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真君是江西地方保护神,在江西人心中威望甚高,特别是在农村民间崇拜信仰的影响力很深.由于许真君的人品和伟大功绩,在各行各业中或多或少地都会找到与许真君、万寿宫有关的痕迹,本文主要是探讨许真君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生产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星 《农业考古》2006,(6):184-187
许真君有功于民,被江南农民尊为保护神.每年开始农业生产之前,农民祈求他保护,丰收之后,带着瓜果来感谢他,农闲之时,农民们来到万寿宫开展娱神活动,同时开展一些商贸活动.长期以来,许真君崇拜与江南农民生产、生活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李星 《农业考古》2007,(6):52-54
西山庙会是江西南昌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化和经济现象,各地万寿宫庙会都是从它沿袭发展而来。西山庙会习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主要与许真君崇拜有关,在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西山庙会习俗的形成、发展和在当地农业生产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牛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是一种具有图腾意义和神性的动物,为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有爱牛、敬牛的传统,充分体现了农耕民族对于生命起源的探索和祈求丰产安康的美好夙愿。陇东地区作为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耕牛崇拜习俗比较盛行,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具内涵。本文以陇东地区的耕牛崇拜习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蕴含的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和原始图腾崇拜的内涵,对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促进陇东地区农耕文化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丁武军 《农业考古》2005,24(5):166-169
农耕文化中的性崇拜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逐渐消失,成为一种固态化的民俗文化.日本爱知县的田县神社与大县神社却保存了人类文化的这一遗存,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民族植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对梅州客家人的植物崇拜现象和对植物的民间传统利用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民间访谈。结果表明:客家人植物崇拜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食用药用、传说象征和谐音相关;着重探讨了植物崇拜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及其影响,揭示了客家民系传统生态保护观的形成情况;分析了植物崇拜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稳定性,并对民间传统利用的植物分别按药用、食用、观赏和文化方面进行编目;同时指出了客家地区的植物崇拜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梅州客家地区的植物文化在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利用传统文化对村落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正>农耕文化,或者说农耕文明,是指存在于传统社会的一种生产及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既有别于现代工业文明,又有别于古代游牧文化和航海民族的,以种植作物为轴心的文化总称,它包括与种植业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科学技术、社会秩序、法令制度、节日习俗、民间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社会心理、生活及行为方式、民歌戏剧和饮食文化等等。农耕文化是人类社会由蒙昧走向文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摆脱纯粹依赖自然,走向以自己的意愿生活的起点,同时也是通向现代文明的桥梁。不管现代文明如  相似文献   

8.
山西地区农耕文明悠久,地理位置独特.在历史、地理、人文、民间习俗的共同作用下,山西传统耕犁形制多样,适合山西不同地域特点,在中国传统农具大家庭里,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高中华 《农业考古》2002,4(3):88-91
广西的雨神形象包括风雨雷电神崇拜 ;以对雷神的崇拜为突出 ,可从祭祀的时间、场所、祭品和主持者等方面加以区别。雨神崇拜的观念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而且这种自然崇拜 ,作为宗教信仰 ,有其存在的思想基础和自然基础。广西各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 ,既融合了其他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信仰 ,又为中国的民族文化增辉添色。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280-281
农耕文化,既反映了农耕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还折射出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精神文化。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客观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在这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了各民族团结合作、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