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成县当地银杏大蚕蛾的生活习性,研究了3种不同药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对银杏大蚕蛾3龄以下幼虫和3龄以上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3龄以下幼虫防效都较好,对3龄以上幼虫防效都较差.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1.2%烟碱·苦参碱... 相似文献
2.
几种药剂对银杏大蚕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氧化乐果等9种药剂对银杏大蚕蛾1、2龄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效.不同药剂对银杏大蚕蛾幼虫的LD50不同,以氧化乐果的毒力最弱,其对1龄幼虫的LD50为7.93×10-4,对2龄幼虫的LD50为1.926×10-3;以贝塔-氟氯氰菊酯的毒力最强,其对1龄幼虫的LD50为5.398×10-8,相对毒力为14690.63,对2龄幼虫的LD50为9.073×10-8,相对毒力为21234.84.同一种药剂随着虫龄的增大其毒力有所降低,不同药剂毒力降低的倍数不同,降低倍数在1.33~14.75之间,毒力曲线可以作为相对敏感基线.田间防治银杏大蚕蛾1~3龄幼虫第1天的药效为50%~90%,第3天在60%~100%之间,第7天在80%~100%之间,其中有机磷类农药的药效较好,为65%~90%;菊酯类农药的药效最好,为80%~100%. 相似文献
3.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养虫笼饲养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对银杏大蚕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对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该虫在湖北孝感1年发生1代,以卵在银杏或其它寄主树干上赵冬,6-7月发生最烈。采用冬春灭卵、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以及在幼早1-2龄高峰期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锐劲特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6.
银杏大蚕蛾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大蚕蛾是危害银杏的主要害虫。在湖北省一年发生 1代 ,以卵在树缝或树蔸草丛表土内越冬 ,4月上旬卵开始孵化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为幼虫危害取食高峰 ,6月下旬至 8月下旬幼虫结茧化蛹 ,8月下旬至 10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在防治上 ,采用人工摘茧除蛹和 2 5 %敌杀死药物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8.
银杏大蚕蛾,又称核桃楸天蚕蛾,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在吉林省1年1代,以卵过冬,越冬卵5月上旬孵化,5月中旬~7月中旬为幼虫危害期。幼虫期喷洒3%高效氯氢菊酯800倍液,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三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敌百虫.辛硫磷乳油和20%三唑磷乳油于卵孵高峰期使用大孔喷头常规喷药,对水稻三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水量900kg/hm2,其中,2种药剂宜选用的浓度20%三唑磷乳油为2 700mL/hm2,30%敌百虫.辛硫磷乳油为1 800mL/hm2,药后30d防虫和保苗效果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核桃楸大蚕蛾( Dictyoploca japonica)的方法,采用320~585 nm的单波长太阳能灯开展了林间诱杀研究,筛选了诱杀核桃楸大蚕蛾的最佳波长、最适时间、诱杀容器的颜色和置放高度,比较了不同时段诱杀核桃楸大蚕蛾的雌雄性比,以及雌蛾的携卵量和对非靶标昆虫的诱杀作用。结果表明:360 nm太阳能灯诱杀核桃楸大蚕蛾的总量显著大于其他波长灯的诱杀量;以19:30—21:30时段诱杀数量最多;诱杀到的核桃楸大蚕蛾的雌雄性比2.3∶1;白色容器的诱杀量最大;将盛水容器置于地面对核桃楸大蚕蛾有更好的诱杀效果;诱杀的雌虫携卵量最高为366粒,平均(121±13)粒,73.0%的雌虫携卵量超过20粒;360 nm灯对其他鳞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诱杀量与对照灯的诱杀量相比无显著差异。因此,波长为360 nm的太阳能灯可作为诱杀核桃楸大蚕蛾的最佳灯具。 相似文献
15.
“生物导弹”防治杨二尾舟蛾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系统考虑寄主树木、虫害源和环境条件三者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是我国目前倡导和发展的趋势。研究从综合治理角度出发,利用“生物导弹”防治鳞翅目害虫,2005年6月下旬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农业开发区用“生物导弹”对杨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Moore)进行防治试验,试验面积为533.3 hm2(8 000余亩)。防治效果最高为100%,最低为64.2%,平均防治效果为86.1%,达到了综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索金银花植株夏季凋萎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采用实地抽样方法调查土壤养分含量、金银花品种、树龄、病虫发生程度、季节对金银花夏季凋萎枯枝率的影响,并通过凋萎防控试验提出夏季凋萎的防控对策。[结果]随着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升高,金银花夏季凋萎枯枝率降低;毛花柱忍冬的夏季植株凋萎枯枝率最高,其次为华南忍冬,红腺忍冬夏季植株凋萎枯枝率最低;金银花植株夏季凋萎枯枝率与白粉病病情指数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各季节金银花植株凋萎枯枝率从高到低排列是夏、秋、冬、春,其中毛花柱忍冬夏季凋萎枯枝率高达97.95%。[结论]在调查分析金银花植株夏季凋萎症状表现、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种植抗病力强的品种;开花前和采花后及时使用低毒药剂防治蚜虫、金银花尺蠖和白粉病;采花后及时剪除枯枝和老弱枝条;秋、冬季采用有机肥与三元复合肥配施等防控植株夏季凋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国槐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普通国槐、金叶国槐的一些光合特性及生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国槐与金叶国槐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在8:30左右时,次峰在15:30左右,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金叶国槐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55μmol/(m2·s)和1500μmol/(m2·s),CO2补偿点和饱和点为120μL/L和900μL/L,光合作用的最适合的温度为29℃。普通国槐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61μmol/(m2·s)和1500μmol/(m2·s),CO2补偿点和饱和点为136μL/L和1000μL/L,光合作用的最适合的温度为29℃。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薇菜根际土壤中氮素营养情况,利用土壤学方法研究和比较了不同生境根际土壤氮素形态、氮代谢相关酶活力及氨化作用.结果表明:(1)野生生境薇菜根际土壤的总氮含量及有效氮含量均极显著地高于栽培基地,野生生境薇菜根际土壤总氮、碱解氮和氨基态氮含量比栽培基地的高1.533.55,1.373.70和3.123.38倍,(2)铜盆水生境的薇菜根际土壤蛋白酶活力和脲酶活力极显著地高于栽培基地,分别是栽培基地的2.41和3.76倍.(3)柳州城和铜盆水生境中薇菜根际土壤的氨化作用显著地高于栽培基地,分别是栽培基地的21.45和4.25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