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伊犁州昭苏马场的伊犁马为研究对象,收集伊犁马种公马后代母马的泌乳记录,并对其乳成分(乳糖、乳蛋白、乳脂、非脂固形物、体细胞数)进行测定,通过种公马后裔的泌乳资料估计种公马的育种值.[方法]采用SAS 8.1统计分析软件GLM过程对固定效应进行划分,采用MTDFREML2000f软件估计伊犁马的产奶量、乳成分的遗传参数,利用动物模型Blup估计伊犁种公马的育种值.[结果]伊犁马150 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非脂固形物、体细胞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34、0.12、0.26、0.14、0.20、0.27;产奶量育种值、乳脂率育种值、乳糖率育种值和体细胞数育种值最高的均为18号种公马;乳蛋白率育种值最高的为1号种公马;非脂固形物育种值最高的为2号种公马;6匹种公马中18号种公马综合育种值最高为48.936;其次是2号种公马,综合育种值为42.068;综合育种值最低的是1号种公马仅为17.335.[结论]伊犁马产奶量的遗传力较高,属于中等偏上的遗传力,乳蛋白的遗传力属于中等遗传力,乳脂率、乳糖率的遗传力偏低;根据动物育种学估计原理建立了评定伊犁马种公马的综合育种值模型,为后期伊犁马的产奶性能的科学选育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胎次放牧伊犁马日产奶量及鲜马乳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探索自由放牧条件下伊犁马的泌乳性能,为开发利用马乳产品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利用SPSS18.0软件,分析不同胎次放牧伊犁马产奶量及营养成分的差异性,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在第7胎次的营养品质较低(乳脂1.3%、乳蛋白1.66%、乳糖5.86%、总固形物9.3%),但产奶量较高(12.49L);第4胎次马奶的营养品质较高(乳脂1.35%、乳蛋白1.82%、乳糖6.13%、总固形物9.77%);建立了日产奶量与乳蛋白和总固形物与乳脂、乳蛋白、乳糖的回归模型,即Y产奶量=840.157-106.073X乳蛋白,Y总固形物=-0.147+1.187X乳糖+0.803X乳脂+0.864X乳蛋白。【结论】不同胎次放牧伊犁马的日产奶量及鲜马乳中乳糖、乳蛋白、乳脂和总固形物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性,产奶量与乳成分和各乳成分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SAS 8.2软件分析了20头胎次相同、泌乳期相近荷斯坦泌乳牛产奶量与乳成分中乳蛋白质率、乳脂率、干物质、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产奶量与乳成分的单项指标回归分析表明,产奶量与乳脂率、体细胞数和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性的负相关,而与乳蛋白率和乳中尿素氮差异不显著;从产奶量与乳成分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乳蛋白率、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对产奶量的影响高于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同时乳蛋白率、乳脂率、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与产奶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喂不同水平竹叶提取物对泌乳期伊犁马产奶量、乳成分、乳中矿物质及激素的影响,为竹叶提取物在泌乳期伊犁马饲粮中的科学添加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马场同一草场放牧条件下体况相近的24匹母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6匹马,对照组不添加竹叶提取物,试验Ⅰ、Ⅱ、Ⅲ 组分别添加10、20、30 g/d,饲喂周期为56 d。试验期间每14 d测定泌乳期伊犁马8 h的产奶量、乳成分、乳中矿物质及激素。【结果】试验Ⅰ组、Ⅱ组、Ⅲ组产奶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Ⅲ组(P<0.01);试验Ⅰ组和Ⅱ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试验Ⅱ组和Ⅲ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Ⅲ组乳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P<0.01),试验Ⅰ组和Ⅱ组乳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灰分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1),试验Ⅰ组和Ⅱ组灰分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和Ⅲ组干物质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干物质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Ⅲ组干物质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马乳中C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Ⅲ组(P<0.05);试验Ⅲ组马乳中的雌二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组马乳中的雌二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马乳中的孕酮(P)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结论】补喂竹叶提取物可提高泌乳期伊犁马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提升乳中钙含量和雌二醇、孕酮含量。  相似文献   

5.
新疆褐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产奶性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新疆褐牛乳中体细胞数(SCC)与产奶性状的非遗传因素,为有效指导并提高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协方差分析模型,利用SAS 9.2软件分析不同场、胎次、泌乳月及两两间互作效应等非遗传因素对262头新疆褐牛SCC与产奶性状的影响,并阐述各性状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Excel 2 013对新疆褐牛1 510条DHI数据进行整理,利用相邻两月SCC差值等级划分方法,绘制了不同牛场SCC变化趋势及其与产奶性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场和胎次对新疆褐牛SCC及产奶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泌乳月效应对产奶量和乳中SCC影响极显著(P<0.01),对乳糖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场、胎次、泌乳月两两间互作效应对新疆褐牛SCC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场和胎次互作效应对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场和泌乳月互作对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糖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和泌乳月互作效应对新疆褐牛各产奶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新疆褐牛乳中SCC增加,乳中干物质含量增加,而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糖率下降;绘制泌乳期SCC差值与产奶量和乳糖率变化曲线发现,随着SCC差值升高,产奶量及乳糖率均降低,表明使用SCC差值等级法能够有效评价奶牛产奶量变化并及时判定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趋势。通过比较新疆褐牛两个牛场的产奶量、乳成分以及SCC控制情况,发现二号牛场各性状均优于一号牛场,其产奶量较高、SCC较低,且不同胎次水平的乳脂率、乳糖率及乳中干物质均较高,体现较好的生产管理水平。【结论】针对新疆褐牛非遗传因素的研究表明,为有效提高和改善该乳肉兼用牛品种的产奶性能和奶品质,应着力改善牛场管理水平、优化环境卫生及规范挤奶设备等;一号牛场应加强生产管理水平和DHI监测记录,通过控制新疆褐牛SCC来降低和避免泌乳牛的乳房炎隐患。  相似文献   

6.
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与乳品质互作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个奶牛场的336头泌乳牛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降低产奶量前、降低产奶量期间、恢复产奶量期间和提高产奶量期间4个阶段,研究了每个阶段的产奶量与乳品质一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经分析,产奶量、乳蛋白质率、乳脂肪率、非脂乳固体含量、乳糖含量这5个指标相互之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含有不同饱和度脂肪酸的过瘤胃脂肪对泌乳早期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泌乳期、胎次、产奶量、体重相似的荷斯坦奶牛105头,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成3组,每组35头。试验期为90d,分别在试验期的27、48、69和90d采集奶样,每周测定1次产奶量。结果表明,高饱和度脂肪酸组(High Saturated Fatty Acid,HSFA)能够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4%乳脂校正乳产量,显著(P<0.05)提高乳脂率、改善乳蛋白率。低饱和度脂肪酸组(Low Saturated Fatty Acid,LSFA)能够提高产奶量、4%乳脂校正乳产量,差异不显著;LSFA与对照组相比乳脂率和DMI降低。  相似文献   

8.
奶牛泌乳期间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牛在一个泌乳期内产乳量呈规律性变化。一般在分娩后乳牛的产乳量逐渐上升,低产牛在产后20~30天达到泌乳高峰期,高产牛则在产后40~50天达到泌乳高峰期,泌乳高峰期一般可维持20~60天,由此可见,乳牛在分娩后两三个月其产乳量最高。此后产乳量则逐渐下降,高产牛平均每月下降4%~5%:低产牛每月平均下降9%~10%,尤其在妊娠5个月之后下降幅底更为明显,有些低产牛在泌乳后期甚至会停止泌乳,但高产牛即使在停乳前,日产乳量也不低于10kg.因此,根据泌乳期乳量变化规律,将泌乳牛分为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几个阶段进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一、做好奶牛的预支饲养 在奶牛从分娩到再分娩的一个繁殖周期中,要经历升乳期、盛乳期、配种、降乳期以及干乳期全过程.在正常情况下,母牛产犊后产奶量运渐上升,达到产奶高峰所需时间视遗传因素、产前体况和产后的饲养管理情况而定,通常大约在产后30~60天产奶量达到高峰,饲养管理适宜可维持2~3个月盛乳期,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若母牛再次配种(产后40~50天),约在产后5个月产奶量下降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技术,标记了110头奶牛血清运铁蛋白,淀粉酶和乳清β-乳球蛋白遗传位点。结果表明,运铁蛋白 DD 型牛产奶量(5709kg)显著高于 AA 型牛(5204kg),D 基因对 A 的产奶量基因替代平均效应值为242.5kg。β-乳球蛋白以 BB 型牛乳脂率(3.81)和乳蛋白率(3.11)显著为高。B 基因对 A 的基因替代平均效应值:乳脂率为0.10,乳蛋白率为0.22。试验最后制定出各位点优势基因对基因型育种值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1.
奶牛日粮添加磷酸脲增奶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期60d20头奶牛的试验表明,在奶牛日粮食中添加磷酸脲可使产奶量、乳脂率、乳脂量分别提高2.8%、5.6%和8.4%,对乳密度无影响。还能解决奶牛日粮中缺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产复康对产后气虚血瘀症奶牛Leptin和产后1-4周产奶量的变化,将58头产后奶牛分为气虚血瘀症组和临床健康组,两组下再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气虚血瘀症治疗组和临床健康用药组,分别以0.5 g/kg、0.4 g/kg剂量口服产复康,连续5 d.试验表明产后奶牛血浆中leptin水平显著低于产前(P<0.01),且无论是产后健康奶牛还是气虚血瘀症奶牛,其血浆leptin水平随着产后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奶牛产后出现气虚血瘀症后,其血浆lepti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用产复康治疗5 d,其血浆leptin水平逐渐升高,到产后第10 d已与健康奶牛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产后1,2,3,4周,气虚血瘀症治疗组的产奶量接近健康未用药组和健康用药组的水平(P>0.05),而气虚血瘀症对照组奶牛的产奶量低于气虚血瘀症治疗组、健康用药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但乳脂率没有明显变化(P>0.05),表明产复康能够提高气虚血瘀症的产奶量但不影响乳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疆疆岳驴不同泌乳月的产乳量和泌乳曲线,揭示驴的泌乳规律和特点,为提高驴产乳量和生产性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分析疆岳驴不同泌乳月产乳量和泌乳曲线.[结果]疆岳驴1个泌乳期180 d平均产乳量为(465.1±153.8)kg,平均头日产乳量为2.58 kg;泌乳高峰期为第2~4泌乳月,产乳量占全泌乳期58.4;,头日平均产乳量为3.02 kg;泌乳曲线在高峰期相对稳定,第5泌乳月大幅下降,降幅达29;,此后持续小幅下降,直至停乳;高产驴和低产驴泌乳曲线的总体走势基本相同,但高产组泌乳高峰期产乳量比低产组高52.7;,第5泌乳月产乳量和最高泌乳月(第3泌乳月)相比的降幅较低产组低31.2;.[结论]疆岳驴产乳量的个体差异很大,若采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对高产驴进行系统定向选育,可培育出产乳量高的乳用驴类群或品种.  相似文献   

14.
选用32头泌乳奶牛配对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瘤胃保护赖氨酸(RPLys)10、20、30 g/头.d。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饲喂RPLys组的产奶量与乳蛋白质率都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Ⅲ组的产奶量增幅最大,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的乳蛋白质率差异显著(P0.05);添加RPLys对乳脂率、乳糖、非脂总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降低乳中细菌、体细胞含量及改善乳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挤奶器具有清洗与消毒、正确挤奶顺序乳头消毒液的使用对降低乳中细菌数及体细胞数的效果,同时进行了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挤奶顺具的清洗与消毒可以有效地降低乳中的细菌含量,可使乳中细菌数从436.93±321.82万/ml,下降到154.42±77.94万/ml下降率为64.66%。正确挤奶顺序乳头的消毒可使乳中细菌数从154.42±77.94万/ml,下降到5.00±1.41万/ml,减少了149.42万/ml,下降率为96.49%,乳中体细胞数从93.00±28.11万/ml,下降到32.00±0.82万/ml,下降率为65.59%。采用正确挤奶顺序后乳成分有上升的趋势,对产奶量没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苏打(化学名称碳酸氢钠)可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据试验,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适量小苏打,可使采食量大大增加,幼畜增重快,成年畜增膘显著,老弱残畜复壮迅速;乳用家畜(奶牛、奶羊)和哺乳母畜不但可以提高产乳量,而且可使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增加,提高乳的质量;产蛋鸡的日粮中添加小苏打,可提高产蛋率.  相似文献   

17.
选取25胎成年荷斯坦泌乳母牛20头,按照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同的原则进行配对,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日粮基础上添加1%的复合添加剂,进行49 d的饲喂对比试验,研究复合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前组间产奶量和乳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14天,试验组和对照组乳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28、42天,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乳脂率、乳蛋白和乳糖成分差异均显著(p<0.05),且试验组产奶量分别高于对照组1.32 kg和1.41 kg。  相似文献   

18.
1提高乳脂率的途径1.1遗传选育一般产奶量高的品种乳脂率低,而低产奶量的品种或乳肉兼用品种乳脂率高。1.2饲料pH值和日粮结构在瘤胃内,乙酸与丙酸比值愈大,乳脂率越高。乙酸占总脂肪的80%时,乳脂率最高。饲料pH值是干扰瘤胃乙酸发酵的主要原因,据分析精粗比例应为40∶6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13%为宜。1.3饲料品质饲喂碾压籽实可缓解高产时乳脂率的下降。用甲醛处理豆饼,乳脂率、产奶量均有提高。有人用啤酒酵母培养物发酵精饲料饲喂奶牛,乳脂率是4%的标准乳产量提高18%~20%,乳脂率提高18%~23%。1.4改变饲喂方式较好的饲喂顺序是:自由采食干草…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奶牛日喂6次比日喂3次乳脂率上升0.2%,乳蛋白率和产奶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牛奶富有营养价值,其成分可分为水和固形物两部分,固形物包括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物质。囱形物含量多少影响乳的品质,乳脂率是衡量乳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含量一般为3%-5%。乳脂中含有人体必需的亚麻酸和花生油酸及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磷脂类等。提高乳脂率的主要方法是进行奶牛品种改良,选择优质饲料,饲养管理也是提高乳脂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一、选育好的品种和个体不同品种牛的产乳量和乳脂率有很大差异。经过精心选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