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陆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土配方施肥是近几年各地推广的重要农业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主要采用测土后单质肥配施和测土后施用配方肥。笔者以安陆小麦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现都有不同程度增产效果;测土单质肥配施处理小麦最少增产9.84%,最多增产13.93%;测土施用配方肥处理最少增产14.36%,最多增产19.90%。  相似文献   

2.
《湖北植保》2006,(6):42-42
1、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到医院看病,医生先要为你检查化验做出诊断后再根据病情开药方,你可以对症吃药。测土配方施肥就是田医生为你的耕地看病开方下药。我们所说的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国际上通称的平衡施肥,这项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概括来说,一是测土,取土  相似文献   

3.
科学施肥是为了及时供给蔬菜所需的各种元素肥料,促使蔬菜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当今农业生产上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针对不同种类的作物及不同生育期,依据土壤养分含量配方施肥,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节约生产成本。现就不同种类蔬菜的施肥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湖北植保》2007,(2):48-48
11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其一施肥原则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湖北植保》2007,(3):58-58
13 测土配肥的科学配方问题 根据测土和作物种植,给农民开施肥配方是测土配肥的第2个环节,不能开出科学有效的施肥配方,科学测土配肥失去了测土的目的和意义.科学施肥配方应考虑以下十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垫江县配方肥补贴及其作用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方肥补贴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之一,根据垫江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及具体开展情况,总结出配方肥补贴的作用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东阿县以高产创建活动为重点服务对象,结合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目标任务,通过大面积示范推广,集成、展示、推广先进实用的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为东阿县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1技术路线通过总结2018年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行动中东阿县农业生态区域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传统生产管理调查,明确传统生产管理中化肥、有机肥及灌水、降水等环境养分输入特点,以及传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已有试验结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稻侧深施肥的肥料利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水稻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方式对比测土配方施肥+常规施肥方式,水稻增产474.0 kg/hm2,增产率为5.9%,增加收入1422.0元/hm2,肥料平均利用率达到47.8%,氮、磷、钾肥利用率、肥料平均利用率分别提高4.2%...  相似文献   

9.
测土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及其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施用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肥料适宜用量与配比,以及相应的施肥方法。这一技术现在已在全国范围内被推广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生产中,为粮食增产提供了科学的施肥保证。  相似文献   

10.
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珍 《湖北植保》2013,(6):15-17,14
根据神农架林区茶园当前的生产施肥状况,通过土壤养分检测,分析神农架林区茶叶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摸清了神农架林区茶园地力现状,并初步提出了适合神农架林区的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湖北植保》2007,(1):46-46
7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有3条原则一是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实施配方施肥必须以有机肥料为基础。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指标。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化肥利用率的提高。因此,必须坚持多种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生产、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五项措施共同推进,今年化肥使用量一定比去年减少300 t以上。"近日,笔者从黔江区农委获悉,今年该区走"精、调、改、替、提、集、带"技术路径,力求经过调优结构、精准施肥、有机肥替代、地力提升和技术集成,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13.
品种株高是主因,气象因素,大风大雨是次因,化控、药剂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可以预防和补救倒伏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崔姗 《湖北植保》2024,(1):63-65
为科学建立小麦配方施肥技术体系,进行了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对小麦生育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法下,小麦生育期在191~193 d,差异较小,株高和穗长为习惯施肥>配方施肥>空白对照,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有效穗为配方施肥>习惯施肥>空白对照,成穗率则是空白对照>配方施肥>习惯施肥;习惯施肥和配方施肥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差异较小,与空白对照差异较大,穗粒数是习惯施肥>配方施肥>空白对照,千粒重为空白对照>配方施肥>习惯施肥;不同施肥方法处理的小麦产量差异显著,配方施肥(323.7 kg/667m2)>习惯施肥(314.8 kg/667m2)>空白对照(92.7 kg/667m2)。生产上建议推广配方施肥,可减少肥料不合理的投入,充分提高小麦单产和总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研究玉米机直播增密丰产技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统一应用包衣良种,统一机械化条播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适期晚收。开展专业化服务和技术培训,达到玉米机直播增密、普及、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秭归县柑橘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老果园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这部分果园,实施以高接换种、疏株间伐、大枝修剪、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改造措施,不仅有效提高了果园产量和果品质量,且延长果园寿龄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性质演变与施肥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对关中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大棚蔬菜土壤性质演变及施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速效磷钾富集明显,且随棚龄延长程度加重;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偏低,硝态氮含量较高,二者随棚龄延长无一定规律;有机肥用量少而种类单一;施肥水平差异大;过量或偏施肥料;肥料结构不合理,养分失衡;施肥方法落后。提出加大有机肥投入总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平衡养分,应用新型肥料品种,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8日下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会议强调,要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指导思想,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用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逐步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在化肥方面,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施肥、有机肥施用等,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小麦生产肥料利用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化肥提供技术依据。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通过配方N 187.5 kg·hm~(-2),P 90.0 kg·hm~(-2),K 60.0 kg·hm~(-2)、N 187.59 kg·hm~(-2),P 90.0 kg·hm~(-2)、N 187.5 kg·hm~(-2),K 60.0 kg·hm~(-2)、P 90.0 kg·hm~(-2),K 60.0 kg·hm~(-2)和常规N 157.5kg·hm~(-2),P 88.5 kg·hm~(-2),K 88.5 kg·hm~(-2)、N 157.5 kg·hm~(-2),P 88.5 kg·hm~(-2)、N 157.5 kg·hm~(-2)、K 88.5 kg·hm~(-2)、P 88.5 kg·hm~(-2),K 88.5 kg·hm~(-2)施肥量的比较,研究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小麦平均增产537.75 kg·hm~(-2),增产7.31%。肥料利用率提高12.51%(其中氮肥提高2.4%,磷肥提高2.17%,钾肥提高7.94%)。结论:在陇东旱塬瘠薄肥力区生产水平下,配方比例N∶P∶K为12.5∶6∶4,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的氮肥利用率为37.4%,磷肥利用率为24.1%,钾肥利用率为43.0%。常规施肥小麦的氮肥利用率为35.0%,磷肥利用率为21.9%,钾肥利用率为35.1%。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鹤峰是个山区农业县,山高坡陡、海拔落差大、地块破碎、土类繁多。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耕地土壤进行了全面调查测试,到2013年底,7年累计采集测试了11 250个耕地土壤样品,覆盖了全县所有的村、组和近五分之一的农户,基本摸清了全县耕地土壤质量现状,为全面改良利用完成了技术准备。本文就这项工作的成果及如何加强这项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所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