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大学生和谐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着力培养大学生与和谐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相匹配的和谐观。和谐价值观包括正义理念、契约精神、共赢意识、包容心态、关爱胸怀、创新精神、低熵观念和圆融品质等八种意识。和谐观教育要勇于创新,体现时代特色,走一条“理念先行,全员参与,表彰榜样”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人的重要使命.因此,和谐社会需要与之相应的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3.
遵照和谐发展、和谐林业的定义、内涵、特征,结合酒泉市目前进行的几大生态工程,即退耕还林(草)、天然林(草)保护、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公益林保护等工程的开展,对酒泉地区整体生态环境,以及各类生态系统如:林农系统、草地(牧)系统、城镇生态系统、乡村生态系统等进行了宏观分析,并对酒泉市和谐林业建设提出了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传播、发展、创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和谐校园则是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人才的摇篮。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和谐校园的精髓,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灵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集中体现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的大学办学理念,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领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5.
绿色给人们的应该都是美好的、和谐的。但有些绿色给人们的美好打了折扣,造成了不和谐。诸如一些线压树、树压树、楼欺树、衰老树、人造假树等。我们应该认其实、追其因、创造和谐绿色。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国经济和社会全局赋予林业最重要、根本的时代重任,是以生态建设为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根本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林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地走向市场,同时,林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也不时发生,这不仅关系到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事关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环境和谐的发展大局。如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让广大消费者吃得放心、用得安全,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园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谐园林的主要特点和构建和谐园林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等方面谈了谈本人对构建和谐园林,促进社会和谐的精浅认识和想法,希望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9.
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我,厌烦嘈杂、喧嚣、拥塞、繁闹的市井;厌倦疲于奔命,更太烦俗不可耐的应酬、接待、寒喧、把酒、倾淡、客套,倒是喜于孤僻、清静、独处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也是这一战略的灵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也是实施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1株洲市森林资源基本现状在株洲市林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株洲市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林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林区、山区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到2004年止,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90 933.3hm2,有林地面积557 512.3 hm2,活立木蓄积17 259 352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高校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高校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和谐校园,首先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以科学发展为前提;第三,以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为动力;第四,搞好校园内外的和谐,促进高校稳定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瑜伽起源于五千年前的古印度,它是百代印度哲学六大派别中的一派,瑜伽来自梵文,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意味着身心处于稳定、平衡状态。练瑜伽的目的是要达到身、心、灵三者的完美结合。据《瑜伽焰口施要集》记载:“手结密印,口诵真言,意专观想,房与口协,日与意符,意与身会,三业相应,故曰瑜伽。”  相似文献   

14.
张思卿 《国土绿化》2006,(12):16-17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城市森林建设在实现城市人与自然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发展城市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噪音、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防灾减灾的特殊功能,是改善城市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途径。城市森林对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有着不可估鼍的作用,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经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1 关于"生态园林城市" 1.1 生态园林城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其中最主要是两条:一是营造社会公平, 协调贫富;二是面对生态脆弱,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力发展城市林业,使城市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化城市是新世纪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发展方向。西安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如果要真正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求在吃、穿、用等方面达到小康,更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不光成为我们全体国民心目中的一帧美好愿景,更成为各行各业工作开篇的口头禅。当然,要实现全社会整体上的和谐,自然首先需要从打造一些局部和谐开始,其中“和谐环保”便是急需走在和谐社会之前的一项“基础和谐”。  相似文献   

18.
试论和谐林业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根据和谐发展理论探讨了建设和谐林业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令每一位华夏子孙倍感沉重、倍感迫切的话题。这是我们面对黄河断流、长江断航、洪水泛滥、湖泊枯竭、沙进草退、环境污染所做出的选择。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着眼生存、立足发展,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提出了山西和谐林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做到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民生建设、文化建设五力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