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的肠积砂症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如果在饲养管理中不注意营养平衡,极易引起猪的异食癖,进而导致肠积砂等症的发生。猪发生肠积砂后,轻微的会引起腹痛、食欲减退或废绝,严重的导致死亡。笔者在2015年7月遇到一起因肠积砂而使某猪场6只育肥猪死亡的病例,现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2015年7月12日,互助县五十镇某猪场老板前来我处求诊。主诉:最近一周左右他所饲养的42头育肥猪陆续已有6头死亡,体重40~50kg之间,死亡猪全部为同群猪。症状表现为不食,腹胀和起卧不安,或卧地不起,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2.
猪的锌缺乏症又称皮肤不全角化症,是慢性、非炎性疾病,临床上病猪以表皮增生和皮肤皲裂为特征。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或后备母猪,而哺乳仔猪较少发生本病。1发病情况2009年12月5日,吉林省柳河县某个体养猪户有5头猪发病。  相似文献   

3.
猪锌缺乏症又称皮肤不全角化症,是一种慢性、非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于皮肤,临床上以表皮增生和皮肤龟裂为特征。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或后备母猪,而哺乳仔猪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混染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本人在猪病诊疗实践中,发现猪群单发猪蓝耳病较少,多见猪蓝耳病与其他病毒病或细菌病混染症,如猪蓝耳病与猪瘟混染症,猪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病混染症,猪蓝耳病与伪狂犬病混染症,猪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染症,猪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混染症,猪蓝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本人在猪病诊疗实践中,发现猪群单发猪蓝耳病较少,多见猪蓝耳病与其他病毒病或细菌病混染症,如猪蓝耳病与猪瘟混染症,猪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病混染症,猪蓝耳病与伪狂犬病混染症,猪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染症,猪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混染症,猪蓝耳  相似文献   

6.
我场饲养的1头长白母猪于1990年2月15日产下12只仔猪,其中1只雌性仔猪生下来即见右侧颈部皮肤着生一长带状瘤样增生物。随着仔猪的生长,瘤样物也见增大,但猪生长未受明显影响;断奶后将瘤状物手术切除。肿瘤形态:肿瘤呈长带状,长24.7厘米,宽4.8厘米,高3.6厘米;质硬,乳白色,表面呈脑回样或较细扁平乳头状,无毛生长,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在猪病诊疗实践中,发现猪群单发猪蓝耳病较少,多见猪蓝耳病与其他病毒病或细菌病混染症,导致死猪较多,给养猪场户造成经济损失较大。为此笔者仅就个人体验,对猪蓝耳病混染症  相似文献   

8.
方法:将猪侧卧保定,在后脚廿子穴,剪毛消毒后,用手术刀切开皮肤,扩成囊状,取绿豆粒大小的白矾块植入囊内,用缝合针缝合切口。或将白矾块放于猪任意一耳内侧即可。 病例:笔者家中1头体重约50kg的猪就诊。见症:体温41.5℃,食欲废绝,喜卧,皮肤红,粪便秘结、尿茶黄,经用青霉素、病毒灵等药肌肉注射不见效,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青霉素、安基比林、氢化可的松等混合静脉注射,连续治疗2d,疗效甚微,遂改用白矾埋植法治疗,3d痊愈。 体会:1 用白矾埋植法治疗猪无名高热,不需配合其它药物。2 该法简单,用药少,耗资低,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齐齐哈尔动物门诊于2006年夏秋季节,接诊了数头以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为主症的病猪和死亡病例。结合深入猪场做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例剖检和实施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采取适  相似文献   

10.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猪摄入含硝酸盐、亚硝酸过多的饲料或饮水后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而导致组织缺氧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中毒性疾病。临诊体征为可视黏膜发绀、血液呈酱油色、呼吸困难及其他缺氧症状等。该病在猪较多见,常于猪吃饱后15min至数小时发病,故又俗称"饱潲症"。  相似文献   

11.
猪蓝皮症是我区近年出现的猪的典型病症,是猪瘟病毒和猪肺疫混合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点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1发病情况1999年3月初,淮阳县曹河乡几家养猪专业户报县兽医卫生监督所,猪发生病情,且蔓延很快。我所报局,迅速到场调查。病猪体温40℃~42℃,寒颤;部分猪呼吸困难或呼吸浅表而快,流浆液性鼻液;眼睑肿胀,流泪有粘性分泌物;鼻端、耳尖、耳背、背、腹下、四肢、股内侧等部位皮肤充血,有出血点、出血斑,呈紫红色或紫蓝色;尿黄色或深紫红色;粪干球状或正常。后期全身皮肤发蓝,故称兰皮症…  相似文献   

12.
猪"无名高热"现象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8月份,我国江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地育肥猪、繁殖猪群先后发生了一种临床以高热、食欲废绝、躯体全部或局部毛孔出血、局部皮肤皮下瘀血为特征,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的疫病,有人称为“猪无名高热症”。1临床特征此次疫病的明显特征是:①主要发生于养殖场和散养猪群,规模饲养场很少发生;②主要发生于育肥猪群和繁殖母猪群,尤其是购买仔猪育肥猪群和饲喂饭店下脚料的猪群多发,自繁自养猪群较少发生,但与鸡混养的猪群也有疫病发生的报告,但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按照临床症状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1高热加出血型多发于繁殖…  相似文献   

13.
猪锌缺乏症又称皮肤角化不全症,是一种慢性、非炎性疾病.该病以8~12周龄的仔猪最易发生,主要侵害仔猪皮肤,临床上以表皮增生和皮肤龟裂为特征.本病在舍饲猪中的发病率可达20%~80%.猪患病后主要表现为增重缓慢,饲料消耗大,繁殖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14.
猪水肿病又名大肠杆菌毒血症 ,俗称小猪摇摆症。多发于断奶后的仔猪到 5 0kg以下中猪 ,通常在脾虚肾亏三焦气化机能失调的情况下 ,出现的局部水肿或全身瘫痪为特征的一种症候。笔者试用是湖北省天门市根瘟灵研究所研制出治疗水肿病的一种新制剂“水肿解救液”配合其他药物治疗 ,获得较好疗效 ,现简单介绍 2例如下。例一 :2 0 0 1年 12月 2 0日本乡米滩行政村 1头5 0kg的中猪 ,邀余就诊。症见 :体温 4 0℃ ,眼睑明显水肿 ,眼结膜潮红 ,呼吸困难 ,四肢不稳 ,已经他人治疗一次不见好转。诊为猪水肿病。处方 :第一组 (解毒 ) :水肿解救 30ml +2 …  相似文献   

15.
角化不全病     
猪的角化不全病是以皮肤红疹、脂肪症、角化亢进及成长迟滞为特症的,也可引起继发性感染。发生和原因:本病在快速生长期(生后7~12周龄)仔猪最易发生。其次是14—20周龄或4—5个月龄猪,有时哺乳中  相似文献   

16.
<正> 猪附红细胞体病(E.Suis)是由附红细胞体(Eqerythrozoon)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及其血浆中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诊特点是:高热、全身皮肤发红、贫血、黄疸。国外,曾有人称该病为“黄疽贫血病”或“猪赤兽体病”。国内,有人称该病为“火烧症”、“无名高热症”或“猪红皮病”。该病在我国各地己流行很久,因病原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4月12日笔者在瞿昙镇新联村曹某家所遇一头经产长白母猪已经怀孕118d,既无奶,又无分娩征兆,而且只喝水,不吃食,测得T:39.5℃,只排出少量干硬小粪球,喜卧,腹部见胎动迹象。  相似文献   

18.
猪体皮肤的颜色是否正常或皮肤是否有弹性等可以作为诊断猪病的一个依据。临床上许多疾病都能引起猪的皮肤炎症,常见于一些热性的病毒性或细菌的传染病、体外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如猪痘、猪丹毒、猪疥螨病、猪锌缺乏症等。这四种疾病均会出现皮肤出现红斑,疹块、皮肤增厚、缺少弹性,皮肤骚痒等皮肤炎症的临床症状。本文从四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几方面进行综述。并且从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治疗等几方面对这四种病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 猪突然开始在四肢、特别在后肢出现紫色斑点,一天后可蔓延到会阴部、臀部、耳部、眼睑至全身,出现大小不一的稍突出皮肤表面的紫色斑点,小者黄豆大,大者核桃大,严重者密集在一起,变成紫脚或紫块,这种猪发病前见不到任何其它症状,一般体温正常,食欲正常,精神良好,严重时才有体温升高,但也有不升高的,如仅根据斑点症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从甘肃省贩运到化隆县的一批仔猪一个月后出现皮肤奇痒、脱毛结痂、产生皱褶或龟裂等症状,甚至感染本地成年猪,陆续到兽医站就诊,被诊断为猪疥螨病。为了获得满意疗效,随机抽取临床症状明显、感染程度相近的6头仔猪分成6组进行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