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六项成果获奖2009年,三明市农科所科研成绩显著,获各级成果奖6项。其中,“早熟、抗稻瘟、耐高温的杂交稻恢复系明恢82的选育与应用“成果获福建省2009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我所  相似文献   

2.
1五项研究成果获奖2008年,我所有五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高产、抗病、优质杂交稻Ⅱ优1273选育与应用”研究成果,获2006.2007年度三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红掌栽培技术与组培快繁产业化研究应用”与“大花蕙兰引种栽培技术研究”成果分别获三明市农业科技服务与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培育的鲜切花品种“切花文心兰”和盆花品种“火鹤”,分别获第二届中国福建花王评选暨花卉精品展“切花类金奖”和“盆花与观赏植物类银奖”。  相似文献   

3.
三明市农科所以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服务三农为目标,致力于水稻、蔬菜、花卉、牧草等农作物和生物医药等药用植物及生物技术、栽培技术等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十一五期间,在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三明市农科所在水稻等各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61项,取得各级成果和荣誉奖29项,其中,3项水稻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水稻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1月,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协作完成的"江苏省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武进水稻育种首次获得该项荣誉。  相似文献   

5.
2011年1月,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协作完成的“江苏省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武进水稻育种首次获得该项荣誉。  相似文献   

6.
三明市农科所始终以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服务“三农”为目标,致力于水稻、果树、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和相关的生物技术及配套技术研究。十五期间,由于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三明市农科所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水稻等各项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取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三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有3个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6个水稻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7.
本成果源于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85724-02-06)“太湖平原水稻遥感估产”的子专题,内容包括卫星信息源处理技术研究,遥感估产地面框架布设,背景数据库建设,水稻种植面积提取,遥感综合估产模型研制,信息系统集成六部分。该成果经1992至1996年连续五年业务应用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专家鉴定认为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总课题获1995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三明市农科所以不断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服务“三农”为目标,致力于水稻、果树、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及相关的生物技术和配套技术研究,十五以来共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三等奖1项,三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有3个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有16个水稻品种通过省级审定,9个水稻不育系通过省级鉴定;有8个水稻品种获得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创造了一项水稻单产世界记录,创造了两项再生稻再生季高产世界记录。2004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单位”。成绩与荣誉的取得,与本所深化内部体…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创建于 1 95 8年。建所以来 ,紧紧围绕本市农业生产特点 ,积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 ,先后育成水稻、小麦、甘薯、芝麻等农作物新品种 1 1个 ,取得各类科技成果 1 5 2项 ,获部省市级奖励 5 5项 ,其中水稻“金陵 5 7”和甘薯“苏薯 1号”的选育及应用分别获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并被市委市政府授予 1 998~ 1 999年度文明单位光荣称号。近年来 ,我所认真落实省、市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农”战略方针 ,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 ,主动参与经济建设主战场 ,积极调整科研结构 ,坚持“面向城市 ,服务农村 ,保持…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通讯》2006,(4):59-59
印水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从制种产量、杂种产量和米质等方面把我国杂交水稻的生产水平总体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开创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该研究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据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张慧廉研究员介绍,由中  相似文献   

11.
"鲁农1号猪配套系、鲁烟白猪新品种培育与应用"获200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2.
印水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从制种产量、杂种产量和米质等方面把我国杂交水稻的生产水平总体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开创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该研究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王洋 《北京农业》2010,(3):49-49
日前,湖南省株洲市农科所主持的“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株1S’的选育与应用”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奖励委员会颁发的神农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株1S”继2009年底摘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获得的又一大奖。据了解,以“株1S”育成的35个水稻新品种、新组合,近年在我国南方稻区累计推广种植333.3万公顷,增加经济效益16.5亿元。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科技》2014,(2):21-21
中国杂交水稻首位博士杨聚宝参加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又一重大创新成果,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袁隆平领衔,经过20多年攻关,建立了光敏型和温敏型不育系的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取得7个方面创新与突破,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的主要限制因素,具有杂交配组自由,选育优良组合机率高.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通讯》2006,(5):63-63
水稻所张慧廉研究员获200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奖金50万元。由他主持完成的《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获2004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今日农村》2005,(6):25-25
张书芳先生一九六二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园艺系蔬菜专业。先后在北京农林局、沈阳市农委、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一九七四年参加国家攻关项目,主持“萝卜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其利用”和“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选育及利用”两项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中国秋冬萝卜核一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于一九八九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他主持的“大白菜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利用”项目于一九九一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九九三年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相似文献   

17.
简讯     
<正>"新疆科技期刊创新办刊模式、运行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荣获2010年度新疆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发[2011]5号文件: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对申报2010年度科技进步奖的成果,按照程序进行了严格评审。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授予130项成果为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15项成果获一等奖、47项成果获二等奖、68项科技成果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8.
元丰优998是三明市农科所用自育的三系不育系元丰A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恢复系广恢998配制的高产抗病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10,(2):49-49
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的“中国北方冬小麦抗旱节水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利用”等6项成果最近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成果有效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推广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的"中国北方冬小麦抗旱节水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利用"等6项成果最近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成果有效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推广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