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在控制灌溉的条件下进行的水稻不同插植密度试验,得出了插植规格为30cm×13cm、每穴3苗、即插植密度为76.5万苗/hm2的水稻群体透光性最佳、叶面积系数最合理,为宁夏银川灌区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最佳插植密度。  相似文献   

2.
以两优培九(籼稻)为材料,种植于土培池,设置常规灌溉(A)、轻干湿交替灌溉(B)和重干湿交替灌溉(C)3种灌溉方式及不施氮肥(0N,0 kg/hm2),中氮(MN,240 kg/hm2)和高氮(HN,360 kg/hm2)3种氮水平,观察不同灌溉方式下,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产量以B+HN处理组合的最高,但与B+MN处理组合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研究,探讨在控制灌溉基础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水稻节灌处理的产量比常规灌溉高,亩产达609.5kg。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吉林省主要水稻种植区灌溉水源水质成分、水质成分与土壤成分相关性及水质物化特征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得出吉林省水稻种植区灌溉水源水化学特征具有地带差异性 ,地表水中 p H值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 ,而 Cu,Zn等营养元素含量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 ;地下水中 Ca,Mg,Na及 HCO- 3,SO2 - 4和 Cl-等离子高含量对水稻产量具有抑制性。  相似文献   

5.
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钾、锰、锌、硅均为水稻产量限制因子;应用高产优质平衡施肥技术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平均产量达12.58 t/hm2。  相似文献   

6.
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和施肥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随着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的发展,水稻旱育宽行窄距栽培新技术推广面积逐年加大。为了解决贵州湄潭县稻油两熟区茬口矛盾,探讨在湄潭县的生态条件下,旱育宽行窄距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采取大苗从苗床直接取苗,带肥泥抛栽)的增产性,于2000~2002年对两种栽培方式及其配套密度和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时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节水灌溉下减施氮肥对水稻分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北方水稻水资源短缺和氮肥过量施用的生产问题,试验设置优化干湿交替灌溉下不施氮(CK_0)、施氮量较农民习惯用量减少40%、施氮量较农民习惯用量减少30%、施氮量较农民习惯用量减少20%、农民习惯氮肥用量,以及常规灌溉下农民习惯氮肥用量,研究了节水灌溉下水稻高产的氮肥合理用量,以及优化干湿交替节水灌溉条件下减施氮肥对水稻分蘖动态、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过量均会降低有效分蘖成穗率;优化水氮配置可以提高穗粒数、结实率以及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当前研究区农民习惯水氮管理相比,优化干湿交替灌溉下施氮量较农民习惯用量减少30%的处理水稻有效分蘖成穗率为93.20%,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7.37%)、穗粒数(6.77%)和结实率(6.88%),增产8.72%,提高经济效益4 146.14元/hm~2,且减少氮肥用量30%,节省灌溉水21.7%,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当前合理的水氮管理方法,可用于指导相似类型区水稻生态栽培。  相似文献   

9.
控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绿洲2号和绥粳3号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全生育期实行不同程度的控水灌溉处理,研究控水灌溉对水稻的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绿洲2号和绥粳3号在控水处理Ⅱ的水稻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分别高于相应的CK处理,其中产量比相应CK处理分别增产11.04%和8.2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控灌处理条件下两个品种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均低于CK,精米率和综合食味评分高于CK,说明适当控水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从灌溉方式、品种类型、栽插密度和施肥量研究了对水稻汕优63和盐粳2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库限制型品种盐粳2号,常规灌溉的产量高于节水灌溉;源限制型汕优63,节水灌溉的产量与常规灌溉相近.在中肥条件下,常规灌溉的产量高;在高肥条件下.节水灌溉的产量接近或超过常规灌溉.在节水灌溉时,增加栽插密度有明显的“以密补水”的作用.节水灌溉区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减少,结实率相应提高,但千粒重在两类灌溉方式处理间差异甚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旱稻(旱香1号)和水稻(粮香3号)的产量及生育特性的影响,为新疆旱稻种植的适宜灌溉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覆膜滴灌栽培模式,以旱稻和水稻为研究对象,水稻为对照,设置5个灌水量,分别为 375 mm(W1)、525 mm(W2)、675 mm(W3)、900 mm(W4)、1 125 mm(W5),研究滴灌覆膜下不同灌溉量对旱稻和水稻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不同灌水处理下,旱稻和水稻随灌水量减少生育期延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产量、WUE等呈下降趋势。675 mm(W3)处理下旱稻产量及WUE显著提高,分别为4 506 kg/hm2、0.67;1 125 mm(W5)处理下水稻产量最高为7 485 kg/hm2,WUE为0.67。当灌水量大于675 mm后增加灌溉量旱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且旱稻在 675 mm(W3)灌溉量时比水稻产量高60.45%、水分利用效率高61.19%。旱稻各灌溉下产量平均值比水稻高11.24%、水分利用效率高10%、节水22.2%。【结论】 新疆干旱区种植旱稻受水分限制小,在节约水资源、提高产量的同时,新疆旱稻种植的最优灌水量为675 mm。  相似文献   

12.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ded out to nitrogen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RCRF) coated with natural and half natural high molecular materials, and to thereof effects on the nitrogen uptake and yield of early and late hybrid rice from 1999 to 2000, with urea as control.In experimental fields regardless of early and late seasons, the amount of N in the plants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at the early growth stage (y=ab^x) and nonlinearly at the middle and late growth stages(y=a bx cx^2).Rice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lengthened the exponential phase and increased the parameter -b/c during the nonlinear phase. Although the N amount of plants was less in rice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plots than in urea plots within 20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at the heading and maturity stages, the N amount of plants in rice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plots was above two times greater than in the urea plots due to the higher N recovery, and the high absorption density of N in the nonlinear phase. Tillers pattern and achievement of the maximum filleting stage varied with fertilizer types. The maximum tillering stage in the urea plots occurred a week earlier than in the rice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plots. Yield sink size and potential sink size of the plants reflected the N absorption pattern and the amount of N in the plants. The yields of early and late rice with 90 kg N ha^-1 of rice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were respectively increased by 832.7 kg ha-1 and 412.8 kg ha-1 than those with 90 kg N ha^-1 of urea, almost equivalent to the yield of early and late hybrid rice with 180 kg N ha^-1 of urea.  相似文献   

13.
不同灌溉制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同一水稻品种在两种灌溉用水、两种灌溉时间、四种灌溉方式的栽培措施下对产量的影响,研究不同灌溉制度下水稻产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上应该提倡的灌溉方式是浅、晒、深、湿;利用地表水灌溉比利用地下水灌溉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肥料密度对直播水稻"武运粳8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水稻品种"武运粳8号"为材料,设置施氮量处理、磷钾肥配比处理及密肥互作试验,分析它们对直播方式下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①提高施氮量、增加磷钾肥配比能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每穗颖花数和产量;增加基本苗能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穗数而降低每穗颖花数;肥料、密度对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明显影响。②限制直播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颖花量,提高产量途径是在形成适宜穗数的基础上增加每穗颖花数从而提高单位面积颖花量。③直播稻单位面积穗数与基本苗数相关密切;每穗颖花数与抽穗前干物质形成颖花能力相关密切;抽穗前干物质形成颖花能力与拔节至抽穗期氮素吸收量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15.
节水条件下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因素重复试验研究不同条件、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处理的水稻分蘖消长动态、不同时期的叶面积指数与常规灌溉有差异,节水处理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大,水稻产量提高,以B1A1产量最高,常规处理则以B2A3产量高,与B1A1持平。节水条件下通过增加水稻种植密度可保证水稻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昌平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站,对在合理配合施用化肥的前提条件下增施鸡粪后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有机肥料用量对低产稻田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 a在中低产水稻土上进行有机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使水稻经济产量平均增产25%,而秸秆产量增加效果高达47%;在低量有机肥料处理中,养分的农学效率为6.3 kg,肥料养分利用率36.8%,高量处理中养分的农学效率只有1.7 kg/kg,肥料养分利用率仅为20.8%,有机肥料最佳施用量在15~30 t/hm~2。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快速培肥土壤,3 a后,土壤中的OM、全N、全P、有效N、有效P和有效K含量比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8.0%、9.6%、20.0%、8.2%、183.1%和21.5%。其中以增加土壤全P和有效P效果最为明显,有效P平均增加183%,土壤OM也增加8%,全N增加9.6%。有机肥料能够快速培肥稻田土壤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模式有利于水稻早熟,降低水稻叶面积。适当节水处理(控灌Ⅰ)可提高产量3.1%~5.2%。  相似文献   

19.
超级稻新组合P88S/0293肥料运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中上肥力的土壤上,分别进行了超级稻新组合P88S/0293的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的肥料运筹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肥量与超级稻新组合P88S/0293的产量、产量构成因子、生育期、植株性状、抗性等关系非常密切。该组合获得高产的合理施肥量为N(纯氮)300kg/hm^2,P2O5(五氧化二磷)150kg/hm^2,K2O(氧化钾)300kg/hm^2,三者的比例m(N):m(P2O5):m(K2O)=1.0:0.5:1.0。  相似文献   

20.
贵州主要高产稻田区水稻施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3个主要水稻高产稻田区进行水稻超高产条件下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水稻超高产稻田区,处理3效果最好,即施用氮(纯氮)量为255 kg/hm2、钾量300 kg/hm2、锌量21 kg/hm2条件下水稻经济性状良好,产量最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不增加或有减少。施钾量和施锌量在合理施氮条件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