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危害严重且分布广泛,目前尚未有理想的防治药物。因此,及时准确的检测对于防治弓形虫病尤为重要。就弓形虫的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动物弓形虫检测中各类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以期为动物弓形虫检测方法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旋毛虫的分类问题一直以来是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试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应用,对旋毛虫属种分类的研究也推进到从分子水平揭示其物种进化、分类、亲缘关系及种内遗传变异的本质,这在旋毛虫新隔离种的鉴定和分类上将出现一个嵌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家畜精液质量的检测对于人工授精技术和体外受精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人类生殖临床和畜牧生产中,评定精液质量的方法大多是几个指标联合检测,使得精液质量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和准确。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家畜精液质量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以便较确切的反映精子的质量与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最常用的两种动物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阐述了其抗病毒作用机理及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归纳总结了药物残留仪器分析法和生物分析法检测技术的进展,结合抗病毒药物残留检测重要性和实践应用前景提出应发展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动物源性食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引起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掺假问题的广泛关注,试验对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快速、经济、准确的检测方法是预防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对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遗传学、生物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寄生虫学方面的应用,国内学者认为黑龙江省旋毛虫有2个种和1个分类地位尚未定的基因型.文章根据黑龙江省旋毛虫形态学、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表现的不同特性,对其分类学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旋毛虫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旋毛虫的表面、排泄/分泄、虫体三种抗原和磷酰胆碱、糖蛋白、抗原决定簇以及旋毛虫的抗原变异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可感染人和150多种动物,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已有人和动物旋毛虫病和旋毛虫感染的报道。有关旋毛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并且对旋毛虫各期抗原的分析已成为现今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旋毛虫各期抗原的保护性免疫及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旋毛虫的分类及感染性国外现已将旋毛虫分为8个隔离种,其中5个种分别被命名为旋毛形线虫(T.spiralis)、本地毛形线虫(T.nativa)、尼氏毛形线虫(T.nelsoni)、伪旋毛形线虫(T.pseudospiralis)和布氏毛…  相似文献   

9.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Spiralis)简称旋毛虫 ,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对人类威胁很大。因此 ,旋毛虫检疫在动物产品检疫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地方标准─GB2 3/46 81997(畜禽屠宰检疫规范 )中规定旋毛虫的常规检验方法为显微镜检查法。国外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列为猪宰前常规的检查方法。现将上述几种检验方法分述如下。1 显微镜检查 肉样采集 :在猪体左、右膈肌切小块肉样 ,撕去肌膜与脂肪 ,细看有无可疑的旋毛虫病灶。一般膈肌检出率最高 ,颈肌、舌肌、肋间肌次之。耻骨和肌…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旋毛虫的表面、排泄/分泌、菌体三种抗原和磷酰胆碱、糖蛋白、抗原决定簇以及旋毛虫的抗原变异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旋毛虫种属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旋毛形线虫是英国学者Peacock1828年首次于伦敦人体中发现。Owen1835年,Rialiet1895年定名:Trichinelaspiralis,简称旋毛虫。后来证实由此虫引起的旋毛虫病,是一种世界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感染人和150多种...  相似文献   

12.
13.
旋毛虫生活史的研究经历了很长时间,取得了很大进展。其生活史包括肠、移行和肌肉三个发育阶段。肠阶段从一期幼虫的感染到成虫产幼虫。移行阶段是整个生活史研究的重点,其研究过程经历了许多曲折,主要有四种观点。现已证实了新生幼虫移行多途径的存在和其主要途径。肌肉阶段从幼虫侵入肌细胞到形成肌肉包囊,其中包囊形成的过程有些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快速、准确诊断旋毛虫病的检测技术,业内人士作了许多研究。本文对旋毛虫血清学诊断的10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ELISA、IEST、IFAT敏感性、特异性高,有较高实用价值,但操作繁琐。ECIA、乳胶-磁性颗粒技术亦有相当高的敏感性,但材料昂贵。快速免疫层析法敏感性高,5分钟出结果,操作简便,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检出率高,是人旋毛虫病的简易、有效的检验方法,对家畜只宜用于白皮毛畜种。CAg检测敏感性低,使用价值不高。HIA、LMT也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旋毛虫自发现以来,已有180年的历史,研究人员通过对亚洲和欧洲的共110个旋毛虫地理隔离株碱基进行分析发现,欧洲地理隔离株比亚洲地理隔离株的一致性更高,并且发现不同旋毛虫对动物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异嗜性。随着Trichinella patagoniousis的发现,使得旋毛虫种属已扩大到了9个种和3个分类地位尚不明确的基因型,又进一步扩充了旋毛虫的数据库。不同种旋毛虫宿主和分布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涉及到55个国家及150多种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感染旋毛虫,诸多因素均表明,旋毛虫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明确旋毛虫的种类、宿主及其地理分布对旋毛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动物隐性携带口蹄疫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隐性带毒的检测在口蹄疫预防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为了有效地检测出动物隐性携带的口蹄疫病毒,人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采集食管-咽喉分泌液进行病毒分离和应用血清学技术检测血清抗体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不管是检测抗原还是检测抗体,对于口蹄疫隐性带毒的检测和研究都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应用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和应用血清学技术检测抗非结构蛋白抗体,这些新的检测方法的建立使口蹄疫隐性带毒的检测更加可靠。文章对一些口蹄疫隐性带毒的检测方法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食物掺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全球范围内的掺假现象呈增长的趋势,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任。本文综合阐述了现有的肉制品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包括传统物理、化学检测技术、基于蛋白质的检测技术、基于DN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并对新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动物疫病不仅对养殖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人体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动物疫病的检测.在当前畜牧养殖业向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下,动物疫病检测的方法也需要紧跟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对疫病检测新方法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9.
性别控制在畜禽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X、Y精子分离技术是目前实现动物性别控制的最有效手段。精子分离技术有多种方法,目前,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应用改进后的流式细胞仪,它根据X、Y精子DNA含量的差异进行分离,其分离纯度可以达到90%以上。随着动物精子分离技术的发展,精子分离纯度检测方法也不断涌现,如重分析法、FISH法、PCR法等,但是这些检测方法的成本和准确性仍有待改进。本文主要对动物精子分离技术及精子分离纯度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以综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商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是识别商品掺假和防止疯牛病传播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目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用于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的电泳、色谱、光谱、免疫分析以及DNA检测等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评述和比较,并对该类项目检测方法的使用原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