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娄底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农业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娄底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湖南是农业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科技的引领和支撑。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昭 《吉林农业》2010,(8):36-36
文章介绍了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指出辽宁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主要的推动力量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以沈阳市于洪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子,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循环农业技术发展,依靠科技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技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家顾问》2007,(6):1-2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8%。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仍与之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还比较低,仅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左右。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强,科技进步还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张俊芳 《现代农业》2009,(10):106-106
随着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教育落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从而造成农业生产能力底,农民收入、农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因此,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出"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举措,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健全集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客观分析杭州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理清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对于促进杭州市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努力造就数量适应、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既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既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推动农业生产上台阶、上水平,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推手。襄樊市作为农业大市,耕地面积少,农业劳动力素质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新形势下,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努力扩大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狠抓科技兴农、知识产权兴农,靠科技进步与知识产权优势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伴随着农业科技飞速发展,对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占有和推广应用已逐渐成为国家取得农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只有切实依靠科技进…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2006年全省农业科技工作将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科技提升,重点推广十大先进实用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发展农村生产力,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问题是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引导和支撑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上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等方面。为此,必须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摆在"三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浅析制约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农业的调查,从农业资源、农村劳动力就业、土地制度、农业增长方式、农村生产力水平、农业科技发展、农业投入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广西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建议:①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②加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③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④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⑤建立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努力造就数量适应、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既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既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从全局和大局着眼,积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各具特色的园艺特产基地,促进主要园艺特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深入实施“粮转牧”工程,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优质化、安全化生产,加快构筑肉牛、奶牛、肉鸡、肉鹅、生猪和鹿业6大牧业经济体系为主的现代畜牧产业格局,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创新型农业,把农业的发展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6.
浅析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春 《农技服务》2009,26(7):141-142,144
通过分析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及内在关系,提出了以完善农业科技工作布局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途径强化自主创新、着力提高农业科技研究水平与竞争实力的建议,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有效转化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环境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与进步是改善并调整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此文对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存在问题以及相关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在一些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9.
胡建  岳坤  李维军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138-139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但目前农业科技信息供给与实际应用需求对接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认知程度、应用现状、获取途径、宣传普及、应用评价和制约因素6个方面对农业科技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对农业科技需求现状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新时期农村科技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阶段,把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大公益性投入,着力解决农村科技面临的突出问题,形成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时期农村科技发展布局,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轮子”、解决“三大问题”、把握“四个立足点”,全面推动农村科技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