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成为甘肃省旱作区农业增产的主要科技支撑,甘肃省各级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该技术因地制宜,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试验对比,总结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作者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白银市平川区通过相关品种的对比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旱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主栽种植品种,为确保当地粮食增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优良品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性措施,为了筛选出适宜于秦州区全膜双垄沟播的玉米新品种,我们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不同品种比较试验,旨在从中筛选出适宜于该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1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概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地表起大小垄后,用地膜覆盖全田,在沟内播种作物的技术。该技术集"大小垄种植、地膜覆盖、垄沟种植"于一体,能够显著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能够大幅度提高旱作业区粮食产量。2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试用范围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用于土壤墒情差和降水量较少的旱作农业区,以坡耕地增产效果明显。3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增产原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提高单产,挖掘增产潜力,创新旱作农业技术,探索适宜陇西的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最佳模式。通过试验研究,初步分析了陇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在旱作农业区的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为区域全膜玉米推广应用总结出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米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是玉米生产的关键性增产措施,为了筛选出适宜于秦州区示范推广的玉米新品种,作者在平南镇孙集村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不同品种比较试验,旨在从中筛选出适宜于该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下栽培密度的试验,得出玉米品种金凯3号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为窄行距40cm,宽行距70cm,其最佳种植密度4 445株/667m2,平均株距27.3cm。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省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了玉米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明显,增产显著。其中,秋覆膜优于春覆膜,全膜优于半膜,双垄沟播优于平覆膜,尤其是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栽培模式增温明显,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8.
阿荣旗地区覆膜栽培技术种植玉米较多应用半膜覆盖,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在阿荣旗地区还是新生事物,为了推广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2013年在新发乡大有庄村设置了玉米不同栽培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具有明显的抗旱、提温、增产作用,但是相对而言,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比半膜栽培的抗旱、提温、增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对玉米的增产机理。[方法]试验设在甘肃省环县许旗村,供试品种为承单20号,共设5个处理,即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盖平铺穴播、半膜覆盖平铺穴播、常规半膜种植起垄覆膜、露地平播,研究5个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处理的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均高于全膜覆盖平铺穴播、半膜覆盖平铺穴播、常规半膜种植起垄覆膜和露地栽培处理,经济产量分别增产4.4%、22.4%、27.5%、46.3%,生物产量分别增产4.1%、22.0%、27.1%、46.7%。[结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增产效果明显,应在我国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家川县已实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全覆盖,对张家川县玉米生产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试验寻找不同地域的最佳种植品种,最大限度地挖掘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安定区进行全膜垄沟通用栽培模式、黑色地膜全膜双垄侧播、露地种植三种马铃薯栽培模式示范,验证全膜垄沟通用栽培模式的适应性、可行性。结果表明,全膜垄沟通用栽培模式较露地种植有显著的保水性能和增产效果,但与黑色地膜全膜双垄侧播比较,该模式保水性能和增产效果不显著。建议在多点、多次、多个气象因素进行试验示范后,适时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选用优良品种是玉米生产的关键性增产措施。为了筛选出适宜于我区示范推广的玉米新品种,我们在玉泉镇杨何村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不同品种比较试验,旨在从中筛选出适宜于我区种植的  相似文献   

13.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近年引进的一项农业新技术,为实现此项技术的本土化,寻求适合本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的最佳种植模式,2015年在甘肃省平川区黄峤乡双铺村进行了登义2号玉米新品种种植模式试验,科学总结此项技术的增产增效情况,为今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永靖县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进行农业生产,通过示范推广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玉米产量,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开展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宜不同地域的最佳品种,对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玉米在双垄全膜、平覆全膜、小垄沟半膜、露地起垄种植几个处理下其集雨节水与保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侧播栽培模式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11705.55千克/公顷,比小垄沟半膜种植增产2912.55千克/公顷,增幅33.12%;比露地起垄种植增产4956千克/公顷,增幅68.46%。生育期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提早5天~9天,是适合秦州区玉米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玉米抗旱蓄水保墒的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抗旱品种的应用、科学合理施肥方法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等方面总结出了榆林市旱地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玉米在双垄全膜、平覆全膜、小垄沟半膜、露地起垄种植几个处理下其集雨节水与保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侧播栽培模式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11705.55千克/公顷,比小垄沟半膜种植增产2912.55千克/公顷,增幅33.12%;比露地起垄种植增产4956千克/公顷,增幅68.46%。生育期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提早5天~9天,是适合秦州区玉米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自2011年引入黄陵县后,成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为了更进一步挖掘该技术的增产潜力.进行玉米不同覆膜方式、覆膜时期集雨节水保墒增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玉米抗旱蓄水保墒的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抗旱品种的应用、科学合理施肥方法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等方面总结出了陕西省榆林市旱地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完善栽培技术水平,探索适合天水市高海拔、降雨量大的区域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最佳覆膜时期及其增产效应,开展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不同时期覆膜试验,分别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玉米生长状况等指标进行了测定,获得了有价值的试验结果,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