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水分是限制干旱区植物生长与生存的重要因素,为探明降水变化对荒漠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C、N、P和K元素在植物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方法 ]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且是荒漠区唯一常绿阔叶灌木沙冬青为研究对象,分析沿自然降雨梯度下,沙冬青根-茎-叶的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了解其生长的适应机制和生存策略。[结果 ]沙冬青各器官C含量表现为叶>茎>根,而N、P、K营养元素含量均表现为叶>根>茎,N、P、K三大营养元素在叶片中的富集,可以提高沙冬青光合速率,为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反映了资源分配模式和植物生长策略。沿自然降雨梯度,沙冬青的根、茎、叶之间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且存在着同时投资的生态策略,N和P含量在各器官中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K均呈下降趋势,沙冬青通过提高各器官K含量和降低N、P含量来应对干旱胁迫的环境。器官间的养分协同性远高于器官内部,各器官中的N:P在不同降雨梯度间相对比较稳定,说明沙冬青以保守的养分利用方式抵消元素含量随环境的变化,且N:P比值均大于16则生长主要受P限制。[结论 ]各器官N、P...  相似文献   

2.
<正>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又名蒙古黄花木、蒙古沙冬青,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为第三纪孑遗种,也是亚洲中部特有物种和中国荒漠地区中唯一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沙冬青是我国阿拉善荒漠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在生态环境保护、园林绿化、药用开发、种质科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沙冬青抗旱能力强,对水分亏缺、极端高温、严寒低温、严寒霜冻、风蚀沙埋有特殊忍耐力,对干旱、半干旱的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意义,是目前利用和改造荒漠的先锋优良灌木。本文主要对沙冬青种子萌发的极限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上,沙冬青种子萌发的极限高温是42℃,发芽率为0;极限低温是6℃,发芽率为1.67%;最适温度为25℃,发芽率为98.00%。  相似文献   

4.
濒危植物沙冬青人工种群建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人工种群是保护荒漠珍惜濒危植物沙冬青、扩大沙冬青种质资源、建立种质基因库的根本途径。播种苗移植造林和直播造林是建立沙冬青人工种群的2种途径。在干旱沙区,如何提高移栽成活率是沙冬青移植造林中最大的技术难题,而直播造林往往受到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试验从两条途径入手,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试了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3号)、苗木截体处理和苗龄对沙冬青苗木移植成活率及其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总结了在年降水量小于150mm的干旱沙区进行沙冬青大田育苗的各个技术环节,同时对沙冬青直播造林中种子处理、馅播技术和人工种群的抚育管理也进行了一定的试验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采用定量分析法计测浙江五岭坑常绿阔叶林冬青属(Ilex)15种植物的生态位指数。结果表明:1铁冬青、台湾冬青的生态位宽度较大,Hurlbert生态位宽度(Ba)和Levins生态位宽度(Bi)分别为0.900和1.745、0.733和1.573;大叶冬青、遂昌冬青的生态位宽度较小,Ba和Bi分别为0.089和0.485、0.194和0.856。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其重要值大小无关,但与其在各样方中的重要值均匀程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2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最大的是汝昌冬青和香冬青(0.806),最小的是毛冬青和香冬青(0.090)。对生境需求相似而生态位宽度不大的汝昌冬青与香冬青、硬叶冬青与大叶冬青具有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3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物种对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则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值一般也较大。群落冬青属植物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平均为0.081,重叠程度总体水平较低,说明该群落冬青属植物之间竞争不激烈,群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沙区几种野生观赏花卉的引种栽培沙冬青沙冬青为豆科沙冬青属常绿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带。在干旱高温的盛夏季节,地表温度达60~70℃时,生长茂盛;在寒冷的冬季,仍然挺拔翠绿,是我国沙漠唯一稀有常绿灌木。沙冬青树形美观、四季常青、花黄色,...  相似文献   

7.
对石质山坡天然沙冬青的群落特征、种群密度、株高、冠幅、分枝数、新稍生长量等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天然沙冬青的种群特征、年龄结构及分布格局有着明显差异;石质山坡沙冬青种群长势顶部优于其他部位,阳坡面优于阴坡面;天然沙冬青种群在阳坡和阴坡顶部呈现均匀分布,而在阴坡中部和底部呈现集群分布;阳坡面和阴坡面沙冬青种群主要为幼树,属稳定性种群,尚未出现严重衰退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沙冬青、矮沙冬青在榆林引种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冬青、矮沙冬青为豆科,属常绿阔叶灌木。沙冬青仅产于内蒙古及甘肃的沙漠中,是国家级保护植物。矮沙冬青仅分布于新疆喀什地区,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沙冬青、矮沙冬青号称沙漠中的常青树。其枝叶密被柔毛,可免受太阳强光灼伤,减少叶面蒸腾。其主根发达,能吸收沙土层深处水  相似文献   

9.
沙冬青的分布和保护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冬青是我国重要的珍稀濒危植物,且有着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仅新疆、内蒙古和宁夏有少量分布,且在这些分布区沙冬青正在急剧减少,所以保护沙冬青的任务已刻不容缓。文章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沙冬青的分布地区和资源保护现状,并从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保护沙冬青的有效措施,同时从防风固沙、园林观赏、改土效能、能源利用等方面概括了沙冬青的重要利用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在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样方法对沙冬青群落内主要伴生种种群进行样方调查后,运用种间关联性、显著性检验(X2)、关联程度、联接系数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沙冬青群落种间关联性为显著正关联,物种之间关联程度、共同出现概率较高,轻度和高度种间负联接的对数比正联结占优势;群落正在由沙冬青单优种向沙冬青—霸王共优种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回顾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概念提出的过程,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道路与模式、生态效益补偿、产业发展等几个方面总结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研究现状,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定量测度指标.文章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型,城市生态足迹研究发展的现状;综述了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城市生态足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在对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历史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就生态退化的原因和机理、生态治理的思路与方略、生态治理技术与模式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现状,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展望私有林发展前景和意义,分析了获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对象是拥有林权证的私有林主以及补偿资金筹集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生态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一样,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研究是国内相关学科研究的一个前沿与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生态安全概念入手,梳理国内相关文献在生态安全研究的基本概况,并对重大项目生态安全问题研究现状予以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怀仁县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功能区划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判断生态系统分异和变化规律、提出生态退化恢复对策的基础。在综合分析怀仁县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以卫星影像图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库为基础,利用ArcG is软件的多层叠加功能,采用图形叠置法将怀仁划分为3个生态区,6个生态功能区,并根据各区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生态建设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浅析城市绿道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开君 《广东园林》2010,32(6):31-34
从城市绿道的概念、作用、研究概况和生态学基础入手,探讨了绿道对城市的生态安全、生态平衡、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广州绿道建设的成果,展望我国绿道研究和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根据收集整理的全省17个市(州)85个县(市、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资金管理资料,在对生态公益林重点建设林区(天保区和非天保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湖北省2015年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达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有效保护了湖北森林资源,林权所有者得到了应有补偿,有效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对湖北生态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蓬 《河北林果研究》2011,26(3):304-307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探索较优的生态农业模式是当前我国生态农业主要研究方向。本研究对冀北山区果园现状、脆弱性、建园模式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果园建设提出了期望。  相似文献   

20.
生态工程与生态设计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文章着重说明了生态设计中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工程设计的重大指导意义,特别强调通过层次结构的研究和设计,把所要建设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属性研究和复杂性研究结合起来,为设计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工程创造条件,同时,还介绍了人工设计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