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绿色中国(A版)》2005,(3):44-47
成应瑔先生是唐锡阳先生61年前在长沙孔道中学念书时的旧友,虽到古稀之年,双方仍然鱼雁往来,联系不断。在这封给成先生的回信中,他说:“江河横溢,早在意中。名曰天灾,实为人祸”。 无论地震、海啸还是水灾、雷击,对地球来说是必然的自然现象。所谓利与害,都是对人而言,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或趋避,或控制,或利用,但不应该做火上浇油、变本加厉的事。从最近这次印度洋海啸的教训中,人们认识到红树林是抵御海啸(地震、台风等)的重要的天然屏障,保护红树林可以减轻自然灾害,破坏红树林就加重了自然灾害,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
印度洋地震海啸骤然而至,无情地吞噬了20多万人的生命,震惊了世界,也给人类以反思和警示。“天灾”固然难防,但对“人祸”已再不能麻木不仁了,更可怕的是人为地对环境肆意破坏,“助灾为虐”。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可为亦不可为。可为的是人们可以减灾防灾,不可为的是自然灾害具有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26日,发生于印度洋地区的海啸给印度尼西亚等沿岸国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令世人震惊。人们在冷静思索中,形成一个共同的结论:如果受灾沿岸有保存完好的红树林,海啸所造成的损失会显著降低。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吸取教训,提高防灾意识,在加强沿海地区防浪堤建设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沿海红树林的保护和建设。一、我国红树林的资源情况红树林是一种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既是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一种特殊的森林。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4年在红树林经营指南一书上公布,全世界共有红树植物83种,红树林面…  相似文献   

4.
提示:一、地球比以往更加脆弱,而且每况愈下;二、人类对自然灾害并非无能为力;三、自然灾害中也有人为因素;四、发展中国家是重灾区;五、联合国大会号召全球共同抗灾 (一) 当雄心勃勃的地球人乘着宇宙飞船,在茫茫太空中寻找新的开发领地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自己的大本营——地球并不安全。 飓风、海啸、地震、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5.
《湖北林业科技》2006,(4):25-25
印度洋海啸给世人敲响了警钟。此间专家提出,我们必须吸取教训,提高防灾意识,除加强沿海地区的防波堤建设外,应尽快恢复沿海的红树林。  相似文献   

6.
印度洋海啸,迄今回忆起来仍令人毛骨悚然和痛心疾首。心有余悸之际,人们将焦点关注到如何用红树林来构筑防洪大堤的思考中。经历过印度洋大海啸之自然灾害的无情肆虐噩梦之后,大海啸留给人们更多的是痛苦、怀念、忧患和反省。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是珠江出海口流经区域的简称,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等。历史上该地区曾分布着大片的天然红树林,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红树林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章将珠江口沿岸红树林湿地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考虑,提出实施保护工程的基本思路,通过红树林保护工程、红树林恢复工程等措施,全面恢复湿地功能,改善区域河口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红树林防御台风、海啸、赤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是珠江出海口流经区域的简称,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等。历史上该地区曾分布着大片的天然红树林,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红树林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章将珠江口沿岸红树林湿地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考虑,提出实施保护工程的基本思路,通过红树林保护工程、红树林恢复工程等措施,全面恢复湿地功能,改善区域河口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红树林防御台风、海啸、赤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敌,如何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也就成了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越南种植和保护红树林、非洲人防灾的“土办法”、发展中国家古巴的减灾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而海地的惨痛教训更要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0.
《森林与人类》2005,25(11):8-11
再过一个月,就是印度洋海啸一周年祭。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沿岸国家的海啸,至今想起来令人心栗。自2004年底以来,整个2005年世界上的自然灾害似乎比别的年份更多,其中一些灾害人类已久未遇见,另外一些则闻所未闻。例如飓风卡特里娜使美国新奥尔良陷入自记录以来从未见过的水灾,上千人被夺去生命。在我国黑龙江省的宁安县,90多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被瞬间的洪水泥石流夺去生命。就在我们准备本期自然灾害专题的时候,又有两个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巴基斯坦发生地震,几万人葬身废墟之中;多个国家暴发的禽流感目前还没有被扑灭。地震、海啸、…  相似文献   

11.
日本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流传着“稻丛之火”的故事,民间故事用最质朴的叙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预防海啸灾害的关键在于海啸预报信息的传达和公众的防灾意识。日本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历来饱受地震和海啸的困扰,对海啸灾害研究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的海啸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据今年1月19日.《雅加达邮报》报道,印尼林业部长表示,作为恢复全国红树林5年计划的一部分,印尼将很快启动重建亚齐省和北苏门答腊沿海地区遭海啸破坏的红树林项目。  相似文献   

13.
知道红树林,是十几年前的事,一幅动人的红树林图片,把我的思绪带进了南国;见到红树林,是4年前的事,那是在广东的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我领略了红树林的千姿百态;关注红树林,是这几个月的事,尽管印度洋海啸已成为过去,但那伤痛依旧,老天爷的“玩笑”真是开大了,让我们承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海啸的灾难中,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也审视了红树林。  相似文献   

14.
印度洋地震海啸骤然而至,无情地吞噬了20多万人的生命,震惊了世界,也给人类以反思和警示。“天灾”固然难防,但对“人祸”已再不能麻木不仁了,更可怕的是人为地对环境肆意破坏,“助灾为虐”。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月24日,钦州市开展“种植红树林建生态钦州”主题植树活动。钦州市绿委、林业局、团委、教育局领导和青年志愿者、学生代表等200人在“中日绿化合作示范林”项目基地种植红树林1.2万株。  相似文献   

16.
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敌,如何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也就成了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越南种植和保护红树林、非洲人防灾的“土办法”、发展中国家古巴的减灾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而海地的惨痛教训更要引以为鉴。越南种植红树林既抗台风又创收越南是亚洲常遭台风袭击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有 4 场台风从海上呼啸而来,此外还有无数次暴风雨“光顾”该国。从1994年起,越南红十字会开始在北部地区种植并保护红树林。十多年来,他们种植了12,000公顷红树林,并使之“逃”过养虾农民的砍伐。原因很简单:红树林是沿海居民的保护神,使其免受台风侵扰…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年末爆发于印度洋的9级地震和海啸,让人们重新审视自然的威力。人类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自然界的认知能力竟然如此低下,在毁灭性的灾难面前,人类的预感甚至不如一只野兔!假如人类能够从大象、猴子或野兔那儿获得预警信号,十几万人就不会在几小时内全被海啸吞没。  相似文献   

18.
红树林在沿海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重要的沿海防护林。文章从红树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防风消浪效应、促淤造陆功能和抵御海啸功能等几方面综述了红树林生态防护效应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美地质勘探局的专家称,本次地震是自20世纪初以来,全球发生的5次最大地震之一;美地质勘探局的专家马丁内称,本次地震也是自1964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次地震,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被波及。直至2005年1月下旬,此次印度洋海啸的全球死亡人数超过了22万6千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认真吸取印度洋海啸的深刻教训,切实做好驻在省、区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的保护建设工作,近期我们分别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的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保护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