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无棣县张某1头3岁奶牛于2002年4月分娩,产1母犊。产后3个月,在不挤奶时,乳汁不断地从乳房溢出。其质清稀而淡,挤奶时奶量极少,遂来求治。 症见奶牛精神倦怠,自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质淡无苔,脉细弱。证属气血两虚,摄纳无权。治宜养气养血,补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 1993年至 2 0 0 1年采用中药治疗奶牛漏奶症临床治愈 6 8例 ,轻则一剂 ,重则二剂即效 ,治愈率达 10 0 %。1 症状奶牛精神、食欲、反刍尚好 ,临床出现从两个乳头孔中自溢乳者较多见 ,从四个乳头孔中自溢漏乳汁者则少 ,若出现乳汁不能自控 ,呈线状或滴状而溢漏不止 ,则为  相似文献   

3.
无棣张某一头3岁奶牛于2002年4月分娩,产一母犊,产后3个月时,在有挤奶时,乳汁不断地从乳房溢出,其质清稀而淡,而到挤奶时奶量又极  相似文献   

4.
治疗:用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黄芪200g,白术60g,陈皮60g,升麻100g,柴胡60g,党参75g,当归60g,熟地60g,白芍60g,川芎60g,甘草60g。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服2剂后,乳汁自溢大减,自汗止,继续服5剂,乳汁自溢停止。(王本琢)中药治疗乳牛乳汁自溢@王本琢  相似文献   

5.
奶牛血乳证是分娩后乳房内挤出血样的乳汁,炎性血乳证用抗菌消炎药治疗效果好,非炎性血乳证用抗菌消炎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用补气养血法治疗奶牛非炎性血乳证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病例:川口1奶牛产后6d发生血乳证,症见:精神不好,行走迟缓,被毛粗乱,体温正常,苔白,脉象无力,腹胀,乳房不热、不肿,挤奶时挤出黑色的血条,进一步出现鲜红的乳汁,诊为非炎性血乳证.方用加味四物汤:炙黄芪80 g,党参80 g,川芎20 g,当归40 g,白芍30 g,熟地40 g,陈皮30 g,山楂20 g,神曲40 g,苍术40 g,王不留行50 g,通草30 g,生姜15 g,炙甘草20 g,大枣20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后,候温灌服,1d1剂,连服3剂,血乳消失,乳汁分泌增加,痊愈.  相似文献   

6.
由奶牛乳腺部毛细血管损伤所致,挤出的乳汁呈粉红色或混有血丝、凝血块等,称为奶牛血乳症。奶牛血乳症多发生于产后1周以内的奶牛。多年来,笔者采用止血芳酸(氨甲苯酸)注射液治疗奶牛血乳症,均一次性治愈,现介绍如下。产后1周内的奶牛在乳房水肿全部消失之前,挤奶时应小心谨慎操作,当发现血乳时,挤奶后严格消毒乳头及注射用具,用1 0 %止血芳酸1 0mL ,加生理盐水1 0mL等量稀释,经乳头管注入乳池,注入药物后可轻轻捏一下乳头,防止药物溢出。多个乳区同时发生血乳时,同样剂量逐个注入。当乳汁中混有絮状物或凝乳块等炎性产物时,可加入适量抗生…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内部组织血管破裂、血液混入乳汁的现象被称为血乳症。通常发生于产后,有诱发乳房炎的风险。该症患牛一般2周内可以自愈,其他情况下需要立即治疗,否则会影响产奶量。病因有渗出性出血、全身性感染、血小板缺乏、摄入含天然毒素植物、粗暴性挤奶或奶牛罹患坏血病、酮症、乳房炎等疾病。生产实践中可通过观察法、血小板计数、SFMT法进行诊断,利用钙剂、血管收缩剂、凝血剂、抗氧化剂、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1按摩是挤奶技术的第一步   1.1挤奶时的条件反射能够促进乳汁的流出   小牛舔母牛乳房的动作刺激了母牛的乳房,激发了母牛荷尔蒙的分泌,促进了乳汁从乳腺叶排出到乳槽.这就是条件反射而形成的排乳的机械过程.因此,在挤奶之前,作为人为的刺激促进乳汁的排出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让奶牛看到挤奶机,让奶牛听到熟悉的声音,挤奶前的喂料等,这些都相当于条件反射的刺激.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非特异性微生物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奶牛乳房炎在奶牛饲养中普遍存在,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卫生差、挤奶操作不当、应激等因素都可诱发本病。发病时,病牛乳房肿胀、疼痛,泌乳量减少,乳汁中含有白色或黄色的絮状物。预防奶牛乳房炎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1乳房炎为奶牛多发疾病,20%~60%的经产奶牛都发生过乳房炎。乳房发炎后,泌乳减少,乳汁变质。炎症最终可破坏乳腺组织,使其部分或全部乳房丧失泌乳功能。乳房外伤、挤奶方法不当、挤奶不净或挤奶延迟等,加上环境不洁,不注意乳房卫生,给微生物感  相似文献   

11.
大叶紫珠(马鞭草科紫珠属)味辛苦平。有止血、止痛、收敛、散瘀消肿等作用,对家畜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创伤出血、跌打肿痛等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笔者用于治疗各龄奶牛的各种出血病症10多例,均获满意的效果。下面介绍两个典型病例。病例〔1〕:1991年2月27日,我场第一牛舍2号牛挤奶时右前乳房挤出乳汁全部呈鲜红色血  相似文献   

12.
1997年 4月 2 0日 ,狄某一奶牛左乳房外伤经久不愈 ,挤奶时外伤处有乳汁外漏 ,前来治疗。1 检查 体温、心跳、呼吸、食欲均正常 ,挤压患侧乳房 ,外伤处有乳汁外溢。2 处理 肌肉注射青、链霉素 ,肌肉注射静松灵 2 .5 ml,右侧横卧保定 ,外伤周围刮毛、消毒。用瘤胃穿刺针外套管慢慢插入瘘管内固定瘘管 ,小心剪开瘘管周围组织 ,慢慢分离瘘管 ,剪除全部瘘管 ,局部撒布青、链霉素 ,用5号缝线缝合乳房皮下组织及乳腺组织 ,以12号缝线缝合皮肤。用消毒好的长 12 cm、直径 2~ 3mm的软塑料管导入患侧乳头管内6~ 8cm(见乳汁流出 ) ,塑料管剩余部…  相似文献   

13.
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pH值变化与体细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集新疆垦区奶牛乳样604份,利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光学显微镜以及pH211酸度计测定乳汁的pH值与体细胞的含量,确定奶牛隐性乳房炎与牛乳pH值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牛乳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即泌乳奶牛乳汁的正常pH值在6.4~6.6之间;体细胞在20~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汁pH值在6.6~6.8之间;体细胞在50~1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汁pH值在6.8~7.0之间;体细胞在150~50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汁pH值在7.0~7.2之间;体细胞在大于500万/毫升时,奶牛乳汁pH值在7.2以上。  相似文献   

14.
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pH变化与体细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集新疆垦区奶牛乳样若干份(604份),利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光学显微镜,以及pH211酸度计测定乳汁的pH与体细胞的含量,确定奶牛隐性乳房炎与牛乳pH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牛乳pH的变化与体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即泌乳奶牛乳汁的正常pH在6.4~6.6之间;体细胞在20万~50万个/ml区间时,奶牛乳汁pH在6.6~6.8之间;体细胞在50万~150万个/ml区间时,奶牛乳汁pH在6.8~7.0之间;体细胞在150万~500万个/ml区间时,奶牛乳汁pH在7.0~7.2之间;体细胞大于500万个/ml时,奶牛乳汁pH在7.2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应用自拟双丁散治疗奶牛乳房炎34例,服药l~7剂全部治愈。现将治疗经过介绍如下:1症状患牛的乳房一侧或整个乳房紧张、红肿,触诊温热,有痛感,乳房内有肿块或整个乳房肿胀,乳房淋巴结肿大;乳汁稀薄、量小或全无,有的乳汁呈淡粉色,有的内含  相似文献   

16.
9 .4 .2 .2 在挤奶过程中 ,当牛奶达到高峰流量时挤奶真空压力应控制在 (4 0 .6 7± 17.33)KPa。挤奶时脉动器正常的脉动频率为每分钟 5 0~ 6 0次。在每个节拍中 ,挤奶时间占 5 0 %~6 0 % ,休息时间占 4 0 %~ 5 0 % ,每付奶杯之间的差别 ,应保持在 5 %以内。9.4 .2 .3 挤奶应在准备结束后 4 5s内上好奶杯 ,充分利用奶牛排乳的生理特性。9.4 .2 .4 调准奶杯位置 ,使奶杯均匀分布在乳房底部 ,并略微前倾 ,可用挂钩来校正奶杯位置。9.4 .2 .5 患乳房炎的母牛 ,采用手工挤奶 ,待病愈后再恢复机械挤奶。9.5 浸泡乳头挤奶结束后 ,应用乳…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严重危害养牛业 ,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症状 临床型乳房炎 乳汁稀薄 ,有絮状物 ,乳房发红、肿胀、质硬、疼痛感、产奶量明显下降。隐性乳房炎 细菌侵入乳房 ,引起临床症状 ,但乳汁在生化上及细菌学上发生变化。预防 采用科学挤奶 ,将奶挤净 ,防止留奶。挤奶后消毒。隔离病牛 ,防止传染病、子宫炎、机器挤奶并发乳房炎。对于干乳期牛 ,干奶时榨完最后一次奶向乳头内注抗菌药物。治疗 消灭病原微生物 ,控制炎症发展。局部治疗 用 1 0 %鱼石脂软膏涂患区。用青链霉素或乳炎安注乳头内。全身治疗 肌…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新型乳头药浴消毒剂,主要用于挤奶后的奶牛乳房药浴。为评价其预防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本试验以泌乳期奶牛为研究对象,进行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预防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结果显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乳汁中的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而且能很好地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药浴夜。  相似文献   

19.
隐性乳房炎患牛乳汁pH值变化与体细胞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奶牛乳样604份, 测定乳汁pH值与体细胞的含量, 确定奶牛隐性乳房炎与牛乳pH值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牛乳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正常乳汁的pH值在6 4~6 6之间; 体细胞在20万~50万/mL区间时, 奶牛乳汁pH值在6 6~6 8之间; 体细胞在50~150万/mL区间时, 奶牛乳汁pH值在6 8~7 0之间; 体细胞在150万~500万/mL区间时, 奶牛乳汁pH值在7 0~7 2之间; 体细胞大于500万/mL时, 奶牛乳汁pH值在7 2以上。  相似文献   

20.
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出血性乳房炎是兽医临床常见病,如治疗不及时,极易造成奶牛生产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生产能力。现将1例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疗经过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该奶牛5岁,左侧两乳房发病严重,左侧个别乳叶有硬块;患病乳区皮肤呈紫红色,肿胀明显;挤乳躲避,有剧痛感,水肿严重,肿胀乳房下垂,接近地面;乳汁稀薄如水,呈淡红的血色,并含有凝乳及凝血絮状物。病牛精神萎顿,食欲减少,体温升高至41℃以上,反刍停止。取乳汁涂片镜检,有红细胞;沉淀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有Gˉ菌存在。2防治方案(1)病牛停用机械挤乳,人工挤奶时要小心轻缓挤奶;不能放牧。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