使树高的测量精度提高到1%;利用罗盘仪可以使固定样木的复位率达到95%以上.同时采用手持GPS与PDA相结合,可实现数据的自动存储、实时显示,使样木位置坐标化,改变了传统的森林资源复查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3例难治性BPPV患者全部临床资料。结果有29例、13例、7例患者分别经过4次、5次、6次耳石复位法治疗痊愈,另有4例患者无法通过耳石复位法痊愈,后经过Brandt-daroff习服疗法取得改善疗效。结论绝大部分BPPV经耳石复位法治疗可获得痊愈,其难治性原因为多方面,最终无法通过耳石复位法治疗痊愈时,宜采用Brandt-daroff习服疗法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世界上有许多处于各种状态的物体,例如,耸立的高楼大厦,著名的比萨斜塔,倾斜后仍能复位的瓶子.倾斜后不能复位的砖块.怎么倾斜也不会倒下的不倒翁,怎么偏斜也总要回到最低点的摆(边讲边演示)。看了这些例子,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清查样地复位是清查成败的关键,其直接关系到整个清查的质量与精度。文章主要分析了影响样地复位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样地复位率和样木复位率的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方法及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3月至2005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例1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治愈。92例手法复位者复位成功84例,手法复位成功率为91.3%,无1例出现肠坏死及肠穿孔。52例行半择期手术者均无阴囊水肿及血肿,随访0.5~5a,无睾丸上移及萎缩,术后复发1例为疝囊较大、未作修补的病例。23例行急诊手术者中,15例出现阴囊水肿,2例阴囊积液,1例睾丸坏死;随访0.5~5a,5例复发,2例睾丸上移,2例睾丸萎缩。结论:对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应准确判定病情,符合手法复位者首选手法复位,对于新生儿最好采用镇静后自然复位;手法复位成功后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后3d至3个月宜行半选择性手术,尽可能减少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0.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是开发应用最早的基底隔震技术之一。本文通过一个算例,对复位弹簧的刚度对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的影响作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复位弹簧刚度选取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针孔感染,无Volk-mann挛缩、肘内翻畸形,无继发尺神经损伤,无术后骨折再移位。优26例,良7例,可3例,全组优良率为91.7%。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先将患部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净消毒,然后用50克熟猪油和100克蜂蜜混合在少量的猪饲料中,让猪自由采食,每天早晚各喂1次。34天可复位,复位后继续喂1-2天即可痊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维X线成像X光机移动C臂机(简称术中3D机)辅助下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方法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骨折、股骨干骨折、胫骨干骨折)患者69例,均在术中3D机辅助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时间3.1h,平均术中出血量233.7mL,术后即可在床上进行非负重活动。随访2~3a,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结论术中3D机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部分下肢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缩短、减小出血,能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雷红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23-123,125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大多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但传统的外固定的疗效并不完全令人满意,存在一定的再移位率和功能恢复不满意等。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6年8月起对此类骨折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等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21~82岁。按A0的Mller骨折分型[1]:B2型2例,B3型3例,C1型9例,C2型11例,C3型6例。均为闭合骨折。致伤原因:跌伤21例,车祸伤6例,砸伤4例。1.2治疗与转归本组全部均先采用局麻后手法复位,前臂石膏托固定。其中20例复位良好,7~10d后根据石膏松紧情况换用管形石膏,并维持石膏固定4~5周后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其余11例中发现复位不良,关节面移位大于或等于2mm者8例,在2周内复查时见骨折重新移位者3例。采用T型钢板固定3例,B3型1例,C1型1例,C2型1例。采用克氏针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6例,其中C3型4例,C2型2例。2例高龄患者不愿再次复位和手术,最终骨折畸形愈合。31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全部骨性愈合。2讨论桡骨远端...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样地和样木的复位率关系到清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总结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中样地与样木复位的传统方法和易出现的问题的同时,介绍RFID技术的特点与优势,简要提出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使用RFID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中应用。方法对2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GSS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并随访。结果随访10~38个月,18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达90.0%;13例Ⅰ度滑脱基本复位,7例Ⅰ度滑脱4例基本复位,复位率达85.0%。结论后路减压并采用GSS内固定、Vigor spacer椎间融合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林风 《农家致富》2007,(5):13-13
当前市场上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技工紧缺。据江苏现代推拿按摩师学校校长、中医保健按摩行业专业委员会主任葛明堂介绍,由于现代人追求健康.非常注重保健,和其他保健方法相比.中医推拿按摩、针灸这些传统技法对人体没有毒负作用,而且作用相当神奇.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国内外正掀起一股中医保健热潮。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技工的供求比例平均达到1:15。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舒城县一类清查样地样木复位的实用技术,对实现一类清查样地样木的准确复位,提高清查数据的可靠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归纳总结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中样地与样木复位这一关键环节中易出现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5岁的桡骨远端骨折60例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随访1 a并测量其影像学上的复位丢失、畸形愈合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60例患者中除2例失访外,余58例患者平均随访1a,患者的桡骨高度短缩(3.0±0.9)mm,掌倾角丢失(8.0±1.6)°,尺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