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鳞镜鲤、团头鲂及其杂交F1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散鳞镜鲤、团头鲂及其杂交F1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比较。结果表明,交杂种F1肌肉中的水分含量为77.89%、灰分含量为5.52%,均低于亲本;脂肪含量为4.77%,高于团头鲂,低于散鳞镜鲤;F1的氨基酸含量为77.89%,低于双亲,但大多成分含量与散鳞镜鲤相当。在总体水平上,杂交种品质得到初步的改良。  相似文献   

2.
州河鲤、建鲤和框鳞镜鲤的mtDNA D-loop的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PCR技术扩增了州河鲤、建鲤以及框鳞镜鲤mtDNA的D-loop区段,并用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到的片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3种鱼分别扩增到的约1.6kb的DNA片段上,13种限制性内切酶中有8种(AluⅠ、DraⅠ、EcoRⅠ、HaeⅢ、HapⅡ、HinfⅠ、TaqⅠ和XspⅠ)有酶切位点,4种(DraⅠ、HaeⅢ、TaqⅠ和XspⅠ)个体间存在变异。不同酶切结果组合后,共得到6种单倍型。州河鲤中以单倍型Ⅲ为主,达91.37%,建鲤以单倍型Ⅵ为主,达81.25%;框鳞镜鲤中单倍型Ⅱ占39.47%,单倍型Ⅲ占47.37%;州河鲤、建鲤以及框鳞镜鲤群体内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分别为0.1603、0.3327,0.6287、0.003042,0.004838、0.007163。州河鲤与框鳞镜鲤间的Rogers遗传距最小,为0.4080;州河鲤与建鲤间的为0.8440;框鳞镜鲤与建鲤间的为0.6469。  相似文献   

3.
从1986年至1990年于我所松浦试验场,用黑龙江野鲤、荷包红鲤、兴国红鲤、红镜鲤、散鳞镜鲤、德国镜鲤和柏氏鲤进行了种间、种内14个组合的杂交,系统观察了不同组合亲本和杂种F_1在鳞被、体色、体型、生长、成活率、抗寒力、抗病力和起捕率等8个性状的遗传传递规律及其杂种优势强度,结果是.(1)鲤鱼种内异源杂交几乎所有的杂交组合的杂种F_1都表现出生长优势和对环境抗性的增强,其大小随亲本的亲缘远近和鳞被、体色、体型等性状间的差异而不同。一般品系间杂交,杂种生长的优势率在10%左右;品种间杂交,单交种的生长优势率在15—30%,三杂交种的生长优势率在30%以上。在抗寒、抗病、成活率等抗性上,表现出受其中一个亲本的影响,且有明显的母本效应,并可遗传传递给杂种后代。鳞被、体色、体型的基因效应,对杂种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鲤鱼种间杂交几乎不表现杂种优势,其特点:是柏氏鲤和黑龙江野鲤两个野生种间杂交,成活率、抗寒力强烈的表现不亲和性;而柏氏鲤与家养种间的杂交,表现一定的亲和性。亲本和杂种F_1的鳞被、体色仍表现显隐性关系,而体型、抗寒、抗病、成活率、起捕率等受柏氏鲤种质的强烈影响。获得抗寒力的杂种,在第二代时抗寒力明显消失,说明基因转移和整合的不稳定性。用柏氏鲤与散鳞镜鲤杂交的杂种F_1与另一抗寒很强的杂种F_1(黑龙江野鲤♀×红镜鲤♂)的双杂交种F_1,抗寒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散鳞镜鲤(Cyprinu carpio L.mirror)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分属鲤科中的不同亚科,这两个亚科之间的杂交至今未见报道。本实验以29尾3龄散鳞镜鲤(9,体长34.0—36.5cm,体重3.0—3.8kg)与33尾3龄团头鲂(6,体长28.0—33.6cm,体重1.4—1.6kg)进行人工催情与干法授精。2次实验共获得受精卵2020万粒,受精率平均为84.2%,孵出鱼苗1700余万尾。取子一代与亲本各15尾进行26项形态学指标测定与比较,其中,有20项指数为负值,6项为正值;在负值中有14项指数偏向母本,有6项指数完全偏向母本;在正值中,有4项指数偏向父本,2项指数完全偏向父本,表现出偏母遗传的特性。根据其形态学性状遗传表现,既有来自母本的遗传性状,又有来自父本的遗传性状,初步判定本实验所得子一代为杂交种F1,但该种的染色体倍数尚需进一步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DNA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杂交鲤是用两个不同品种的鲤鱼进行杂交所获得的杂交一代。这种杂交叫做鲤鱼的品种间杂交,也叫经济杂交,一般都具有杂交优势。而且,这种杂交优势已应用于生产。近几年来,我国许多科研单位,水产部门和水产工作者对鲤鱼的不同品种间杂交进行了研究。而且建立了一些具有杂交优势的鲤鱼杂交组合,如中国科学院湖北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丰鲤、长江水产研究所培育的沅江鲤,我所用散鳞镜鲤(♀)与兴国红鲤(♂)杂交的第一代(还未定名,简称杂交鲤),湖南师范学院培育的岳鲤等。  相似文献   

6.
芙蓉鲤体短,腹部膨大,目前在市场上销价一般低于野鲤20%,对此,我们开展鲤鱼三杂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资江野鲤♂](简称三杂交鲤,下同)的研究试验。三杂交鲤不仅制种技术简单,而且体型、生长、含肉率、空壳重等方面,显示了它的经济特点,已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一、材料与方法三杂交鲤的亲本为散鳞镜鲤,兴国红鲤及资江野鲤。散鳞镜鲤体色青灰、腹部微黄,散鳞型,除背鳍下一行、腹部一行  相似文献   

7.
我站1975年以来,对散鳞镜鲤及兴国红鲤和沅江鲤及红荷包鲤这两个组合的鲤鱼进行杂交繁殖和两种杂交后代的饲养生产。经三年来的饲养,推广结果表明,两种杂交鲤都显示了杂种优势,生长迅速、肉味鲜美、疒害少,深受群众欢迎,正在我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德国镜鲤选育及生产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镜鲤是欧洲野鲤家养后因鳞被基因发生突变而分离出来的,再经人工培育而成(等,1979)。鲤鱼鳞被是由两对基因N和S控制的,S基因突变的结果出现散鳞镜鲤(ssnn),n—N基因突变产生线鳞镜鲤(SsNn,SSNn);这两个突变基因结合在一个个体中时产生革鲤(SsNn)。由于N基因是致死基因,它的作用可能与间叶细胞发育中的缺损有关,基因型SSNN,SsNN和ssNN的鲤鱼是无生命力的,携带N基因的线鳞镜  相似文献   

9.
一种以鲤鲫移核鱼子二代为父本,散鳞镜鲤为母体杂交而获得的优良杂交鲤——颖鲤于今年3月31日在湖北省沙市市通过了农业部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10.
<正> 本试验用含粗蛋白27.39%的配合饲料对三种杂交鲤子一代(散鳞镜鲤♀×鲤鲫移核鱼(?),鲤鲫移核鱼♀×散鳞镜鲤(?),荷元鲤♀×散鳞镜鲤(?);以下分别简称杂交鲤Ⅰ、Ⅱ、Ⅲ)夏花鱼种进行90天的喂养,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池。为三个水泥池,编号1*、2*、3*,面积分别为50、50、25平方米,水深0.8~1米,分别放养杂交鲤Ⅰ、Ⅱ、  相似文献   

11.
一种以鲤鲫移核鱼子二代为父本.散鳞镜鲤为母体杂交而获得的优良杂交鲤一颖鲤于88年3月31日在湖北沙市通过了农业部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12.
<正> 鲤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传统饲养对象,目前又是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为提高鲤的生长速度,改良其经济性状,我国的一些科技工作者采用种内杂交的方法,先后培育出多种杂交鲤,如兴国红鲤×散鳞镜鲤;荷包红鲤×元江鲤;荷包红鲤×湘江野鲤;荷包红鲤×黄河鲤。并且利用荷元鲤的子一代与散鳞镜鲤杂交育成三杂交鲤,实践证明这些杂交组合都有比亲本快的生长速度。随着杂交鲤养殖的发展,产品的扩大,当前杂交鲤生产中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一是  相似文献   

13.
芙蓉鲤鲫     
《海洋与渔业》2012,(1):52-52
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9),以散鳞镜鲤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鲤鱼品种间杂交,获得芙蓉鲤。芙蓉鲤再与红鲫进行属间远缘杂交,即是芙蓉鲤鲫。它是运用鱼品种间杂交、属间远缘杂交和系统选育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培育成的新型杂交鲫鱼。  相似文献   

14.
王涛  单世涛  杨超  吴宗文  陈章 《水产学报》2016,40(2):218-224
为降低投饵网箱养鱼氮、磷排放对水库水体的影响,探求生态网箱养殖模式,以体质量为(167.81±34.66)g的框鳞镜鲤幼鱼为研究对象,对加装集污装置的网箱与传统网箱养殖框鳞镜鲤的生长情况和氮(N)、磷(P)的输入和回收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集污网箱框鳞镜鲤的生长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网箱,加装集污装置对框鳞镜鲤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集污网箱和传统网箱中N的回收率分别为76.83%和44.14%,P的回收率分别为63.13%和35.18%,2组网箱间差异极显著;集污网箱和传统网箱中N的利用率分别为28.36%和25.57%,P的利用率分别为21.30%和18.25%,集污网箱中N、P的利用率均高于传统网箱且差异显著;投饵网箱加装集污装置后减少了氮、磷向水库水体的排放,减轻了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富营养化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易捕鲤     
<正>育种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从云南省晋宁水库采捕的大头鲤、嫩江中下游采捕的黑龙江鲤和前苏联引进的散鳞镜鲤复合杂交[(大头鲤♀×散鳞镜鲤♂)♀×(黑龙江鲤♀×散鳞镜鲤♂)♂]后代♀与大头鲤♂回交获得的子一代群体为基础群体,以起捕率为主要选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散鳞镜鲤雌核发育二倍体F1,利用异源精子诱导雌核发育技术进行了散鳞镜鲤♀×美国大口胭脂鱼♂科间"杂交"试验,观察并鉴定了该雌核发育二倍体F1胚胎发育的特点,胚胎发育所需的时间,体色、鳞被、鳃耙数、背鳍条数、臀鳍条数及口须等形态学特征,染色体数及核型,并进行了同工酶分析。试验结果,成功获得了散鳞镜鲤的雌核发育二倍体F1。观察结果表明,此F1确系雌核发育二倍体,它与父本完全不同,而与母本散鳞镜鲤一致。该组合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出现率为0.8548%。  相似文献   

17.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同有关养殖部门组成协作组,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对生长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和水库的一种野生经济鱼类——细鳞斜颌鲴进行驯养试验。与此同时,进行了鲤鱼品种间杂交选育试验。经过五年的努力,成功地驯养了细鳞斜颌鲴,和在五八年工作的基础上发现散鳞镜鲤(雄)同兴国红鲤(雌)杂交一代(简称杂交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几年来,这两条鱼已在全国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类型水体进行了生产性推广试养,普遍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18.
青海湖裸鲤与鲤、鲫、草鱼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凯 《淡水渔业》2001,31(5):49-51
本文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4 种鲤科鱼类,即裂腹鱼亚科的青海湖裸鲤、鲤亚科的鲤和鲫鱼、雅罗鱼亚科的草鱼基因组DN A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探讨青海湖裸鲤的系统分类位置.遗传距离指数计算结果显示,鲤亚科2个鱼种间的相似性显著高于青海湖裸鲤和草鱼间的相似性,而裂腹鱼亚科的青海湖裸鲤与另两个鲤亚科三种鱼类之间的差异(0.8769、0.7145、0.6930)明显高于雅罗鱼亚科草鱼与鲤亚科鲤、鲫鱼之间的差异(0.4718、0.5218).在此基础上讨论了RAPD技术适用性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义新  肖祖国  徐振秋 《水产科学》2007,26(11):619-621
杂交鲤1#(高寒鲤♀×建鲤♂)、2#(高寒鲤♂×建鲤♀)体色为青灰色,全鳞,纺锤形,杂交鲤3#(高寒鲤♀×镜鲤♂)、4#(高寒鲤♂×镜鲤♀)为纺锤形,一部分青灰色,全鳞,另一部分为淡黄色,散鳞。二龄鱼的体长/体高为2.28~2.80,体长/头长为3.40~3.75,尾柄长/尾柄高为1.02~1.22,空壳质量/体质量的指数为89.6%~91.5%。杂交鲤3#、4#生长快,群体产量比建鲤高11.3%~61.2%。几种杂交鲤抗寒力均较强,自然越冬成活率一、二龄鱼均超过95%,是适合北方地区养殖的优良鲤鱼杂交种。  相似文献   

20.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了优良品种,既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中央农林部今年元月推广了淡水养殖新品种之一杂交鲤。4月21日,我所蒙省水科所大力关心支持,送给杂交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鱼苗三万尾。经过五个多月的饲养,大个体己达3市斤左右,现将初部试养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