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青卫矛内生真菌2QR1菌株代谢产物的杀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找天然植物源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从冬青卫矛根皮中分离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2QR1,初步鉴定其为半知菌亚门,曲霉属(Aspergillus)。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QR1菌株发酵液的杀菌活性远高于菌丝体的杀菌活性。该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麦根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值分别为53.6,63.1,63.3,98.2,106.5,115.9和166.3μg/mL;对玉米大斑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抑制孢子萌发的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值分别为94.8,139.1,146.6和180.1μg/mL;在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对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在16 mm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QR1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在质量浓度为2 000μg/mL时,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分别为61.9%和81.6%。选用硅胶柱层析,以杀菌活性追踪为指导,对该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成分的分离,得到化合物B9。化合物B9对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抑制孢子萌发的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值分别为0.8,1.4,3.3和5.0μg/mL。  相似文献   

2.
植物内生菌作为有待开发的微生物资源在农用抗生素的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以月季作为植物材料对植物内生菌进行筛选,得到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植物内生放线菌GZ-57,并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该菌株的发酵滤液进行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得到2种化合物57-1和57-2,通过1H NMR,13C NMR及ESI-MS等波谱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分别为水杨酰胺和1H-吡咯-2-甲酰胺。对2种化合物进行抑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抗真菌方面:在50μg/ml浓度下,化合物57-1对小麦赤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茄子黄萎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2.4%、35.5%和34.4%;化合物57-2对茄子黄萎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0.0%和34.8%。抗细菌方面:化合物57-1对7种病原细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57-2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和蜡状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0μg/ml、6.25μg/ml和12.50μg/ml。表明菌株GZ-57发酵产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具有抑制活性,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地区不同海拔环境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稀释平板倾注法从吉林长白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不同环境中共分离到各种放线菌菌株104株.以24种农业常见植物致病真菌作为目标供试菌,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04株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优选抗菌活性较佳的12株.将最佳放线菌No.6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并测定其发酵液滤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No.6放线菌菌株对香蕉灰纹菌、辣椒疫霉菌、黄瓜炭疽菌、番茄灰霉菌、黄瓜黑星菌、番茄叶霉菌、番茄炭疽菌、棉花黄萎菌、黄瓜枯萎菌、小麦赤霉菌、稻曲病菌、水稻恶苗病菌、小麦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菌、油菜菌核菌均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发酵滤液稀释10倍后对黄瓜黑星菌、番茄炭疽菌、稻曲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菌的抑制率分别达90.0%、93.3%、92.0%、93.3%、92.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从苦皮藤根皮中分离的一株编号为2K3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杀菌活性。生物测定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比乙酸乙酯提取物强,在1 000μg/mL浓度下对烟草赤星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90%;抑制孢子萌发法试验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的EC50分别为59.4μg/mL、96.5μg/mL和132.5μg/mL;管碟法生测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 mm和27 mm;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在2 000μg/mL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的治疗和保护作用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5.
苦皮藤内生真菌中杀虫杀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对杀虫植物苦皮藤植株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从苦皮藤根中和侧枝中分别分离得到24株和15株内生真菌,其中表皮层10株,韧皮部27株,木质部2株。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杀虫和杀菌活性测定。以生物活性追踪为指导,对杀虫和杀菌成分分别进行了制备薄层分离和柱层析分离。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只有1B菌株菌丝体的丙酮粗提物对3龄粘虫有毒杀作用,在500μg/mL浓度处理下,24h后的死亡率为85.3%;在500μg/mL浓度处理下,1L,2B和5J3个菌株的发酵液和菌丝体粗提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菌丝生长活性;其菌丝体粗提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有明显的抑制孢子萌发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小麦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盆栽防效均在50%以上;从1B菌株中分离到1个杀虫化合物1B-4;从1L菌株中分离出3个杀菌化合物1L-3,1L-6和1L-8,其中1L-6杀菌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从新鲜苦皮藤根皮中分离并筛选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As菌株,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s菌株发酵产物菌丝体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较乙酸乙酯好,在4 000μg/mL浓度下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62.9%-85.1%;抑制孢子萌发试验表明: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较好,其EC50仅为62.5328μg/mL;抑制细菌活性表明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农用抗生素产生菌A2C菌株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的18种植物病原真菌、3种病原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葡萄白腐病菌、桃腐烂病菌和柳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对玉米小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苹果褐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90%以上,抑制率达到80%以上的病原菌占供试病原菌总数的77.8%.A2C菌株发酵液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发酵液对光和热稳定,在灯光和日光处理24 h或在60℃和80℃水浴里处理60 min,其抑菌活性几乎不变,但对酸碱稳定性差.菌株传代试验结果表明, 该菌株连续传代10次(2 d/代),其发酵液的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拮抗放线菌M18的分离鉴定及杀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山西大同地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具有广谱杀菌活性的链霉菌菌株M18,经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的黄色类群(Streptomyces. flavus)。杀菌活性测定表明:M18菌株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烟草赤星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有拮抗作用,抑菌圈透明且直径达到了20 mm以上。M18菌株的发酵原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75%以上,对苹果腐烂病菌、玉米大斑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在50%以上,对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拮抗放线菌WS-03030的分类鉴定及其抗菌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S-03030是从武汉地区土壤中分离到的1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菌株.经形态学、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培养观察及16SrDNA序列分析,将WS-03030鉴定为吸水链霉菌;WS-03030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粗提物经半制备高效液相及活性测定确认了产生的活性物质,活性物质通过高效液相制得的纯品对稻瘟病菌、黄色镰刀菌和小麦颖枯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仅1.5625μg·mL-1.  相似文献   

10.
张涛  魏少鹏  姬志勤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5):103-106,120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强烈抑菌作用的放线菌菌株,编号为A19。采用活性追踪法从A19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得到H-1、H-2和H-3 3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化合物H-1为环(脯氨酸-亮氨酸),化合物H-2为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化合物H-3的结构式尚待解析。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H-3表现强烈的抑菌活性,在剂量为5μg时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5 mm1、1.0 mm、12.5 mm和14.0 mm,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玉米大斑病菌(Exserlhilum turcicum)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孢子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23μg/mL、154μg/mL、130μg/mL、87μg/mL和173μg/mL。化合物H-2对供试病原菌也表现一定的抑菌活性,而化合物H-1对供试病原菌无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