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仿刺参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仿刺参精子全长为50μm左右,由头部、颈部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呈圆形,直径约1.5μm,头部顶端有一环形凹陷,顶体位于其中,精子核位于其下方。线粒体融合成一个,环绕中心粒复合体形成颈部,长为0.8μm,直径为1.3μm。尾部细长,鞭毛横切面为典型的9+2结构,有轴丝共质膜现象。  相似文献   

2.
用扫描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北寄贝Pseudocardium sachalinensis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北寄贝精子具有细长的鞭毛,全长为45~51μm,头部长为2.0~2.6μm。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北寄贝的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构成。头部顶体明显突出,呈圆锥状,高密度的顶体物质集中分布于基部四周,呈灯罩状;亚顶体腔呈尖锥状,内含密度较低的均匀物;顶体下方为细胞核,细胞核近似椭圆形,在细胞核内部或边缘有一个或几个形状较为规则的囊泡。中段的主要结构有线粒体和中心体,中段的横切面有4个线粒体围绕在相互垂直的近、远端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周围,中心粒为中空的圆柱形。尾部细长,横切面为典型的“9 2”结构。  相似文献   

3.
胭脂鱼精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胭脂鱼精子的结构进行研究,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精子各部分的长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胭脂鱼的精子主要分为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头部在光学显微镜下近圆形,透射电镜下头部纵切似马蹄形;头部无顶体,主要由细胞核组成,核内染色质致密,核内有核空泡;核外可见清晰的核膜,头部几乎无细胞质存在;头部后端中央处有一较深的植入窝,深度占细胞核总长约2/3,植入窝内有中心粒复合体.精子的中片紧连在核的后端,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组成;袖套两边接近对称;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近端中心粒与远端中心粒之间的角度近直角,呈"T"字形;精子尾部轴丝与细胞膜之间有较大的空间,轴丝与细胞膜之间还有囊泡等细胞器;精子尾部有侧鳍;尾部可分为主段和末段,尾部主段具有典型的"9+2"的轴丝结构.光学显微镜测定结果表明,精子头长约(2.56±0.14)μm,尾部约(52.69±5.59)μm,全长约(55.51±5.67)μm.  相似文献   

4.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和电子显微镜研究江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Richardson)]精巢的精细胞结构。未成熟精巢中次级精母细胞的细胞核大,核物质染色浅;次级精母细胞的线粒体向细胞的一侧集中,有囊泡从细胞膜排出;精子细胞的核物质染色深,有明显的外排作用;精子分头部、中段和鞭毛三部分。头部长约1.8μm,有马鞍形的细胞核及不规则的核泡。中段有袖套、核小窝及中心粒复合体;核小窝非常发达,长度约为细胞核长轴的一半;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核小窝内。鞭毛长约15μm,其轴丝为典型的"9 2"结构。江黄颡鱼的精子不具顶体。  相似文献   

5.
江黄颡鱼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和电子显微镜研究江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Richardson)]精巢的精细胞结构。未成熟精巢中次级精母细胞的细胞核大,核物质染色浅;次级精母细胞的线粒体向细胞的一侧集中,有囊泡从细胞膜排出;精子细胞的核物质染色深,有明显的外排作用;精子分头部、中段和鞭毛三部分。头部长约1.8μm,有马鞍形的细胞核及不规则的核泡。中段有袖套、核小窝及中心粒复合体;核小窝非常发达,长度约为细胞核长轴的一半;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核小窝内。鞭毛长约15μm,其轴丝为典型的"9 2"结构。江黄颡鱼的精子不具顶体。  相似文献   

6.
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对双齿围沙蚕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双齿围沙蚕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氨氮的耐受能力。[方法]在水温(27.0±0.5)℃、pH值为8.10的条件下,研究3种盐度(15‰2、5‰和35‰)下氨氮海水对双齿围沙蚕的急性毒性。[结果]在相同盐度下,氨氮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双齿围沙蚕的死亡率越高;在相同氨氮浓度下,盐度越低,双齿围沙蚕的死亡率越高,在15‰、25‰和35‰3种盐度下,总氨和非离子氨对双齿围沙蚕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31和0.23、3.84和0.254、.31和0.27 mg/L。氨氮对双齿围沙蚕的毒性表现出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并受盐度影响,盐度升高,毒性下降,双齿围沙蚕对氨氮的耐受能力增强。[结论]该研究为双齿围沙蚕的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基于Cytb基因的双齿围沙蚕分子鉴定方法,以福建省沿海养殖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为供试材料,采用DNA测序方法获得双齿围沙蚕的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进一步采用Mega4软件的邻接法(NJ法)构建沙蚕亚科Cytb基因的进化树。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和Blast比对后,双齿围沙蚕的Cytb基因序列长度为349bp,与NCBI数据库双齿围沙蚕有97%~99%的相似度,并没有与其他种沙蚕具有相似度;沙蚕亚科进化树中,双齿围沙蚕与多齿围沙蚕相聚,两者相聚后再与阔沙蚕属相聚,沙蚕属与环唇沙蚕属相聚、拟突沙蚕属与刺沙蚕属相聚;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可用于双齿围沙蚕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8.
采集了雄性红树蚬精巢组织样本,采用组织切片法对精巢发育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并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红树蚬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雄性红树蚬精巢具有滤泡型的典型特点,由大量分枝的生殖管构成生精小管,生精小管末端膨大为滤泡,滤泡由滤泡壁和滤泡腔组成,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在腔内成层排列,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靠近滤泡壁,腔内为精细胞和成熟精子.雄性红树蚬性腺发育过程经历5个时期,分别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成熟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长约6μm,宽约1μm,呈锥形,由顶体和精核组成,顶体呈倒"V"字形,内含物的电子密度低于精核,精核内可观测到泡状结构;中段包含4个线粒体及其围绕着的近、远端中心粒,线粒体呈球形,可见双层膜结构;尾部为细长鞭毛,宽约0.4μm,具典型的"9+2"微管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光镜、扫描与透射电镜技术对杂色鲍精巢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精巢由精滤泡组成,滤泡中央为结缔组织小梁.精原细胞分布于小梁边缘;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离小梁较远,散乱分布.精子头部呈短子弹头状.苏木精伊红染色,精子顶体强嗜酸性,为红色,核嗜碱性,为蓝色,尾部难着色,高倍镜下为丝状.精子表面不光滑.头部可见顶体和致密的核及其共同形成的顶体下腔,核中有染色质缺失的空泡结构,核后是4~5个线粒体围绕中心粒形成的略为膨大的颈部.鞭毛轴丝为典型的"9 2"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鲇Silurus asotus精子的结构特征,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体质量为320~550 g的鲇成熟精子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鲇精子由头和尾两部分组成,无明显颈部;精子头部近球形,直径为1.85~2.51μm,头部无顶体,头部内有高度密集的细胞核染色质,头部后方凹陷形成植入窝,植入窝内有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细胞核后方与质膜的间隙较大(称袖套),其内富含细胞质、线粒体和囊泡等细胞器;尾部细长,无主段和尾段之分,长为44.3~50.7μm,横切面呈圆形,直径为0.269~0.308μm,透过横断面可见,鲇精子尾部由轴丝和附属纤维构成,外有一层质膜包裹,轴丝与远端中心粒形成"9+2"微管结构。研究表明,精子活力的适宜pH为7.0~8.5,适宜温度为25~29℃,当pH为8.0、温度为28℃时,精子活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