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松毒蛾越冬蛹种群密度简易序贯抽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毒蛾(Dasychirc axutha Collenett)是我省近年來为害松树的主要食叶害虫,1987年至1989年,在贵阳市、省龙里林场、惠水县国营林场,被该虫蚕食致死的松林面积达28余公顷。松毒蛾在我省一年发生两代,以第二代老熟幼虫群集于地表枯枝落叶层、岩石裂缝、土洞、杂草和灌木基部等隐蔽场所化蛹越冬。越冬期长达6个月以上,是开展虫情调 相似文献
2.
舞毒蛾卵块序贯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舞毒蛾分布特征明显、种群数量稳定、历期时间长以及易于调查计数的卵块的序贯抽样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提出了用于指导防治的一组序贯抽样方程和最适抽样数量的确定公式。 相似文献
3.
经频数分布法和聚集度指标测定分析 ,柳毒蛾在防护林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以核心分布更为适宜。应用 Iwao( 1971)平均拥挤度 ( m* )与平均数 ( X)的回归关系 ,制定出最适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揭示榆紫金花虫成虫的种群分布特征,以便精确、有效地抽样设计,1987年7月在黑龙江省明水县,6~10年生的白榆人工纯林中,调查了12块标准地600株样木。经用7种聚集度指标的检验结果,该虫成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其原因由本身的习性所致。序贯抽样技术的研究,制订了该虫的林间最大抽样查对表及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落叶松松瘿小卷蛾的空间分布进行指数法模拟研究,发现其空间分布为由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引起的聚集分布。通过序贯抽样研究,对松瘿小卷蛾幼虫序贯分析表进行了编制,为防治松瘿小卷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木毒蛾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和综合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采用比较频次法和聚集度指标法,测定木毒蛾各虫态的分布型。应用Iwao方法,计算各虫口密度下的林间最低抽样数,分析了中幼林中幼虫序贯抽样。研究表明,木毒蛾各虫态(卵块、幼虫、蛹)在木麻黄防护林中呈聚集分布,幼虫以聚集型扩散。幼虫在中低密度下,以对角线和棋盘式取样最佳,卵块以对用线取样最佳。对木毒蛾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坚持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其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8.
松毒蛾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应用频数分布的卡方(X~2)检验法,Iwao、Taylor等的回归分析法和聚集度指标测定方法,研究了松毒蛾幼虫和越冬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幼虫和越冬蛹的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型分布,其中越冬蛹的概率分布适合于负二项分布。对越冬蛹的聚集度指标,用刀切估计方法给出了指标的刀切估计值和估计区间。用Blackith提出的种群聚集均数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证明了松毒蛾幼虫和越冬蛹的聚集现象是由该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造成。通过分布型的测定,提出了数据统计代换的适宜公式,其中幼虫可选用对数代换和Taylor幂法则的代换公式;越冬蛹可选用对数代换、Iwao代换、Taylor幂法则代换公式。对Iwao回归模型参数α、β进行了偏离度的检验,表明越冬蛹的α、β值与0、1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在了解松毒蛾生活史与各虫态存活率的基础上,应用发育进度预测法和有效基数预测法对松毒蛾的发生期与发生量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越冬蛹和第一代蛹羽化进度的系统调查,绘制了累计羽化百分率与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并以此作为预测卵孵化发育进度的基准曲线,对其它虫态发育进度的预测也可采取同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落叶松松瘿小卷蛾的空间分布进行指数法模拟研究,发现其空间分布为由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引起的聚集分布.通过序贯抽样研究,对松瘿小卷蛾幼虫序贯分析表进行了编制,为防治松瘿小卷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置信区间型序贯抽样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通用的置信区间型序贯抽样方法,提出了两种新的序贯抽样模型:(1)用两个可靠性指标来估计判断调查虫口是否达到一个防治指标。(2)用一个可靠性指标来判断调查虫口是否达到经济 阈值和经济损失水平两个防治指标,将经济核算与防治决策直接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松毒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系统观察研究表明:(1)松毒蛾在我省一年发生两代,以第二代老熟幼虫于枯枝落叶层、杂草灌木基部、石板下、裂缝等干燥隐蔽的场所结茧越冬。在季节延迟,冬季暖和的年份,可见到少量第二代老熟幼虫在针叶丛中吐丝作茧的现象,但随着天气变冷,树上的幼虫最终迁移到地面化蛹越冬。(2)各虫态的历期变化幅度较大,一般幼虫期为55~70天,第一代蛹为20~30天,第二代蛹为190~210天。(3)幼虫对寄主的为害程度,一般华山松大于马尾松,猖獗之年,可导致成片松林的死亡。(4)松毒蛾各虫态的天敌种类是比较丰富的,据初步统计有黑卵蜂、跳小蜂、茧蜂、姬蜂、寄蝇、螳螂、真菌、细菌、病毒等30余种。(5)人工清除越冬蛹宜于12月至次年3月进行;摘除夏蛹(第一代)于7月中旬至8月初进行;灯光诱杀成虫,宜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以及7月下旬至9月上旬。防治第一代幼虫的时间为6月份,防治第二代幼虫的时间为8月底至9月中旬。(6)防治工作中,可采取治点保面,压低第一代虫口密度,确保第二代有虫不成灾的策略,采取营林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协调除治的综合防治策略。大面积化学防治中可采取喷洒菊酯类化学农药、灭幼脲仿生农药以及菊酯农药与灭幼脲混合施放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6种分布型指数定出线茸毒蛾幼虫在农桐间作的泡桐林中呈聚集分布。实际抽样时,当调查株数分别为5、10、15、20、25、30株,虫口数量分别达到30、72、116、161、206、252头时,需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正> 当检验害虫的发生程度是否达到防治指标或防治效果如何时,应用序贯抽样可以减少抽样数。本文通过对隶属于负二项分布的序贯抽样法和Iwao的序贯抽样法的比较,探讨了在白杨透翅幼虫期取样调查中用样本估计总体时适宜的抽样技术及数量。1 隶属于负二项分布的序贯抽样白杨透翅蛾幼虫的分布型,笔者曾用频次分布卡方检验法和分布型指数法,判断符合负二项分布。根据8块样地(12800株)的调查资料,采用矩法(k=(?)/(S~2-(?))求得k值,k=0.2318.根据生产防治经验,暂定虫株率为7%以上须进行防治,4%以下不需防治,则接收与拒绝的方程为: 相似文献
19.
贵阳市松毒蛾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毒蛾(Dasychita axuthc Collenette)又名松茸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贵州省中部、南部地区近年来暴发成灾、危害较力严重的松树食叶害虫。大发生时松针被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制约林木的生长,受害严重的则直接导致林木成片枯死。1989年贵阳市近郊的贵州省林科所实验林场八里屯工区因遭受松毒蛾危害,继而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