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核心的“村容整洁”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阐述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内容,针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路、原则和对策,旨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建设研究提供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对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农村人居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继续深化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方面的研究,开展农村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 进行有效监测和监督日益迫切,这事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效。【方法】文章通过文 献梳理,整理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所取得的进展,结合调查研究及工作中汇聚的 时空数据资源,提出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的思路,将对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核查。【结果】该文提出了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数据资源 库、农村人居环境监测系统、农村人居环境举报核查系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估系统的建 设思路,从而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将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监 测体系建设提供支撑。【结论】利用基于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 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进行有效监督和 核查,实现整治效果全过程的在线监管,充分发挥信息化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独特 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分析了宁夏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完成民族复兴梦想意义重大。文章探视了农村人居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理性分析了农村人居环境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协同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也暴露出了基层治理面临的一些困境与问题。本文从基层治理视角出发,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基层治理的困境,从而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更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需要。通过实地调研,深入分析了两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对两市各成员单位探索和践行的典型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介绍,找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具体包括创造新型垃圾处理模式、强化政策支持、构建长效机制、全面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不论是道路硬化程度、厕所革命、绿化整治等多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观。但新疆农村人居环境仍存在不足,在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如何全面认识新疆新时代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价值,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成为新疆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常年从事农业领域发展,试从认识新时代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价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困境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措施等多方面展开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工程,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目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如部分地方政府公信力不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性问题成为挑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体单一等。为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效性更强,可通过有技巧的宣传动员、共享城乡发展红利、发展集体经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完善激励机制等方式,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更易推进、更具长效,不断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让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民生活“绿”起来,让干净整洁、生态宜居新农村“建”起来的目标,双辽市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双辽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其他先进地区及农民期望值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分析双辽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对持续提升双辽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改进及推广“双辽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研究了城乡收入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相互关系。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变量序列的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年均收入影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后者与职工平均工资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使得寿光农村人均总收入高于寿光乃至潍坊市的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收入角度的比较利益使得城市对寿光农村居民不具有吸引力,极大地减小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压力。从而指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就地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质量评价方法,填补相关研究空白,本研究基于美丽乡村视角建立了以村庄为空间单元的农村人居环境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构成。采用综合指数测算法对村庄的人居环境客观指标予以评分,并进行了质量分级。结果表明:各村庄综合评分和一级指标的评分均有一定的差异,说明村庄人居环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一级指标中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评分较低,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村庄治理能力,多途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各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客观指标评分情况,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划分为优、良、一般和差4个级别。提出了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相关建议,确定以村庄为空间单元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目标与规划,建立以村庄为单元的农村人居环境客观指标统计制度,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提高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能力,多途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科学认识乡村地域结构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本文以扶余市第二次土地调查调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空间分析软件,运用规模分析、核密度估算、缓冲区分析,从用地规模、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条件方面探讨扶余市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研究表明:扶余市以微、小型居民点居多,居民点数量随着规模的增大逐渐减少,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不均匀分散分布;农村居民点的平均核密度为0.4个/km2,空间布局呈东南部高密度集聚成片,向西逐渐密度降低,西部零散错落分布;居民点分布呈现较强的城镇指向性,交通用地对居民点有集聚的作用,河流对微型居民点和大型居民点有集聚吸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性建设(乡村清洁工程)目标着手,阐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建设的内容、思路及措施,总结取得的成果,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郄瑞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45-14347,14368
应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吉林省磐石市为研究区域,从综合区域环境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总体呈大分散、局部小组团格局特征,呈现现代与传统时代发展特征并存的无序扩展局面;居民点的布局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农村居民点分布趋向于沿河道分布的线状和沿水库分布的环形格局;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趋向于向交通干道附近扩展的趋势。在构建城镇化进程的宏观背景下,开展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研究,已成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缓解土地要素制约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地区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唐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10-7212
以农村宅基地确权为着眼点,在分析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武新村土地利用状况、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和空间布局结构特点以及规划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土地管理、土地规划中的相关理论,进而对巴南区界石镇武新村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研究。认为我国西南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应采用沿交通沿线、靠近集镇的大致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南方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离散分布规律,以江西省鹰潭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鹰潭市1996年、2009年和2018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探究鹰潭市近二十年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6—2009年和2009—2018年农村居民点面积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183.35、204.14hm~2/a,鹰潭市农村居民点规模仍处于增长阶段,但聚集程度降低,破碎化程度上升。2)1996、2009和2018年,各乡镇农村居民点离散度均值分别为0.41、0.42和0.45,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级别为Ⅰ级的乡镇分别占乡镇总数的41.18%、35.29%和26.47%,级别为Ⅱ级的乡镇分别占乡镇总数的35.29%、44.12%和50.00%,级别为Ⅲ级的乡镇均占乡镇总数的23.53%。乡镇农村居民点离散度整体上升,区域农村居民点离散度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3)1996—2018年,地形位指数和人口密度对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的影响先增大后减小,到城镇和公路距离对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的影响先减小后增大,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地形位指数、到公路距离和人口密度为农村居民点离散度主导因素,到城镇距离、到河流距离、地均GDP为农村居民点离散度重要因素,各主导因素在不同时期能增强其他影响因子对农村居民点离散度的解释力。本研究可为南方丘陵区农村居民点规划统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乡村聚落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全面了解乡村聚落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借助古遗址和传统村落数据,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法,对史前时期和古代时期河北省乡村聚落在数量及空间分布上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史前时期乡村聚落的选址主要与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农业生产条件变化有关。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在河北省北部生活;随着新石器时代中农业的出现,乡村聚落逐渐形成,且呈现出数量增加、平原地区匮乏、向南发展的特征;2)古代时期乡村聚落数量的快速变化主要与战争、灾害等社会因素相关,如明朝采取从山西移民的方式恢复战后人口;3)历史上的乡村聚落呈现出了明显的集聚分布态势,集聚区包括张西南地区、石西地区和邢西—邯西地区,且农业生产条件始终是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因此,农业作为乡村聚落存在和延续的基本条件和农村经济社会形成最重要的基石,未来应在乡村聚落调控中着重考虑。本研究可为村庄规划中科学、合理划定古村落并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庆元县新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庆元县20个村庄的农民住宅、环境状况、社会经济、人口、交通、给排水、电力通讯和防灾等方面的详细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在人居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人居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