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情况,探索安徽省玉米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郑单958的种植密度一般水平以6.00~6.75万株/hm2、高产水平以7.50~8.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6.75万窝/hm2的平均产量高。与各处理产量相比较差异性较大,说明栽培密度应在6.00万~7.50万窝/hm2比较适宜。应继续选择高产、优质脱毒马铃薯品种继续研究,找出各类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以指导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3.
杂交玉米黔兴201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玉米黔兴201高产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和7.50万株/hm2,生产上以6.75万株/hm2为佳。  相似文献   

4.
2015年在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对中棉所50进行不同密度(6.75万~12.00万株/hm2)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籽棉平均产量为4477.5 kg/hm2,8.25万~90.0万株/hm2是最适宜的种植密度,籽棉和皮棉产量都是最高,籽棉产量均在4 950 kg/hm2以上,为棉花机械化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九育27的的特征特性,进行了该品种高产栽培试验,提出该品种2种高产栽培模式:①种植密度为5.5万株/hm2,施尿素600 kg/hm2;②种植密度为5.5万株/hm2,施尿素400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洛阳地区种植的甘薯品种和栽植密度,选取10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其产量有所不同,食用型品种苏薯8号、徐薯32、烟薯25推荐作为洛阳地区适宜种植品种,适宜密度分别为6.00万、6.75万、5.25万株/hm2;兼用型品种推荐选用商薯19,适宜密度为5.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情况,探索玉米品种华农887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华农887在桦甸晚熟区一般产量水平为6~7万株/hm2,高产水平以8~9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为材料,研究了4种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影响显著,产量随密度增大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郑单958在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9 184.5 kg/hm2),先玉335在密度为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8 770.5 kg/hm2)。  相似文献   

9.
对糯玉米品种郑黑糯1号进行了6个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若以收获鲜穗为目的,郑黑糯1号适宜种植密度为6万~6.75万株/hm2,经济效益最高;若以收获干籽为目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业科学》2016,(6):769-771
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盛51号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13 117.5 kg/hm~2),密度在6.00万~6.75万株/hm~2时产量差异不显著,确定6.00万~6.75万株/hm~2为大田种植的适宜密度;高水肥条件下以6.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因型鲜食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不同基因型鲜食玉米(Zea mays L.)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3个玉米品种分别为高秆大穗型品种京科糯200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矮秆型品种都市丽人(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半紧凑或紧凑型品种玉美头601(广西壮邦种业有限公司)。种植密度分别为4.2万、4.8万、5.4万、6.0万、6.62;iq-/hm。。[结果]京科糯2000、都市丽人、玉美头601这3种类型玉米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不尽相同。对于高秆大穗型品种京科糯2000,在合浦栽培时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在玉林栽培时最佳种植密度为4.8万株/hm。,在崇左栽培时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对于矮秆型品种都市丽人,在合浦栽培时最佳种植密度为4.8万株/hm。,在玉林栽培时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在崇左栽培时最佳种植密度为6.6万株/hm。对于半紧凑或紧凑型品种玉美头601,在合浦栽培时最佳种植密度为6.6万株/hm。,在玉林栽培时最佳种植密度为5.47万株/hm。,在崇左栽培时最佳种植密度为6.07万株~hm。【结论】该研究可为鲜食糯玉米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种植方式及栽培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主栽品种兴垦3号(半紧凑型)和江单1号(紧凑型)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栽培密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常用的5种栽培方式的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栽培方式间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50cm小垄栽培方式、1465栽培方式、130...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浚单2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发挥浚单28的产量潜力,探求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浚单28叶面积指数、干物重、叶绿素、植株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浚单28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重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植株抗倒伏能力下降,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密度为6.0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1662.5 kg/hm2,在实际生产中,推荐浚单28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3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3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在中等肥水条件下5个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时应选用种植密度为5.5万 ̄6万株/hm 2,吉单79、吉单137和吉单264获得最高产量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5.51万株/hm 2、5.43万株/hm 2和5.71万株/hm 2。初步探讨种植密度对子粒品质的影响,提出在生产上可采用适宜密度的下限,以求高产稳产;采用最佳密度,以求达到最高单产。  相似文献   

15.
密度对杂交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个不同密度处理的杂交棉从生育进程、产量性状和品质等几个方面进行试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生育进程略有推迟,单铃重和单株成铃数依次下降,衣分变化不大,每公顷3.0万株和3.9万株的处理每公顷成铃数和品质居前两位,每公顷3.0万株的处理产量最高.建议生产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并提出相应的增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择20个玉米自交系,设置低密度6.75万株/hm2和高密度11.25万株/hm2两个处理,对群体籽粒产量和单株平均籽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自交系的单株平均籽粒产量,低密度处理均高于高密度处理;有16个玉米自交系的群体籽粒产量与相应的单株平均籽粒产量呈负相关性;各自交系在对应的两个密度条件下,单株平均籽粒产量间差异显著;11.25万株/hm2密度可作为当前开展耐密种质鉴定、耐密育种和耐密生理研究的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以克单10号为试材,在3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克单10号的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个体产量、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单株叶面积及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则呈现升高趋势。其中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冀中棉区棉花适宜种植密度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冀中地区适宜的棉花群体结构,在密度1.5万~10.5万株/hm2范围内设置6个水平,调查了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株高、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在冀中棉区多雨年份和精细整枝条件下,棉花高产优质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9万~8.7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夏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行距配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计不同的品种(登海661、郑单958和先玉335)、密度(67 500和90 000株/hm~2)和行距配置(40 cm+80 cm和60 cm+60 cm)构建不同的冠层结构,研究密度和行距配置对不同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功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对于密度和行距配置的调控响应不一致。登海661在90 000株/hm~2、大小行种植,郑单958、先玉335均在90 000株/hm~2、等行距种植时形成的冠层较合理,表现为产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夏玉米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3个青贮高油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高油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差异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分别在7.0万株·hm-2~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下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可在黑龙江省种植推广,青贮高油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