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牧业通讯》2004,(8):11-11
据当地媒体消息 ,菲律宾总统亚罗耶近日签署了一道降低猪肉进口关税和允许免税进口大豆的行政令。根据该行政令 ,菲律宾将允许以10 %的关税进口1万吨猪肉及大豆进口免税6个月。菲律宾降低猪肉进口关税允许大豆免税进口$国际商报  相似文献   

2.
《中国牧业通讯》2004,(9):19-19
消息:据当地媒体消息,菲律宾总统亚罗耶近日签署了一道降低猪肉进口关税和允许免税进口大豆的行政令。根据该行政令,菲律宾将允许以10 %的关税进口1万吨猪肉及大豆进口免税6个月。菲律宾降低猪肉进口关税$新华网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虽然我国还未加入WTO,但由于国内大豆供给在总体上严重不足,已经形成大量进口大豆的趋势。今后大豆进口量的多少、价格的高低,仍主要由国内市场的供求变化决定,与“入世”的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 入世后,我国大豆进口关税不会超过3%,豆粕关税不超过5%,大豆和豆粕将取消进口配额和出口补贴;豆油进口关税将由目前的12%降到2004年9%。豆油的进口配额2000年为170万吨,到2004年增加到330万吨,这些条款对国内大豆市场影响是很小的。目前我国大豆进口关税为3%,进口豆粕为5%,并没有实际的…  相似文献   

4.
《湖南畜牧兽医》2002,(2):38-38
据业内专家预测,“入世”后,我国的畜牧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冲击较大的主要有以下畜产品:一是乳制品。目前国内乳品价格均高于国际价格,“入世”后,奶酪、冰淇淋的进口关税要逐年降低,预计到2004年,要分别从现在的50%、40%下降32%、19%;二是肉制品。发达国家肉制品加工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于国内,“入世”后,因进口呈增长趋势,对国内肉制品市场将有较大影响;三是皮毛。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进口国之一,因国产羊毛在质量和价格上均难以与此同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国产羊毛会受到冲击。但可喜的是,我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经济商务领事周小明参赞说,2004年,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增势迅猛,中国进口了澳大利亚羊毛的40%,在世界各国中居首位,中国农民喜爱的澳大利亚奶牛,进口了近7万头。在全球羊毛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去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羊毛15.9万吨,比上年劲增57.6%,总值超过9亿美元。澳毛在中国羊毛进口市场份额已超过八成。中澳奶牛贸易在前年创纪录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2002年,中国进口的澳大利亚奶牛还不到1万头,2003年上升到4万9千多头,去年更上升到近7万头。中国去年从澳进口羊毛15.9万吨、奶牛7万头…  相似文献   

6.
《水禽世界》2009,(11):52-52
近几年,俄罗斯首次买进美国鸡肉少于中国。在2009年前7个月,美国投放俄罗斯市场的鸡肉为33.65万t,而投人中国的为37.41万t。俄罗斯专家认为,俄罗斯进口禽肉类减少,这是个长期趋势,进口配额数量降低,同时增加肉类的进口关税,这将促进俄罗斯本国养禽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印度正在考虑对小麦征收10%的进口关税。印度政府正在考虑对小麦征收10%的进口关税,以遏制出货量,并清理劣质谷物。目前,印度还未对小麦征收进口关税。尽管2014~2015年国内小麦作物丰收,面粉厂和私人贸易商在国内市场上以较低的全球价格和缺乏高质量的谷物进口小麦。在进口关税征收前,有关部委和部门必须进行协商。如果征收关税获得批准,这将有助于国内产业的发展,它们已面临着过剩库存所带来的挑战。本月早些时候,有报道称印度面粉加工商和全球贸易公司从今年3月起已经停止进口50万t澳大利亚小麦。这是十多年来最大的数  相似文献   

8.
国家计委日前公布了《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入世后,我国将对小麦、玉米、大米、豆油、菜籽油、棕榈油、食糖、棉花、羊毛及毛条10种农产品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即每年确定一次上述农产品的进口关税配额数量,配额内实行低关税,配额外实行高关税。按照新的管理办法,国家计委将在每年年底前公布下年度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和申请条件,由国家计委授权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受理企业的进口配额申请,并在每年年底前将下年度的一般贸易配额分配给符合申请条件的最终用户;申领到配额的最终用户,在每年9月1…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以厂简称《暂行办法》)、《2002年重要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请条件和分配原则》(以下简称《分配原则》)和《2002年羊毛、毛条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2年8月9日公布了《关于2002年重要农产品进口  相似文献   

10.
《吉林畜牧兽医》2011,32(11):53-53
l大豆进出口动态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为3%,大豆出口关税为零。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口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合计进口大豆5480万t。同比增长28.8%。2011年1月中国进口大豆量为513万t,2月进口大豆232万t,3月进口大豆351万t,  相似文献   

11.
1大豆进出口动态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为3%,大豆出口关税为零。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口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合计进口大豆5480万t,同比增长28.8%。2011年1月中国进口大豆量为513万t,2月进口大豆232万t,3月进口大豆351万t,4月进口大豆388万t,5月进口大豆456万t,6月进口大豆430万t,7月进口大豆535万t,  相似文献   

12.
1.绵羊毛;去年我国进口羊毛21万吨,国内产10万吨,由于进口量大,造成国内羊毛积压。又因毛线、毛呢、毛毯价格下滑,因此羊毛收购价格仍在低位徘徊。预测优质土种洗净毛每公斤收购价在15~17元之间波动,优质种毛每公斤在32~34元之间,改一、改二细毛在25~27元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羊毛产业加工重心向我国转移,我国羊毛需求量快速增加,羊毛进口规模显著扩大。在国内供需结构存在突出矛盾的背景下,我国对进口羊毛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大量进口羊毛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对毛、绒、皮国内外市场、生产与贸易情况及竞争力进行分析 ,并提出应对措施。1 生产与贸易现状1.1 羊毛我国是羊毛生产大国之一 ,在世界排名第三 ,生产羊毛 (洗净毛 ) 1.5 5亿kg。主要产区为新疆、内蒙、宁夏、甘肃等牧区。其总产量中有 4 0 %的细羊毛 ,2 1%的中细羊毛和 39%的粗羊毛 ,虽然我国是一个羊毛生产大国 ,但总体水平不能自给 ,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头号进口羊毛大国。我国每年毛纺、轻工等行业需羊毛 (折净毛 )约 2 5~ 36万t;其中国产羊毛仅能满足毛纺工业用的 1/ 3,其余 2 / 3羊毛依赖进口。 2 0 0…  相似文献   

15.
菲将降低玉米进口关税菲律宾为了发展养猪和家禽业,将加速降低玉米进口关税。这将有利于其它国家的玉米出口。菲农业部长埃斯库德罗说,政府“准备让进口玉米按零关税率输入”。这个措施会使本地养猪者和家禽饲养者降低生产成本。目前玉米进口关税率是:根据最低准入数量...  相似文献   

16.
1大豆进出口动态 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为3%,大豆出口关税为零。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口数据显示,2010年合计进口大豆5480万吨,同比增长28.8%。2011年1月中国进口大豆量为513万吨,2月进口大豆232万吨,3月进口大豆351万吨,4月进口大豆388万吨,5月进口大豆456万吨,6月进口大豆430万吨,7月进口大豆535万吨,8月进口大豆451万吨,  相似文献   

17.
《吉林畜牧兽医》2010,(4):65-65
1大豆进出口动态 大豆恢复3%的进口关税税率,大豆出口关税为零。海关总署公布进口数据显示,中国1月进口大豆408万t;较2009午同期的303万t增长34.5%;国家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2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303万t,低于早先预测的332万t,相比之下去年2月进口326万t。  相似文献   

18.
国外     
<正>韩国取消进口关税应对蛋品短缺8月1日,韩国政府批准取消鸡蛋类产品进口关税,以应对禽流感引发的供货短缺。韩联社报道,新措施允许韩国企业进口2.8万吨鸡蛋,包括1.3万吨壳鸡蛋、600吨种蛋和1.44万吨其他产品。这些产品的零关税期限将持续至2017年年底。韩国政府表示,韩国企业可以从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荷兰、泰国和西班牙进口鸡蛋。上述零关税措施定于8月中旬左右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9.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毛纺工业发展异常迅速,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年加工原毛量在32万吨以上,而我国每年羊毛产量不足23万吨,缺口很大。因此国家须拿出大量外汇进口外毛。而国内,羊毛流通领域的了序非常混乱,以及大量掺杂使假,压等压价,或哄抬物价,致使优毛不能优用,优毛而不优价,严重地影响秩羊毛生产和加工者的利益,为了扭转这种不合理局面,国家在治理整顿中,探索用羊毛拍卖会的形式,以减少中间环节,使产销直接见面。1987年8月,在新疆第一次试办了羊毛拍卖会。拍  相似文献   

20.
2022年,国内猪肉生产形势较好,猪价整体偏低,进口猪肉在价格上的优势不强;加之,猪肉进口关税提升,进口成本增加,以及国际环境紧张,预计全年猪肉进口量相比非瘟3年大幅减少,进口均价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