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杨梅采摘后的保鲜新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保鲜剂保鲜、涂膜保鲜、物理保鲜技术等方面内容,并阐述了杨梅保鲜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以期为杨梅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梅是原产于我国的特色水果,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喜爱。杨梅果实上市期短且大多数品种不耐贮运,因此采后保鲜和贮运技术对杨梅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前人针对杨梅果实的采后保鲜和贮运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基于此,本文综述了杨梅果实采后的品质变化、病虫害发生规律、贮藏保鲜与物流运输技术研究进展,梳理并展望了若干研究重点,分析得出造成杨梅采性差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提出从多方面着手形成综合技术体系的重要性。本文为杨梅采后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荸荠种杨梅为材料,组合冰温保鲜、冰块加泡沫箱保鲜和气调保鲜MAP等3种技术,进行杨梅贮藏保鲜及运输保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主动MAP处理组,一个星期内采用纯CO2处理的E组杨梅色泽、风味均优于采用氮气处理的C、D组杨梅,但是,超过一个星期后E组的品质下降速度超过C、D组,D组每隔5d置换一次氮气可以连续保鲜一个月以上。一般运输路程2d以内的选择包装1,加上冰果比为1:1的冰块;2d以上的选择包装2,加上冰果比为3:1的冰块。可以实现杨梅的无箱外冷源有效保鲜贮运,最长贮运保鲜期可达7d(168小时)。  相似文献   

4.
甘草提取液对杨梅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几种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甘草提取液对杨梅进行保鲜处理,定期测定杨梅腐烂率、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总酸、丙二醛含量,探讨甘草提取物对杨梅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甘草提取液对杨梅的保鲜效果显著,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甘草提取液对杨梅的保鲜效果较佳.甘草提取液作为水果保鲜剂,具有安全无毒、经济适用、广谱性、环境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杨梅质优味美,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但由于它是浆果,多汁且无果皮保护,成熟期又适逢高温季节,极难贮藏运销,每年上市高峰期处理不及,腐烂损失严重。杨梅保鲜技术的研究和解决是生产、消费和加工各方面的共同愿望。为此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与慈溪冷冻厂、慈溪县食品公司协作,开展了速冻保鲜技术的研究,经两年的摸索和试验,获得了成功。杨梅的速冻保鲜采用了包膜速冻和介质解冻相配合的技术,可以使杨梅保鲜期达半年以上,失汁率可控制在10%以下,外观、风味和  相似文献   

6.
无花果果实采后不耐储藏,但有关无花果采后保鲜的研究较少,杨梅的果实品质和采收环境与无花果非常相似,本文借鉴目前杨梅保鲜的主要措施对无花果的采后保鲜提出设想,并对未来可能的提高耐储性的技术措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慈溪杨梅为试验对象,为了对比传统冷库预冷与真空预冷结合冷链包装在慈溪杨梅保鲜及快递运输过程中的预冷效率和保鲜效果,采用雨水杨梅与干燥杨梅进行真空预冷及冷库预冷分组试验。结果表明,雨水杨梅组,在真空预冷终压580 Pa、15 min左右真空预冷28 ℃,杨梅最终温度稳定在5 ℃,对比冷库效果显著;干燥杨梅组,终压580 Pa 在30 min左右真空预冷30 ℃,杨梅最终温度稳定在11 ℃,对比冷库效果较不理想。结合新型杨梅冷链包装进行邮寄保鲜试验,为慈溪杨梅采后处理及储运技术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梅箱式气调保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发箱式气调(MA)和人工气调(CA)箱式的方法对杨梅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箱式气调保鲜技术可将杨梅保鲜期延长至15天;20%浓度CO2的人工气调(CA)环境下,冷藏15天,杨梅好果率在95%以上,果实外形、色泽、口感保持较好;而自发气调(MA)条件下,杨梅风味保持较好。这一研究将为解决杨梅不易贮藏的困境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9.
杨梅保鲜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梅果实呼吸强度强,常温下贮藏十分困难,以东魁杨梅为供试品种,研究杨梅贮藏技术,结果表明:28.0"-34.5℃、(22±2)℃、(11±1)℃和(2±1)℃等4种温度下的保鲜贮藏期分别为25.5h、60h、174h和384h。气调包装保鲜贮藏O2、CO2、N2的比例以10%02、2%CO2、88%N2和12%O2、2%CO2、86%N2为好。泡沫包装箱内加冰块保鲜贮藏,加冰后,16-20h以内降温最为明显,以后温度缓慢上升;室外温度28.0-34.5℃,36h预冷供试杨梅贮藏好果率为92.3%;室内温度20.5~24.5℃,60h预冷供试杨梅好果率94.0%,结合杨梅保鲜运输实际,确定常温下保鲜杨梅运输保鲜期1.5-3.0d。  相似文献   

10.
科技信息     
“枇杷自发气调包装保鲜技术”研究通过鉴定近日,由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承担的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亚热带特色水果枇杷杨梅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其子课题“枇杷自发气调(MAP)保鲜技术”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认为:该技术保鲜成本低、操作简便、技术实用,  相似文献   

11.
吴雅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194-7195
气调包装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果蔬产品保鲜的新技术,其保鲜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就包装材料、气体成分、温湿度和果蔬自身条件等因素对果蔬气调保鲜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果蔬气调包装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草莓气调保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求一种适宜的草莓保鲜模式。[方法]选择新鲜饱满、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草莓果实为试材,分别置于PVA和PE 2组保鲜袋中,挽口形成自发气调模式,每组分别设冷藏(10±2)℃、添加蚕茧保鲜剂、添加"绿达"牌果蔬保鲜生理调节剂3个处理,以常温为对照,比较各种处理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草莓的气调保鲜袋保藏、添加保鲜剂气调保鲜袋保藏、气调保鲜袋冷藏效果优于常温及PE保鲜袋保藏。与PE保鲜袋相比,PVA气调保鲜袋对草莓的保鲜效果非常明显,保鲜期延长了5 d以上。冷藏处理结合PVA保鲜袋可大大减少水分散失,延长草莓果实的保鲜时间。保鲜剂结合PVA保鲜袋可明显减缓草莓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结论]该研究为草莓贮藏保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气调包装、冰温技术和保鲜剂在虾类保鲜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介绍了虾类黑变机理及防止虾黑变措施,并阐述了气调包装和保鲜剂防止虾类黑变和延长货架期的原理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冰温技术应用于虾类保鲜的可行性;基于已报道的气调包装、冰温技术和保鲜剂分别应用在虾类和其他一些水产品上的保鲜效果,提出了联用气调包装、冰温技术和保鲜剂3种技术对虾类进行协同保鲜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4.
臭氧处理与低温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提高双孢蘑菇的保鲜质量为目的,分析了O3气体处理时间对保鲜蘑菇的细胞膜透性、PPO和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O3气体处理10min的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相对较好,表现为细胞膜透率和PPO活性受到有效抑制,CAT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除外还分析了O3气体处理对保鲜蘑菇的细胞膜透率、PPO和CAT活性的影响,为O3气体处理技术应用于蘑菇保鲜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壳聚糖的特点、涂膜方法和保鲜机理,综述了壳聚糖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脱乙酰壳聚糖对水萝卜进行涂膜保鲜研究。以水萝卜失水率为指标,考察了稀醋酸浓度、脱乙酰壳聚糖浓度、浸涂时间对保鲜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保鲜前后水萝卜的呼吸强度、颜色、硬度及表面褶皱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保鲜工艺为脱乙酰壳聚糖浓度为1.5%、醋酸浓度为1.0%、浸涂时间为30s。此工艺处理对水萝卜具有可靠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气调包装(MAP)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当的气调包装(MAP)技术能显著延长果蔬的货架期。阐述了目前我国果蔬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MAP技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如气体成分、包装材料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MAP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常见的初始气体比例及果蔬成熟度、加工方式及贮存温度对MAP贮藏效果的影响,并介绍了髙氧气调保鲜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同时对MAP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鸡腿菇的采后保鲜问题,延长其货架期。[方法]采用6种非硫护色剂对鸡腿菇进行护色处理。[结果]结果表明:氯化钠、柠檬酸、维生素C的护色保鲜效果较好,其中维生素C的护色效果与焦亚硫酸钠相当。复合护色剂中以"维生素C 0.12%+柠檬酸0.6%+氯化钠0.6%"的护色保鲜效果最好。鸡腿菇在护色液中的浸泡时间以20~30 min为宜,浸泡后可用清水漂洗菇体表面残留的护色液。保鲜膜采用密闭包装可以维持包装内的低氧高二氧化碳,有利于鸡腿菇的护色保鲜。[结论]该技术是一种很好的保鲜技术,但必须结合其他方法来控制鸡腿菇生长,才能获得理想的护色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冰温贮藏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保鲜的新途径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总结了冰温、超冰温保鲜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优缺点;概述了该项技术产生,发展过程及应用现状;综述了该项技术在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保鲜、保质、增加商品价值以及在流通方面的最新成就,并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选取3种自制的抗氧化剂,配以3种保鲜袋和2种保鲜膜,结合热处理和冷处理,配成16组处理,分别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研究了无核荔枝保鲜的技术.结果表明,选用抗氧化剂P和抗氧化剂M的等体积混合液结合WH型保鲜袋置于2 ℃储藏处理荔枝,小袋包装(500 g/袋,29 cm×24 cm)果实能贮藏30 d,好果率达83.60%,能有效地延长无核荔枝保鲜期.抗氧化剂D、P、M和保鲜膜T、Z的单独使用对无核荔枝保鲜均有良好的效果.温水处理无核荔枝不能很好地护色,但对菌类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