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雷 《内陆水产》2001,26(7):33-33
喹乙醇(Olaquindox)属喹啉类药物,又名倍育诺、快育灵、奥拉金、喹酰胺醇,是一种化学合成抗菌促生长剂,少量使用,能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喹乙醇对鱼虾生长的促进作用,并很快用于生产,成为鱼虾类配合饲料中最主要的促生长剂。然而,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一种“鱼类应激性出血、腹水综合症”,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长期使用喹乙醇造成中毒。据不完全统计,仅四川省(包括重庆市)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就达4 000~5 000万元。在山东省,这种现象也相当严重。2001年5月,笔者到济南市槐荫区武家埠镇进…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养殖中,由于喹乙醇促生长效果较好,价格便宜,所以许多饲料厂和养殖场大量使用喹乙醇,有些用量甚至高达1200毫克/千克,结果导致养殖鱼类在生长、捕捞或运输过程中大量死亡。在南方温度高的地方,集约  相似文献   

3.
高伟新  颜昭君 《畜禽业》2005,(10):53-53
常熟市某鸡场饲养雏鸡400只,为了防止禽霍乱和促进雏鸡生长,平时则在饲料中混饲喹乙醇。由于发病后增加使用剂量,使整个鸡群均发生慢性中毒,引起死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动物喹乙醇中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耿毅  汪开毓 《畜禽业》2000,(5):30-32
喹乙醇(Olaquindox,又名倍育诺(Bag-n-ox)、喹酰胺醇(Kuiyichunium)、快育灵、奥拉金等,为一种化学合成抗菌促生长剂,化学名为:2-[N-(2-羟基-乙基)棸坊柞#輻3-甲基-喹啉-1,4-二氧化物:分子式为:C12H13N3O4;分子量:263.25。1965年由西德拜耳(Bayer)公司K.C12H13N3O4Ley等人首先合成,并发现它对动物有促生长作用[1,2,3,4]。本品为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溶于沸水,微溶于冷水,难溶或不溶于甲醇、乙醇、氯仿等普通溶剂,该物质很稳定,对热不敏感,但对光敏感,光照使其降解[1,2,3,4,5]。 1976年欧洲经济共同体首先批准其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日本从1981年开始应用;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1990版)已有收载,主要作为畜禽的预混剂应用;在水产养殖上,80年代后期开始将其用作鱼虾饲料添加剂,现已成为我国鱼虾配合饲料中较为常见的促生长剂之一[6]。  相似文献   

5.
喹乙醇,又名快育灵,倍育诺等,具有广谱抗菌,促进鱼类生长,提高颗粒饲料转化率的作用,但由于喹乙醇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差较小,极易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因此,我国已将其列为禁用渔药。但是目前一些水产饲料生产厂家,  相似文献   

6.
王涛 《畜禽业》1999,(7):42-42
  相似文献   

7.
仔猪超剂量喹乙醇中毒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鲤慢性喹乙醇中毒的病理学和组织残留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汪开毓 《水产学报》2003,27(1):75-82
试验以含10、25、50、100、150和200mg·kg-1喹乙醇的饲料对鲤进行了慢性毒性试验。经90d的试验,各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7.5%、27.5%、35.0%、42.5%、47.5%和55.0%,死亡率分别为5.0%、10.0%、12.5%、17.5%、20%和30.0%。中毒鱼表现为特征性的"应激性出血综合征",且Hb含量和RBC数量降低,血清AST、ALT活性升高。病理组织学表现为鳃小片水肿,上皮细胞增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心肌纤维、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上腺细胞空泡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或水泡变性及溶解坏死;肠道发生卡他性肠炎;超微结构上,心肌纤维、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粗面内质网扩张,核糖体脱颗粒;肝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多;肠上皮微绒毛脱落、崩解和肠上皮细胞大量坏死脱落。中毒鱼肝、肾和肌肉组织内喹乙醇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鱼类喹乙醇中毒的病理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开毓  耿毅 《淡水渔业》2001,31(5):37-39
喹乙醇 (Olaquindox)属喹啉类药物 ,又名倍育诺 (Bag -n -ox)、快育灵、奥拉金、喹酰胺醇(Kuiyichunium) ,为一种化学合成抗菌促生长剂。1965年由西德拜耳 (Bayer)公司K Ley等人首先发现它对动物的促生长作用[1,2 ] 。 1976年欧洲经济共同体首先批准其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来促进畜禽生长 ,提高饲料转化率。我国于 80年代初开始应用 ,1982年 4月农牧渔业部畜牧局批准了“喹乙醇 (HMQ)的暂行质量标准”。该化学药品虽对试验动物毒副作用小 ,但对鸡、鸭、鱼则较为敏感 ,在生产上常常由于使用不当 (如剂…  相似文献   

10.
11.
<正>喹乙醇又称喹酰胺醇,商品名为倍育诺、快育灵等,具有促进生长和抗菌作用,前些年广泛应用喹乙醇预混剂。但喹乙醇有中度至明显的蓄积毒性,对大多数动物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农业部在2001年第168号公告中就作了严格规定:只能用于体重低于35kg的猪,添加量为50g/t的饲料,禁止用于家禽及水产养殖,但很多养殖者仍然违规使用。现将一起违规使用喹乙醇引起番鸭中毒的诊治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曹豫 《重庆水产》2009,(3):52-54
喹乙醇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抗菌促生长剂,能显著提高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同时喹乙醇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喹乙醇对动物的促生长作用。有研究表明,在鲤鱼、罗非鱼、草鱼、  相似文献   

13.
喹乙醇 (Olaquindox)又名倍育诺 (Bay On Ox)、喹酰胺醇、快育灵 ,属喹口恶啉类化合物 ,具有广谱抗菌、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同时又具有用量较少、价格便宜、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故在畜禽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 ,一般推荐用量 :家畜 5 0~1 0 0 mg/g,家禽 2 5~ 3 5 mg/g、鱼类 5 0~ 80 mg/g[1 - 3] 。近年来 ,喹乙醇被作为抗菌促生长药物推广应用到水产动物养殖业 ,但喹乙醇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差很小 ,尤其是在用户不了解喹乙醇有效成分含量的情况下 ,一旦操作失误 ,极易引发中毒事件。一、事…  相似文献   

14.
陈梅  徐颖  王建  秦凯 《畜禽业》2012,(10):90-91
<正>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温下密度略小于空气。当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动物机体吸入后,一氧化碳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  相似文献   

15.
16.
喹乙醇对鲤鱼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乙醇是饲料中常见的促生长剂,适量使用很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但是动物体内喹乙醇过量会对鲤鱼机体的鳃、肾脏、肝脏等组织产生一系列的毒害作用.因此在水产养殖中应该对喹乙醇的使用量加以控制.文章从组织爱损、营养代谢和生理生化功能等方面综述了喹乙醇对鲤鱼的毒性及机理.  相似文献   

17.
小三毛金藻(Prymnesium parvumCarter)分泌的代谢产物中含有一种鱼毒索,可使养殖鱼类中毒致死。这种现象在丹麦、荷兰和巴基斯坦等地都先后被发现过(B·罗迪著,罗迪安译的藻类学,1980)。我国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63年以来在大连南关岭鱼池发现由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而引起  相似文献   

18.
19.
曾宝全 《内陆水产》2001,26(9):35-35
甲鱼氨气中毒是伴随着甲鱼控温高密度养殖而出现的一种由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甲鱼病。甲鱼氨气中毒在温室的发生率很小,且症状和甲鱼红底板相似,养殖者一般很难辨认此病,一旦发生,如果诊断错误,用药不当,将造成甲鱼大量死亡。1诊断方法1.1症状甲鱼一旦发生氨气中毒,甲鱼底板呈点状充血,身体萎瘪、瘦弱,病情严重时,脖子、四肢及全部底板起水泡,裙边呈锯齿状断裂。1.2流行特点甲鱼氨气中毒常发生于温室水质变质的池子,时间为每年的2~4月,甲鱼平均体重超过150克。1.3甲鱼氨气中毒和红底板症状的区别甲鱼氨气中毒为点…  相似文献   

20.
梁坤华 《畜禽业》2005,(4):35-3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近期发病较为严重,需做好早期诊断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